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使用分支杆菌类免疫刺激剂的商榷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观察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使用分支杆菌类免疫增强剂的实际疗效并探讨其使用是否具合理性.

方法

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别经单纯抗结核+胸穿抽液(对照组)和抗结核+斯奇康+胸穿抽液(实验组)的胸液平均消退时间和胸液淋巴细胞密度的动态改变,同时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技术观察两组患者胸液淋巴细胞凋亡时程的动态改变.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胸液消退时间分别为(21.2±5.4) d和(28.7±7.1) d,两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胸液淋巴细胞密度于用药满1周、2周、3周时分别为1.6×109/L与2.1×109/L(P<0.01)、0.83×109/L与1.52×109/L(P<0.01)、0.55×109/L与1.16×109(P<0.01).两组患者胸液淋巴细胞半数凋亡时间于用药满1周、2周、3周时分别为94与124 h(P<0.01)、84与123 h(P<0.01)、79与120 h(P<0.01).

结论

分支杆菌类免疫刺激剂可持续活化淋巴细胞,延长胸液淋巴细胞凋亡时程,从而减缓结核性胸液的消退进程.故该类制剂不宜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方法,用于临床对利福平耐药的快速诊断.方法将14条特异性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通过在下游引物标记生物素的方法得到生物素标记的结核分支杆菌DNA PCR扩增产物,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特异性探针杂交,杂交物通过链酶亲和素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底物(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判定结果.将杂交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逆向点杂交法
期刊
为了提高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低空飞行安全性,利用横流风扇流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以替代单旋翼直升机尾桨的反扭装置。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该装置具有产生侧向力的特性,
数据管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将其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的结合,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因此此次就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
为实现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情况下的灵敏度分析及参数分类,降低设计的复杂度,在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生成样本,再通过计算流
期刊
结核性与恶性胸液临床鉴别困难.研究表明,联合测定白细胞介素1α(IL-1α)、P选择素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液有较大价值.我们做了这方面的探讨,报告如下.
随着语音分析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技术融合应用的深化,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的智能语音产业发展迅猛,本文针对语音分析处理技术在大
人类疱疹病毒分为8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 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