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传统分散性煤炭企业的弊端进行分析,并对地方煤矿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 地方煤矿 资源整合 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分散性煤炭企业的发展弊端
(一)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的实际价格与其消费生产的价值不相符,必然造成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煤炭资源的使用率仅有3%,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0%。由于一些地方煤矿采掘方式落后,和煤炭使用中的不合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自然环境恶劣等,产生社会负面效应,而且还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不利于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煤炭进出口量日益增加,国内的煤炭市场由于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价格越来越高。2006年,我国煤炭的出口量约为8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焦炭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约57%。但是由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具有垄断性,我国煤炭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利益受到一定损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能源需求量剧减,再加上进口焦炭的价格低于国内水平,给我国原煤产业带来较大打击。煤炭企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我国如果继续无序地发展分散性小煤矿企业,必将出现变相压价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国内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在上个世纪末,煤炭行业进入了低谷,甚至煤炭买方与卖方的角色互换,给煤炭行业带来一定打击,不利于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
(三)难以实现安全生产。
一些煤炭企业在市场价格混乱的局面下,很多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安全投入以及环保投入,在获取资源过程中,滥采滥挖条件好、煤种优质的资源,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有些地方煤矿降低安全生产标准,且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堪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煤矿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能源投资与融资体系。
实现地方煤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资源产业化”的全新投资与融资体系,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安全生产保护资源、清洁生产、高效利用的发展格局,让更多具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到煤炭企业发展中,把我国煤炭产业做大做强。
(二)与国家资源节约政策相适应。
通过地方煤矿资源的整合,基本实现集约化生产,淘汰原有的落后生产力或过剩生产能,减少行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矿业权的有偿获取,使更多优势资源集中于优势企业,促使煤炭企业的规模及实力不断扩大,以产业政策促进煤炭企业内外环境的优质发展,以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漏洞,实现地方煤矿产业的集约化、高效化生产,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地方煤炭资源整合与优化发展,要与当今世界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以,可促成我国煤炭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规模效益,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实现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加快与国际市场对接,避免能源与资源浪费,充分发挥我国的整体优势及后发能力,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给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通过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推动了产业技术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装备水平、投入力度等。以技术促进发展,形成我国煤炭产业的全新转折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三、地方煤矿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
(一)建立统一的煤矿营销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分散小煤矿受利益驱使,在竞争中打“擦边球”,甚至不择手段,造成市场局面混乱;影响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整合地方煤炭资源,有利于集中优势营销网络,实现收购、销售、售价、计量以及结算的统一化,发挥集团产业优势,变过去地方小煤矿管理分散、竞相压价等混乱局面。注重提高市场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二)提高煤炭企业经济实力。
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可以形成竞争合力,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的整体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人才与技术也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重视人才、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优化装备资源,提高煤炭开采与应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收益。
(三)实现安全生产。
以传统型地方小煤矿的发展历程来看,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投入少,企业管理水平低,开发效率不高,因此,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是提高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经过煤炭资源整合,提高对安全、环保的重视。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水平,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落实相关责任。尤其明确安全生产及安全监管的两大责任主体,将安全质量标准化,汲取事故教训,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或培训,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率,争取生产“零事故”。解决过去一些地方小煤矿没有能力单独解决的问题,如过度竞争、生态问题、外部环境等,经过煤矿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一步改善开采的秩序,坚决杜绝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的“击鼓传花”式的采矿权交易,维护煤矿战略资源,为清洁生产、资源保护提供保障,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煤矿资源整合的成功案例,如河南煤炭产业的兼并重组、山西煤炭产业的兼并重组等,涿鹿县的十一家地方煤矿也顺利进入整合轨道,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多元化开拓市场的格局。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投入加大,产量与生产能力与日俱增,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涿鹿县煤炭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宋姣姣.我国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大有可为.煤矿现代化.2010(5)
[2]王宗鹏、段文粹.浅谈地方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科技财富.2011(2)
[3]王宏英、高峰.山西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跟踪研究与对策建议.中国煤炭.2010(11)
[4]李静波.煤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条件的综合评述.山西煤炭.2011(4)
[5]于水香.煤矿整合后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探讨.山西焦煤科技.2010(z1)
[6]王伟峰、张要展、侯锦强.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管理浅谈.煤炭技术.2007(3)
关键词 地方煤矿 资源整合 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分散性煤炭企业的发展弊端
(一)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的实际价格与其消费生产的价值不相符,必然造成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煤炭资源的使用率仅有3%,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0%。由于一些地方煤矿采掘方式落后,和煤炭使用中的不合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自然环境恶劣等,产生社会负面效应,而且还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不利于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煤炭进出口量日益增加,国内的煤炭市场由于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价格越来越高。2006年,我国煤炭的出口量约为8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焦炭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约57%。但是由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具有垄断性,我国煤炭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利益受到一定损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能源需求量剧减,再加上进口焦炭的价格低于国内水平,给我国原煤产业带来较大打击。煤炭企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我国如果继续无序地发展分散性小煤矿企业,必将出现变相压价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国内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在上个世纪末,煤炭行业进入了低谷,甚至煤炭买方与卖方的角色互换,给煤炭行业带来一定打击,不利于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
(三)难以实现安全生产。
一些煤炭企业在市场价格混乱的局面下,很多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安全投入以及环保投入,在获取资源过程中,滥采滥挖条件好、煤种优质的资源,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有些地方煤矿降低安全生产标准,且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堪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煤矿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能源投资与融资体系。
实现地方煤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资源产业化”的全新投资与融资体系,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安全生产保护资源、清洁生产、高效利用的发展格局,让更多具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到煤炭企业发展中,把我国煤炭产业做大做强。
(二)与国家资源节约政策相适应。
通过地方煤矿资源的整合,基本实现集约化生产,淘汰原有的落后生产力或过剩生产能,减少行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矿业权的有偿获取,使更多优势资源集中于优势企业,促使煤炭企业的规模及实力不断扩大,以产业政策促进煤炭企业内外环境的优质发展,以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漏洞,实现地方煤矿产业的集约化、高效化生产,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地方煤炭资源整合与优化发展,要与当今世界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以,可促成我国煤炭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规模效益,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实现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加快与国际市场对接,避免能源与资源浪费,充分发挥我国的整体优势及后发能力,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给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通过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推动了产业技术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装备水平、投入力度等。以技术促进发展,形成我国煤炭产业的全新转折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三、地方煤矿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
(一)建立统一的煤矿营销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分散小煤矿受利益驱使,在竞争中打“擦边球”,甚至不择手段,造成市场局面混乱;影响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整合地方煤炭资源,有利于集中优势营销网络,实现收购、销售、售价、计量以及结算的统一化,发挥集团产业优势,变过去地方小煤矿管理分散、竞相压价等混乱局面。注重提高市场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二)提高煤炭企业经济实力。
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可以形成竞争合力,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的整体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人才与技术也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重视人才、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优化装备资源,提高煤炭开采与应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收益。
(三)实现安全生产。
以传统型地方小煤矿的发展历程来看,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投入少,企业管理水平低,开发效率不高,因此,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是提高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经过煤炭资源整合,提高对安全、环保的重视。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水平,在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落实相关责任。尤其明确安全生产及安全监管的两大责任主体,将安全质量标准化,汲取事故教训,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或培训,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率,争取生产“零事故”。解决过去一些地方小煤矿没有能力单独解决的问题,如过度竞争、生态问题、外部环境等,经过煤矿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一步改善开采的秩序,坚决杜绝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的“击鼓传花”式的采矿权交易,维护煤矿战略资源,为清洁生产、资源保护提供保障,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煤矿资源整合的成功案例,如河南煤炭产业的兼并重组、山西煤炭产业的兼并重组等,涿鹿县的十一家地方煤矿也顺利进入整合轨道,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多元化开拓市场的格局。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投入加大,产量与生产能力与日俱增,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涿鹿县煤炭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宋姣姣.我国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大有可为.煤矿现代化.2010(5)
[2]王宗鹏、段文粹.浅谈地方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科技财富.2011(2)
[3]王宏英、高峰.山西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跟踪研究与对策建议.中国煤炭.2010(11)
[4]李静波.煤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条件的综合评述.山西煤炭.2011(4)
[5]于水香.煤矿整合后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探讨.山西焦煤科技.2010(z1)
[6]王伟峰、张要展、侯锦强.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管理浅谈.煤炭技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