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其实,无论是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接触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能够准确的解答食品安全问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将围绕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政治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安全问题
通过对近些年高考政治出题情况的分析,加之日常学习中政治习题的解答,发现食品安全相关习题较多,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积累这方面知识。而通过与同学们的接触,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知识,致使同学在解答食品安全问题是未能从法律层面说明解答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而不能严谨的解答考题。为此,笔者针对同学们这方面的欠缺,在下文着重研究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与问题
有一则笑话:“美国加州的一个餐馆,因使用不卫生餐具,造成两百名食客呕吐腹泻住院,唯有一名来自中国的25岁中国留女学生,不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还参与了现场的抢救工作。记者采访时,女生说到:‘毒奶粉、苏丹红、地沟油都弄不死我,就你们这么点东西,姐姐我能在中国活25年,这点抵抗力还是有的。’这侧面说明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制造与销售使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其目的是保证食品质量,让人们能够放心的使用食品。为了能够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禁止食品中存在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视频不能是消费者产生某些不良现象,如中毒或患有感染性疾病等;食品不能给消费者的健康或者后代带来负面影响[1]。但从近些年我国食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这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是“不安全”。
(二)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确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当然,在此之前应当先了解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问题,即:
(1)污染问题。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药的研制水平较高,推出了各种新型的农药产品,将其应用在农作物上,有利于实现农作物高产。但同事也会使农作物残留农药,致使食品的安全性降低。
(2)违法生产和加工。从目前我国食品生产水平来看,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手工制作仍然是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主要方式。此种情况下,某些素质不高或者品德败坏的员工不注重安全生产要求,非法操作或者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产品或有害物质,导致食品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人们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
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
要想解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加大食品安全法律力度,严格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与加工,尽可能的避免食品污染现象发生。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参考相关学习资料及教师讲授的内容,学习到知识是: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立法效率较低,这就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给很多不法分子错误的认识食品安全法律惩处力度,进而不惜挺身犯险,生产加工不良食品,为了避免给不法分子错误信号,也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能够放心的使用食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很有比必要。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在立法过程中市场的参考国外食品安全法规,结合我国食品市场实际情况,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保证完善,能够有效的支持所开展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活动,严格管控食品市场,避免不安全的食品在市面上流通[3]。
(二)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也侧面说明了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实施效力不强。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严肃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也就是对当前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督情况,分析法律监督不到位的原因,进而有效落实责任制,将监督责任落实到监督机构各个部门,甚至是工作人员的头上,使之能够从责任出发,依据相关法律对食品生产与加工予以严格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非法加工现象,严肃处理,拒绝法外留情[4]。
三、结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而要想有效的解答食品安全问题,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利用法律武器来监督和管控非法行为,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而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应当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展开。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莉,曾国真.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J].河北法学,2012,30(7):139-142.
[2]马敏.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北大学,2015.
[3]肖辉.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J].河北学刊,2011,31(1):138-142.
[4]胡君玖,劉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80-84,127.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安全问题
通过对近些年高考政治出题情况的分析,加之日常学习中政治习题的解答,发现食品安全相关习题较多,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积累这方面知识。而通过与同学们的接触,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知识,致使同学在解答食品安全问题是未能从法律层面说明解答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而不能严谨的解答考题。为此,笔者针对同学们这方面的欠缺,在下文着重研究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与问题
有一则笑话:“美国加州的一个餐馆,因使用不卫生餐具,造成两百名食客呕吐腹泻住院,唯有一名来自中国的25岁中国留女学生,不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还参与了现场的抢救工作。记者采访时,女生说到:‘毒奶粉、苏丹红、地沟油都弄不死我,就你们这么点东西,姐姐我能在中国活25年,这点抵抗力还是有的。’这侧面说明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制造与销售使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其目的是保证食品质量,让人们能够放心的使用食品。为了能够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禁止食品中存在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视频不能是消费者产生某些不良现象,如中毒或患有感染性疾病等;食品不能给消费者的健康或者后代带来负面影响[1]。但从近些年我国食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这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的现状特点是“不安全”。
(二)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确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当然,在此之前应当先了解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问题,即:
(1)污染问题。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药的研制水平较高,推出了各种新型的农药产品,将其应用在农作物上,有利于实现农作物高产。但同事也会使农作物残留农药,致使食品的安全性降低。
(2)违法生产和加工。从目前我国食品生产水平来看,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手工制作仍然是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主要方式。此种情况下,某些素质不高或者品德败坏的员工不注重安全生产要求,非法操作或者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产品或有害物质,导致食品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人们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
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
要想解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加大食品安全法律力度,严格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与加工,尽可能的避免食品污染现象发生。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参考相关学习资料及教师讲授的内容,学习到知识是: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立法效率较低,这就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给很多不法分子错误的认识食品安全法律惩处力度,进而不惜挺身犯险,生产加工不良食品,为了避免给不法分子错误信号,也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能够放心的使用食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很有比必要。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在立法过程中市场的参考国外食品安全法规,结合我国食品市场实际情况,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保证完善,能够有效的支持所开展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活动,严格管控食品市场,避免不安全的食品在市面上流通[3]。
(二)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也侧面说明了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实施效力不强。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严肃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也就是对当前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督情况,分析法律监督不到位的原因,进而有效落实责任制,将监督责任落实到监督机构各个部门,甚至是工作人员的头上,使之能够从责任出发,依据相关法律对食品生产与加工予以严格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非法加工现象,严肃处理,拒绝法外留情[4]。
三、结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而要想有效的解答食品安全问题,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利用法律武器来监督和管控非法行为,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而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应当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的建设管理活动、加大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展开。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莉,曾国真.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J].河北法学,2012,30(7):139-142.
[2]马敏.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北大学,2015.
[3]肖辉.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J].河北学刊,2011,31(1):138-142.
[4]胡君玖,劉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80-8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