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的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医患关系成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所以,加强各个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医学院的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为此我们就加强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意义及思考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意义及思考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但与此同时,人们周围的环境也因经济的发展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社会上不和谐的现象,很多大医院的医生普遍存在医德缺失的现象,比如,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工作态度差、乱收费、乱开药等等。更有甚者,一部分医院还在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医疗器械,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个别医院因为病人交不起诊费,而将一些需要急诊的病人拒之门外,从而使病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因粗心大意,将医疗废弃物落在了病人体内,迫使进行二次手术。这类的医疗纠纷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因此,对当代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逐步加强各大医学院学生思想教育水平,不但是全面提高医学院教育质量的需求,更是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
一、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过于广泛,教育工作者只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但是很多的学生不明白这些理论、主义是干什么的,哪些才是他们所需要掌握和理解学习的。甚至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有异议,但仍然照本宣读的将知识授予学生。在校大学生们只是学会了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而所得到的思想教育却是很欠缺。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当然也是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加强当代医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专业的合格性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医学院要想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医疗工作者,就必须先教育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难题。
二、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研究
(一)丰富医学院思想教育的方式
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所上的课程都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这样的传统方式。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互动,以至于学生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知半解。且所学的课程仅限于每周只上一节课的课本,很少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更有甚者,一部分思想政治老师对自已所讲的内容,也只是局限于表面,对更深一层的意义,他们本人也不清楚。此外,学校也很难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以至于当代的思想教育方式明显落后。
(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受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目前大学还是没能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产业化,各大高校早已不再把科研教学放在首位,而重在抓考研率、就业率等等,早已偏离了教育本来的目标。几乎所有的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了解仅限于一学期一次的书面考试,而这样的考试,更是难以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三)提高学校任课老师的思想素质水平
大多数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以致于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并非是专职做这项工作,而是身兼数职。使得他们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时间分配较少,备课的时间短,而作为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培养专业知识强、思想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为此,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需要努力。
(四)加强学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的监控机制
医学类院校要彻底从观念上正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医学院学生的医德医风纳入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的首要标准。要在学生评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毕业政治考核等工作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坚决杜绝在现实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
医学院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且还是整个医疗行业以及毕业院校的声誉。所以,各医学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强化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医德医风,建立有效的长效监控机制。并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建立与学生工作单位之间的回访机制,以便能及时了解毕业生从业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并及时对有问题的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
三、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的重视,有一套非常实用且精辟的理论基础。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求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邓小平也指出,最大的失误是忽略了思想教育;江泽民则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注重树立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培养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培养目的来看,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务工作者,所以,就要求医学院的大学生要有着正确而坚定地政治立场,坚定地维护中国中产党的治理方针,为祖国未来医药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四、结束语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个关乎祖国未来的特殊群体,而医科类的大学生关乎于病人的生死安危,提高此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千万不要误人子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秦岭.重大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21):118.
[2]孙祥军,卜建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载体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黄达人.关于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意义及思考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但与此同时,人们周围的环境也因经济的发展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社会上不和谐的现象,很多大医院的医生普遍存在医德缺失的现象,比如,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工作态度差、乱收费、乱开药等等。更有甚者,一部分医院还在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医疗器械,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个别医院因为病人交不起诊费,而将一些需要急诊的病人拒之门外,从而使病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因粗心大意,将医疗废弃物落在了病人体内,迫使进行二次手术。这类的医疗纠纷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因此,对当代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逐步加强各大医学院学生思想教育水平,不但是全面提高医学院教育质量的需求,更是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
一、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过于广泛,教育工作者只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但是很多的学生不明白这些理论、主义是干什么的,哪些才是他们所需要掌握和理解学习的。甚至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有异议,但仍然照本宣读的将知识授予学生。在校大学生们只是学会了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而所得到的思想教育却是很欠缺。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当然也是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加强当代医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专业的合格性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医学院要想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医疗工作者,就必须先教育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难题。
二、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研究
(一)丰富医学院思想教育的方式
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所上的课程都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这样的传统方式。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互动,以至于学生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知半解。且所学的课程仅限于每周只上一节课的课本,很少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更有甚者,一部分思想政治老师对自已所讲的内容,也只是局限于表面,对更深一层的意义,他们本人也不清楚。此外,学校也很难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以至于当代的思想教育方式明显落后。
(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受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目前大学还是没能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产业化,各大高校早已不再把科研教学放在首位,而重在抓考研率、就业率等等,早已偏离了教育本来的目标。几乎所有的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了解仅限于一学期一次的书面考试,而这样的考试,更是难以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三)提高学校任课老师的思想素质水平
大多数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以致于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并非是专职做这项工作,而是身兼数职。使得他们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时间分配较少,备课的时间短,而作为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培养专业知识强、思想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为此,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需要努力。
(四)加强学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的监控机制
医学类院校要彻底从观念上正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医学院学生的医德医风纳入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的首要标准。要在学生评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毕业政治考核等工作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坚决杜绝在现实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
医学院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且还是整个医疗行业以及毕业院校的声誉。所以,各医学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强化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医德医风,建立有效的长效监控机制。并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建立与学生工作单位之间的回访机制,以便能及时了解毕业生从业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并及时对有问题的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
三、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的重视,有一套非常实用且精辟的理论基础。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求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邓小平也指出,最大的失误是忽略了思想教育;江泽民则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注重树立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培养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培养目的来看,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务工作者,所以,就要求医学院的大学生要有着正确而坚定地政治立场,坚定地维护中国中产党的治理方针,为祖国未来医药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四、结束语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个关乎祖国未来的特殊群体,而医科类的大学生关乎于病人的生死安危,提高此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千万不要误人子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秦岭.重大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21):118.
[2]孙祥军,卜建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载体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黄达人.关于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