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最近几年我国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对预算改革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在长时间内已经无法通过较为宽松的全面预算管理来满足,所以,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本篇文章在阐释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现阶段预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建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一、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在美国通用公司带领下,一大批的生产制造集团公司开始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来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在收获良好效果以后,很多大型企業开始纷纷效仿,很多公司的财股管理在这种有效管理模式带动下开始了革命性进步。由于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实质就是将现有资金数量作为限制额度,对各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这和企业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相抵的地方,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也逐渐入驻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高效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模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细分,其主要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成本费用进行一系列预算。这种将部门决策项目和财政支出通过量化的方式可以让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属于一种非常灵便的系统化预算管理模式,其主要包括制定、实施、考核、评价和激励预算计划等部分组成,这种预算管理系统比较科学完整。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在整体上并不具备创新和活力,因此对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也没有办法去适应日益高效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政策改革的需求和标准,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还可以对财政支出管理部门出现的部分混乱情况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内容中存在的其他基础性问题也可以加快解决,提升单位内部核算财政问题的准确性,可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由此可以看出,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到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不仅可以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在提升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效率方面也存在切实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充分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预算管理在众多管理工作中作为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管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在默契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实际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和一般基础性工作相同,没有将财政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认识,这就造成在将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引入事业单位内部之后不但失去了现实的“土壤”,更不存在长久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因为预算管理并没有受到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正确认识,导致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的预算管理办法,因此就降低了预算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的合理性,从而也削弱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传统预算制定效率比较低,无法保证质量
传统的增量预算制定方式在我国众多事业单位中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制定传统预算方式的基准以前一年的市级财政支出为参考,要对本年预算计划进行核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预算,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对传统预算形式产生影响经常会导致最终预算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无法使用。另一方面,制定事业单位的预算计划属于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这就要求要给预算计划留有充足的制定周期,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常常只用30天或者是更少的时间就可以编制完成单位的财政预算计划,由于短时间内制定的预算计划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调查,这就导致预算并不具备合理性,自然无法保证最终预算结果的质量。
(三)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执行力不足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相关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中不断实施,假如事业单位的预算已经通过审批手续,事业单位就必须实事求是的对预算计划进行执行,杜绝删除和更改编制好的预算计划,然而,在实际执行预算计划过程中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并不具备执行预算的考评制度,财政预算的实际实施效果和工作人员的绩效之间并没有相关联系,所以造成事业单位的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因此在操作预算计划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任意修改等问题,从而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功能执行程度与其内部是否拥有健全的财政监督体系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就是不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也完全丧失了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时,由于在支出管理控制和监督考评某方面事业单位并没有一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事业单位在分配所获得的各类效益经费方面缺乏相应考评机制,都是影响经费进行合理使用的因素。
三、增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加深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重要意义的认知
1.科学合理有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完善自我管控体系,还可对单位内部财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因此,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
2.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项技术性和科学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顺利的执行预算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引入新的预算制定模式,确保预算计划制定的合理性
由于复杂和繁琐是制定财政预算的特点,其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为整个预算制定过程留有充足的时间,以此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其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预算进行充足的调查、预测和论证等,无法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位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同时为了保证制定科学规范的预算计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引入新的预算编制方法,从现行情况来看,“零基预算”方法作为最科学有效的预算编订模式,其主要以事业单位当年的实际支出为基准,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费支出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三)加快建设财政预算监管考评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实行过程中,加速建设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监管和考评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需要事业单位要将决策目标分类考评标准作为依据,还要设立综合全面性的考核标准,将整个部门业绩和预算执行效果结合起来。下面详细说一下: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将实际详细工作责任到人;
2.将预算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将奖惩机制应用到预算执行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中,实行预算执行效果和个人所得薪酬相挂钩的考评制度,奖励和处罚要根据相关部门对预算最终执行结果的好坏来划分,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大程度调动起来。
四、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为了对预算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加深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是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到的,将新的预算制定模式引进来,保证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设全面预算监督制度,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政策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完整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坦.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7,(19):126-127.
[2]朱莉,朱世刚.关于构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273.
[3]史沁.基于全面预算视角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147-148.
[4]励俊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1):110+112.
作者简介:
胡建锋,郑州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一、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在美国通用公司带领下,一大批的生产制造集团公司开始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来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在收获良好效果以后,很多大型企業开始纷纷效仿,很多公司的财股管理在这种有效管理模式带动下开始了革命性进步。由于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实质就是将现有资金数量作为限制额度,对各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这和企业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相抵的地方,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也逐渐入驻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高效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模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细分,其主要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成本费用进行一系列预算。这种将部门决策项目和财政支出通过量化的方式可以让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属于一种非常灵便的系统化预算管理模式,其主要包括制定、实施、考核、评价和激励预算计划等部分组成,这种预算管理系统比较科学完整。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在整体上并不具备创新和活力,因此对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也没有办法去适应日益高效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政策改革的需求和标准,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还可以对财政支出管理部门出现的部分混乱情况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内容中存在的其他基础性问题也可以加快解决,提升单位内部核算财政问题的准确性,可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由此可以看出,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到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不仅可以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在提升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效率方面也存在切实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充分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预算管理在众多管理工作中作为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管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在默契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实际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和一般基础性工作相同,没有将财政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认识,这就造成在将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引入事业单位内部之后不但失去了现实的“土壤”,更不存在长久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因为预算管理并没有受到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正确认识,导致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的预算管理办法,因此就降低了预算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的合理性,从而也削弱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传统预算制定效率比较低,无法保证质量
传统的增量预算制定方式在我国众多事业单位中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制定传统预算方式的基准以前一年的市级财政支出为参考,要对本年预算计划进行核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预算,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对传统预算形式产生影响经常会导致最终预算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无法使用。另一方面,制定事业单位的预算计划属于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这就要求要给预算计划留有充足的制定周期,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常常只用30天或者是更少的时间就可以编制完成单位的财政预算计划,由于短时间内制定的预算计划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调查,这就导致预算并不具备合理性,自然无法保证最终预算结果的质量。
(三)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执行力不足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相关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中不断实施,假如事业单位的预算已经通过审批手续,事业单位就必须实事求是的对预算计划进行执行,杜绝删除和更改编制好的预算计划,然而,在实际执行预算计划过程中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并不具备执行预算的考评制度,财政预算的实际实施效果和工作人员的绩效之间并没有相关联系,所以造成事业单位的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因此在操作预算计划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任意修改等问题,从而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功能执行程度与其内部是否拥有健全的财政监督体系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就是不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也完全丧失了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时,由于在支出管理控制和监督考评某方面事业单位并没有一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事业单位在分配所获得的各类效益经费方面缺乏相应考评机制,都是影响经费进行合理使用的因素。
三、增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加深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重要意义的认知
1.科学合理有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完善自我管控体系,还可对单位内部财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因此,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
2.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项技术性和科学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顺利的执行预算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引入新的预算制定模式,确保预算计划制定的合理性
由于复杂和繁琐是制定财政预算的特点,其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为整个预算制定过程留有充足的时间,以此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其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预算进行充足的调查、预测和论证等,无法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位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同时为了保证制定科学规范的预算计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引入新的预算编制方法,从现行情况来看,“零基预算”方法作为最科学有效的预算编订模式,其主要以事业单位当年的实际支出为基准,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费支出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三)加快建设财政预算监管考评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实行过程中,加速建设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监管和考评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需要事业单位要将决策目标分类考评标准作为依据,还要设立综合全面性的考核标准,将整个部门业绩和预算执行效果结合起来。下面详细说一下: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将实际详细工作责任到人;
2.将预算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将奖惩机制应用到预算执行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中,实行预算执行效果和个人所得薪酬相挂钩的考评制度,奖励和处罚要根据相关部门对预算最终执行结果的好坏来划分,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大程度调动起来。
四、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为了对预算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加深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是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到的,将新的预算制定模式引进来,保证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设全面预算监督制度,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政策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完整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坦.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7,(19):126-127.
[2]朱莉,朱世刚.关于构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273.
[3]史沁.基于全面预算视角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147-148.
[4]励俊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1):110+112.
作者简介:
胡建锋,郑州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