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好课堂氛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lsf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渐渐被淘汰,新的时代呼唤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如何科学而又系统地总结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营造好的课堂氛围,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追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是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课堂氛围 教学模式 兴趣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系列论文,项目名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高职教育模式影响的应用研究—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0C024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2-01
  有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难做到,第一件事是把别人口袋中的钱转到自己的口袋中来;第二件事是把自己脑袋中的思想灌输到别人脑袋中。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传授给学生,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每堂课我都把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可学生就是听不进去”。其实,这也是老师们的一个难解之题。我们都知道,评价老师授课质量的高低,课堂氛围是关键点。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互动探讨,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情景融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食甘饴,我想,这应该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相反,如果课堂如一弯死水,无风无浪,不管老师讲得口沫横飞,学生还是个个无精打采,可想而知这堂课的质量会是怎样的。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互动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绝大多数是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凭借“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遏制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走进课堂,屡屡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部分学生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地听、说话等现象。结果教师讲完了一堂课,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部分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的学生却不清楚老师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学生本身也是有思想、有愿望、有意识、有兴趣的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充分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是事倍功半。其实,课堂教学是一种技巧,是一门学问,如何营造好课堂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老师永恒的追求。通过10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商榷。
  一、备课充分
  课前,老师应将下堂课的内容全部吃透 ,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涉及到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那与学生自学没多大的区别。以前,老师只是传授知识,为学生解惑,是“灌输”式教育。现在,对一个老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老师的“灌输”知识变为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当然,这对老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博览群书,至少要多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课堂上也可以做到“随手掂来”。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形、声、色的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课堂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是多给学生提问交流的机会,无论是在提问还是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都要做到平易近人,接受学生合理的观点,多鼓励、多赞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参与的乐趣和认真学习后收获到的喜悦心情。三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提问,转换角色学习。在这种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在无形中就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其核心是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四是消化重点知识。下课前,老师应检查学生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的消化情况,对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看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学到了多少。针对检查结果,老师可以适当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下课后,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后活动,比如,每年,我都会联系到一些从外实习返校办理毕业手续的学生,请他们给在校学生讲述他们在外实习工作的经历、心得体会,分享他们的工作乐趣,让班上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明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总之,如何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而又系统地总结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追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作者简介:
  黄男(1978-03),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付瑶(1978-10),女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欧阳丽文(1985-06),女,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原则,并进行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原则 培养素质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9-01  在我国,课堂教学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作为现代教学方式意义上的课堂教
【摘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在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指出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足,根据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重要性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3-01  语文学习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始终,
【摘要】对大专院校的动漫教育,以现有课程设置为依托实行课程“分级制”,并借鉴行业的实际制作流程,配合“工作室”课程模式,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所能达到的专业程度更高。  【关键词】产学研 四个阶段 课程分级 “岗位方向工作室” “1.5+1+1+0.5”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0-02  许多大专院校的动漫专业在设置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教学改革,阐述了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更新设备,改革管理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励创新意识,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PLC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5-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
【摘要】本文对“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实践程式、核心理念以及对师生角色转变的要求。  【关键词】能力 学生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6-0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
本文以在皖南泾县调查的57块样地为基础,以檀皮制浆造纸适应性为纽带,采用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较和综合坐标法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经营措施对檀皮质量和宣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高考成绩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挂钩,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挂钩;可是通过反思却发现,成绩与学生的行为习惯,与老师的责任心密切相关。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反思 习惯 责任心 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7-01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与挑战。从前我们放下
【摘要】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须建立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从三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学目标、确立适当的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收获了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  【关键词】有效课堂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8-01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0-01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语文教学如果能和多媒
期刊
蓝舌病作为一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上报的烈性动物传染病,主要危害牛、羊等家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均将蓝舌病列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