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模样(1)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居住的城市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每到春天,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下雨”——风阵阵吹来,满城的紫荆花如雨飘零。花季,人们三三两两在花树下散步,那些牵手依偎着的人,我想他们一定是最幸福的了。
   姑妈家的小院里有几棵紫荆树,花开的季节,饭后茶余,姑妈和姑爹时常在小院里散步赏花,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要被打破——“老梁,还在做木工活呀!过来帮忙啰!”我的姑妈,一个大嗓门暴脾气的女人,在周末指挥着一家人大扫除:“小林啊,别趴在窗台上发呆了,你的鞋子还没洗!”锅碗瓢盆乒乓起舞,水龙头的水哗哗作响,夹杂着姑妈的叫喊声。看着她气势凌人的样子和姑爹无可奈何的表情,我在想,姑爹姑妈的幸福会是什么模样的?
   后来,姑妈生病住了院,在紫荆花开的春天。我提着营养品去看望她,一步步靠近病房,远远地就听到姑妈的声音,心想姑媽又在唠叨了,然而看到的一幕让我又惊又喜。
   在空旷的走廊上,姑爹扶着姑妈的轮椅,清风穿过大楼前的紫荆小树林轻柔拂来,姑妈缓缓开口,话里透着温柔:“老梁啊,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也是在这么好的天气,那花啊,一朵一朵地往下落……”姑爹微笑着倾听,打趣地说:“那时你就老嫌我没本事,整天就会做木工……”“难道我讲得不对吗?”“对的对的,你是对的啦……”姑爹鸡啄米一般点头,兴许是样子太憨厚可爱,姑妈忍不住笑了。
   阳光斜斜地铺洒在他们身上,泛着温暖的光晕,紫荆花的清香淡淡地飘来,我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姑妈痊愈出院了,在自家小院的紫荆树下静静坐着,姑爹在一旁做木工活,为他的爱人做一把扎实的木椅。头顶的紫荆花不时飘落几朵,像老电影里温馨的镜头。
   花开花落,秋收冬藏,幸福都有它自己的模样,也许是甜蜜的争吵,也许是安静的陪伴和呵护,也许是宽厚的包容。走过繁花似锦的时光,心中依然留存着那花开的清香和温暖,那是幸福的模样。
  (广西柳州市铁五中学)
  简评
   有了柔美的紫荆花作背景,琐碎平凡的生活便更加温馨动人。生活真的不缺少题材呀,当你懂得欣赏一朵花的时候,灵感就在其中绽放。此文还有一个可贵之处——辩证地看待幸福,幸福不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玉,它的瑕疵更增添了幸福的分量。
其他文献
《礼记·礼运》中,孔子不仅提到了“大同”,而且还提到了“小康”。原文如下: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
期刊
我的房间有一个很大的窗户,窗外是一片田野,有多样的庄稼,有流淌而过的小河,有挺立的大树。四季更迭,岁月挥动魔术棒变换着窗外的景物,那里是我的小宇宙,我深深喜欢着那里。①  春天,田野萌动着希望,生机盎然。推开窗户,远处老农牵牛耕田的身影,水墨画般映入眼帘,清新的泥土味和赶牛的吆喝声,格外亲切。这情景,像王维的画意,像李白的诗韵,令我心驰神往。近处,田野里的麦苗已经几寸高。清风拂过,麦苗们就会随着风
期刊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陪伴我们一路成长,每每回首,总能在内心深处激起圈圈涟漪。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既是献给自己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也是写给同代人、上一代和更年轻的下一代的书。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目送他们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让每一代读者都能从中有所感悟
期刊
模拟文题   同学们,我们可能每天都会经受各种诱惑,比如手机、电视、游戏、小说,或者舒适的被窝、同伴的邀约;我们可能每天都需要战胜懒惰、懈怠、放纵、浮躁、暴躁的自己。成功属于自制的人,自由只给自律的人。   请以“这一次,我管住了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期刊
在北太平洋某处,洋面以下约2000米有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海水已经2000多岁了。   如同人一样,海水也有年龄,海洋学家通常用碳-14年代测定法来测定海水的年龄。所谓碳-14年代测定法,是一种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碳-14衰变的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地球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海洋吗?为什么现在测得的海水年龄最古老的也只有2000多岁?地球上应该有45亿年之前的海
期刊
白天的喧嚣都睡去了,晚风习习,只有月亮洒落一点光在漆黑的大地上。冷寂的夜里,厚实的棉被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它散发出阳光的气息和幸福的味道。   外婆家在百里之外的乡下,我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外婆有一大片棉花田,九月,阳光正好,棉花成熟了,枯黑的细枝上爆出一朵朵柔软的棉桃,我认为洁白的棉花最朴实,也最美丽。外婆摘棉花時总是叫我帮忙。棉花看似柔软,其实很有韧性,它们轻盈柔顺地落在外婆粗糙的大手里
期刊
新加坡当地时间2019年4月20日晚,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在出席观看维多利亚音乐厅的一场音乐會时晕倒,急送中央医院后不幸离世,享年89岁。   作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中国钢琴启蒙人之一,巫漪丽6岁开始学琴,18岁便成为上海滩夺目的钢琴演奏家。她师从世界钢琴大师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先生,与中国老一辈钢琴家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同门学艺。2017年,她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
期刊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我们对事物要刨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責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刨根问底。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
期刊
诗词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 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品鉴   王籍,博学多才而仕途不得志,漫游山水之间以自我排遣。在会稽任咨议参军时,常游云门、天柱诸山,其间创作了《入若耶溪》一诗。   首联叙事兼写景,既交代了游若耶溪之事,又描画了入若耶溪的整体感受。“艅艎”是大船,“泛泛”写船任意漂荡于宽阔的
期刊
古诗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阅读古诗文时,如何正确辨析其中的词义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语境分析法   虽然一个词有多种解释,但上下文的语境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语境来判断词语的意思,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桃花源记》中“寻向所至”和“未果,寻病终”,“寻”有“寻找”和“不久”两个意思。从上下文语境可知,武陵人和太守说了桃花源的奇遇之后,太守派人随武陵人去寻找,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