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调式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作曲技法不断创新与发展,但不论其如何演变,作曲家们的音乐活动和艺术创作都是围绕着音乐的三大基本要素而展开的,即:音高、节奏与和声。他们在不断探索音乐最重要的一个要素——音高在创作中的组合方式与创作理念,探索、发掘及寻找新的音响。总的来看,从调式的起源与发展,再到无调性和序列音乐的创作手法,音乐作品始终离不开其音高内在排列所具有的一定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民族调式是最能体现中国现当代作品的特色,本文将从双钢琴作品《流沙》的创作调式运用手法上浅析民族调式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民族调式;双钢琴作品;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0-00
  在双钢琴作品《流沙》中,作曲家运用的是“音列”创作的作曲理念,即乐音按一定的音高逻辑排列组合形成的乐音音高。作曲家在这部双钢琴作品《流沙》中所运用的就是音列 这种音高组合方式。在音高的选择与排列上运用了民族调式的调性關系,渗透了隐藏、交织及融合的调式思维模式。该作品描述的是风卷流云,轻纱曼舞的意境,用钢琴灵动的声音表达的不是苍凉的景象,而是砂砾流转、千变万化的形态和旖旎斑斓的色彩。
  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运用了基于调性思维的创建音列。没有明确的民族调式,但却将民族调式蕴藏其中,在弹奏时很多运用音列手法创作的音高关系组合中可以或明或暗地感受到民族五声调式和加了变音的六声、七声音阶的调性感。音列与调式音阶在作品中的涵盖有其相似之处,都属于调性音乐的概念,创作的音高组合及变化排列都离不开调式感。在创作时通过横向旋律发展,纵向音高叠置以及同一声部前后旋律的联结发展这些方式体现。在《流沙》中,作曲家有三种体现其音列创作手法的具体做法:
  1 运用民族调式中某些具有调性特点的音设计音列
  运用民族调式中具有表明调性作用的某些音,其音高的排列规律和具体运用的调式音的个数是相对自由和灵活的,这种自由是根据作曲家个人的想法创建的。如下面谱例1中,作品的第1--3小节(引子),第一钢琴的高音部分首先运用的是一个三音列,由C,D,E三个音组成,通过转换音区的方式构成旋律的音高排列模式。C,D,E按照其原始音区排列的话,相邻两音之间分别是大二度的递进关系,将这三个音“打包”成一组使用,随后将这一音列模式采用倒影的方式整体复制移位产生G,A,B这一组三音列,再继续仿照这两组音列的排列形式,复制出#F、#G、#A三音列与#C、#D、#E三音列。由此可见,在作品的开头就是以这样四组三音音列连续进行构成的流动型的琶音旋律。了解音列的组合模式对于演奏者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及演奏时能提高音符的准确度和手指把位的适应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谱例1(第1、2小节):
  在谱例2(第13小节)中,第一钢琴运用的是以B为主音的B宫调式的宫 (B)、商(?C)、角(? D)三个音构成的三音列为基础,而后加入#F音(即B宫调式徵音)发展成四音列,紧接着一组六音列是加入了#G(羽)、#A(变宫)的六声调式。很明显,音列数量一点点增加,音乐有种向前发展和推动的趋势,对于演奏者来说这种音列本身的组合突出的是听觉上的调式感,其发展模式就是音乐的走向性和发展方向,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推动性与扩张性。
  谱例2(第13小节,6 / 4拍):
  以上是作曲家体现其音列创作模式的第一种具体做法。总的来看可以说是一种横向的音列运用。
  2 在同一小节内纵向来看两架钢琴运用相同主音的不同民族调式
  如下例3(第16小节)中,第一钢琴演奏的就是一个三音列的交替进行,好像一种轮回的无穷动式的音型,主音E以八度的形式在高音处持续,强调主音的调性中心感。下面的三度四度交替都是围绕着主音展开,小三度都与纯四度的循环极有规律。这样的音列组合模式听起来给人一种跃跃欲试而又止步不前的徘徊感。第二钢琴声部两个仅差半音的四音列交织在一起,混合使用,体现一种鲜明的半音化发展趋势。在这里两架钢琴的音列组合无论是在音型,节奏还是音符数量上看,貌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创作材料,但其实我们如果把它们出现的音纵向组合起来的话,还是能发现其内在的调性联系的。E音作为两种调式的主音在高音不断持续演奏,统领两个音列(E商五声和E宫七声),这样纵向的音列叠加构成一种隐伏调式的调性感。我们在演奏时不应该把两架钢琴的音剥离开来,应把它们理解为同一主音所构成的两个不同调性的碰撞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只有当两架钢琴的音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时,我们在演奏过程中才能去发现和体会到其中音高和调式的关联性。这就意味着如果两架钢琴能尽可能多的配合共同练习才能更多地从音响和听觉的角度诠释调性感。
  谱例3(第16小节,6/4拍):
  3音列运用方式的具体做法同一主音运用不同的调式进行横向发展
  笔者认为可以理解成音列发展在调性中贯穿的动态表现模式。比如下面谱例4中,选自作品的第70--72小节。第二钢琴的部分先后使用了带有宫调性、商调性和角调性的六音列。三个小节同样的六音列,同样的主音,却运用了不同的调性发展,这样的音高与调性的关联性是十分有趣的,它们有共同的主音基础,按一定的逻辑发展,演奏者应对调性的变化有所感知,根据音色的明暗变化及音高距离带我们的不同听觉感受在演奏当中进行细微的变化处理,体现这些音列的运用在相互依存,步步发展和推进的关系中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的调性感。
  谱例4(第70--72小节,6/4拍):
  现代作品中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于调式的运用更为灵活,常见的就是将调式的中心音和骨架音作拆分、组合与发展。横向来看,突出一个声部之间旋律的横向运动,民族调式运用上更为直观,表现为平面音乐走向,在横向的音乐发展中体现调性特色,在重复的动机中增强由于只运用部分调内音而有些许模糊的调性感。作为双钢琴作品,为了使音乐更加立体化,使我们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更加完善地看待民族调式的运用,纵向来看两架钢琴运用相同主音的不同民族调式,这更加丰富了和声效果给我们带来的音响上的冲击。这也体现了民族调式在现当代作品中的一个特点——创新性。可以通过持续的调性中心音统领两个甚至多个主音相同而调式不同的声部,既体现了中国古代调式中“宫为君”的思想原则,又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创作技法中多声部写作的手法,多个“将军”率领的“军队”同时对“君主”负责,有条不紊地围绕“中心”进行内部训练与活动,使得民族调式的运用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都呈现出“统一”的丰富性,使现代作品在民族调式的运用上创作具有更多可能性。且在动态的音乐运动中,有安排地进行调式的转换与更替,就如同古代君主皇帝传承帝位,朝代更替一样。总之,民族调式的运用无时无刻不渗透和折射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与创新精神,作曲家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探索调式运用在创作的各种可能。
  参考文献
  [1] 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5日.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版.
  [3]周毅.《关于如何演奏好双钢琴作品的几个基本问题》[J].《钢琴艺术》,2010,(4):21-23.
  作者简介:周蔚雯(199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职称:教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钢琴)。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文旅特色小镇不断涌现,文旅小镇对于城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广东省佛山市,有一批正在迅猛发展的文旅小镇,其发展方向与模式都是我国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一部分缩影。本文通过对佛山市文旅小镇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点评与建议,以期为佛山市文旅小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文旅小镇;发展模式;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
摘要:常言道“语文是百科之母”。从这句话中,我们便可以看出语文这个学科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求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而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化以及高效率化。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传统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方法  中
摘 要:脂质氧化是导致肉类及肉制品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影响肉的品质(包括风味、颜色和肉质的异常,营养价值改变,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在日粮中添加超过动物常规营养需求量的维生素E可以有效减缓肉类及肉制品的脂质氧化。本综述主要阐述:维生素E在猪肉、鸡肉中的沉积和抗氧化作用;在日粮中超量添加维生素E对肉的脂质氧化、肉色、系水力和胆固醇氧化的影响;肌肉中维生素E沉积量与肉品加工、包装和储藏条件之间的相
摘要:回顾以往重大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重要资源,赛事中的志愿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赛事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参加过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工作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3-0048-04  1 前言  1.1 研究
摘要:“灵感”,顾名思义心灵的感悟,“灵”,虚幻缥缈,若隐若现;“感”内涵之底蕴,思想之根源,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艺术作品的根源,是人们对艺术认识的表现力,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和亢奋性等特点、是开启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之门名副其实的“金钥匙”。  关键词:来源;理解;洞察力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3-0
关键词:课堂教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超重与失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1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联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
摘要:在当今“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更趋密切。基于中俄文化的相近与相异,分析其对中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前苏联俄罗斯到当代俄罗斯的比较,结合Hofstede五种文化维度,从权力维度来看, 前苏联俄罗斯青年和当代俄罗斯青年文化价值观相近,变化不大,易受意见领袖的影响,且信息的人际影响更强、更快。从关系维度来看, 当代俄罗斯青年有个人主义的倾向,群体趋于不附和大众口碑。从性别维度
摘要:《元曲选》是现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元杂剧选集,又名《元人百种曲》,明臧懋循编。其语言大致反映了元明时期的口语面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汉语的称谓语是汉语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元曲选》中女性称谓的调查分析,解读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元曲选》;女性;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2
摘要: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工作,组织和教育学生,家长会成为教师汇报学生表现和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但是,往往一听说开家长会,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害怕,像是参加批斗会、告状会。为了让家长会开展得更有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家长会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型家长会模式,开展特色主题家长会,深化家校关系,打开家校交流新局面,创造新风景。  关键词:新型家长会;特色主题;家校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以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为主线,从构建核心概念和规律、践行科学思想、体会实验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四个方面,介绍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知识内化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角度,实现能力进阶。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探究;科学思想;核心素养  引言  近年来高中新课标修订用“学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