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我国青少年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现象探析

来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chish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之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长期滥用不仅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新精神活性物质自从在国内出现起,就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蔓延,已严重危及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针对其凸显出的新的滥用特征,运用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行为习得的观点对一这现象进行剖析,并从事前预防角度来解决我国青少年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环孢素联合用药致高钾血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例应用环孢素联合伏立康唑、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致患者高钾血症的诊疗经过,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血钾升高可能的机制及处理措施.结果 患者联合使用环孢素、沙库巴曲缬沙坦、伏立康唑5 d后出现血钾升高,停用环孢素、沙库巴曲缬沙坦后,5 d内血钾仍未恢复正常,直至停用伏立康唑后血钾完全恢复正常.而再次加用伏立康唑时血钾水平无异常.提示患者联合使用环孢素、伏立康唑、沙库巴曲缬沙坦增加了环孢素发生高血钾不良反应的风险.结论 联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过程中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机制和处理措施.方法 通过介绍1例阿替普酶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分析阐述阿替普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和处理方法.结果 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患者严重的过敏反应明显好转并趋于稳定.结论 阿替普酶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虽然罕见,但是会对患者造成生命的威胁,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视此类不良反应,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诊的106例ACI患者,根据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试验组给予低剂量阿替普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两组用药后NIHSS评分、IL-1β、TNF-α、RI、PI均较用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