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节水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滴灌技术进行了2 年3 季的西瓜节水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滴灌较之传统的漫灌方式, 667 m2 平均每季可节省费用44 元, 平均增产西瓜210 kg, 折款420 元, 实际增收为464 元; 667 m2 平均每季节水99 t, 比漫灌节水近5 倍,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应大力推广滴灌技术。
关键词: 西瓜; 滴灌; 漫灌; 节水
节水是世界性的课题, 节水农业是当今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西瓜是本市农业优势产业, 每年种植面积在5 330 hm2 左右, 产值愈2 亿元。为寻求适合当地西瓜生产的节水、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改变传统沟灌、漫灌或人工淋水等既浪费水资源, 又要花工费时的灌溉方法, 笔者引进了一套全新技术— —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 以下简称滴灌) , 于2005 年春秋两季和2006 年春季共3 季在西瓜生产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综合了地膜覆盖和滴灌两者优点, 定点定位精确供给水肥, 大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省工省水, 节本增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品种
铺设灌水网管所用材料为: 送水管为白色6.66 m 管, 每667 m2 用7 m, 带开关、两侧6.66 m 变3.33 cm 四通接头, 每667 m2 用3 个, 广东省阳东县创源塑金制品厂生产; 滴水管为黑色3.33 cm 管, 每20 cm 间距有4 个出水孔, 每667 m2 用318 m,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良全塑料厂生产。供水设备用1 500 W水泵抽机井水。供试西瓜品种为广西北海农乐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农优新1 号无籽西瓜。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北海市海城区驿马镇驿马村牛角塘半坡岭, 种植地前作是连续5 年种植甘蔗的大田。
1.3 试验设计及种植
2005、2006 年春季于1 月底2 月初播种育苗, 2 月下旬瓜苗移栽大田, 覆盖地膜加小拱棚; 2005 年秋季于8 月下旬播种育苗, 9 月上旬瓜苗移植大田, 覆盖地膜。种植规格2.1m ×0.7 m, 667 m2 种植450 株, 设滴灌区1.33 hm2 和对照区( 漫灌) 0.13 hm2, 用肥量及管理相对一致, 对产量、成本投入、工时工效、用水量进行统计对比。
1.4 滴灌网管铺设
瓜地整理好后, 按种植规格4.2 m 开厢起畦, 为方便以后铺网管, 先按长度100 m 开厢, 然后在中间50 m 处垂直开1条宽50 cm 工作行, 使每畦长度50 m, 左右对称。施足基肥,每畦种植2 行。种植后开始铺设网管, 工作行中间铺设送水管, 进水口处与抽水机水泵出水口相接, 送水管在瓜行对应处安装1 个带开关的四通接头, 直通续接送水管, 侧边分别各接1 条滴管, 每行瓜采用1 条滴管, 长度50 m 左右, 末端密封。滴管安装好后, 每隔60 cm 用小竹片拱成半圆形卡过滴管插稳在地上, 半圆顶距滴管充满水时距离0.5 cm 为宜,这样有利于覆盖薄膜后薄膜与滴管不紧贴、泥沙不堵塞滴管出水孔。以上工作完成后开始覆盖地膜, 春季为防寒要加小拱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3 季西瓜产量对比均是滴灌区比漫灌区高, 平均667 m2增产210 kg, 增幅为7.6%, 按2 元/kg 计算, 667 m2 增收420元。见表1。
2.2 滴灌设施投入经济概算种植规格为4.2 m 开厢种2 行, 株距0.7 m。每667 m2 用送水管7 m, 1.2 元/m, 折款8.4 元; 滴水管318 m, 0.18 元/m,计57.2 元; 四通接头3 个, 每个2.0 元, 计6 元。以上三项667 m2 合计71.6 元, 以重复利用4 次计算, 投入667 m2 为每季17.9 元。
2.3.2 施肥2 种灌溉方式施基肥、定植后开沟施大肥的方法相同, 但在苗期追肥、西瓜膨大期、缺肥补施方面, 滴灌施肥完全与灌溉同步进行, 漫灌则需单独进行, 每季需增加单独施肥3 次, 以每次1 个日工施3 335 m2, 日工工资25 元计, 滴灌每667 m2 可省工钱15 元。
2.3.3 防治病虫每季防治病虫5 次, 用滴灌方式大多数可与灌溉同步进行灌根防治, 叶面喷施为辅, 滴灌单独喷施2 次, 漫灌方式则需5 次, 前者省3 次, 以每次1 个日工喷3 335 m2, 日工工资25 元计, 滴灌每667 m2 可省工钱15 元。
2.3.4 工效对比滴灌不但节省灌溉用油, 还在工时、防治病虫、追肥等方面省去了大量工作, 工效明显提高, 除去设施投入费用外, 每667 m2 每茬可节省费用44 元。见表3。
2.3.5 效益对比以上几方面总计, 滴灌每季667 m2 可节省费用44 元, 增收420 元, 两项合计667 m2 实际增收达464 元, 此外, 每667 m2 可节水99 t。
3 讨论与结论
(1) 本试验结果表明, 滴灌真正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在省工省时方面每667 m2 每季节支44 元; 同时因为该技术的先进性, 可以实现定点精确供给水肥, 水肥利用率大大提高, 西瓜生长发育良好, 产量提高, 每667 m2 每季可增收西瓜210 kg, 折款420 元, 经济效益好。(2) 滴灌每季每667 m2 可节水99 t, 与漫灌相比, 节水率达471%, 传统的漫灌方式用水量比滴灌多用近5 倍, 可见, 对于我国这样1 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 推广应用滴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市每年种植西瓜5 330 hm2, 如全部采用节水灌溉的话, 每年可省水近800 万t, 省工折款约352 万元, 增产西瓜1.68 万t, 折款增收3 360 万元,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3) 滴灌是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需要, 前景广阔。
关键词: 西瓜; 滴灌; 漫灌; 节水
节水是世界性的课题, 节水农业是当今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西瓜是本市农业优势产业, 每年种植面积在5 330 hm2 左右, 产值愈2 亿元。为寻求适合当地西瓜生产的节水、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改变传统沟灌、漫灌或人工淋水等既浪费水资源, 又要花工费时的灌溉方法, 笔者引进了一套全新技术— —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 以下简称滴灌) , 于2005 年春秋两季和2006 年春季共3 季在西瓜生产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综合了地膜覆盖和滴灌两者优点, 定点定位精确供给水肥, 大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省工省水, 节本增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品种
铺设灌水网管所用材料为: 送水管为白色6.66 m 管, 每667 m2 用7 m, 带开关、两侧6.66 m 变3.33 cm 四通接头, 每667 m2 用3 个, 广东省阳东县创源塑金制品厂生产; 滴水管为黑色3.33 cm 管, 每20 cm 间距有4 个出水孔, 每667 m2 用318 m,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良全塑料厂生产。供水设备用1 500 W水泵抽机井水。供试西瓜品种为广西北海农乐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农优新1 号无籽西瓜。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北海市海城区驿马镇驿马村牛角塘半坡岭, 种植地前作是连续5 年种植甘蔗的大田。
1.3 试验设计及种植
2005、2006 年春季于1 月底2 月初播种育苗, 2 月下旬瓜苗移栽大田, 覆盖地膜加小拱棚; 2005 年秋季于8 月下旬播种育苗, 9 月上旬瓜苗移植大田, 覆盖地膜。种植规格2.1m ×0.7 m, 667 m2 种植450 株, 设滴灌区1.33 hm2 和对照区( 漫灌) 0.13 hm2, 用肥量及管理相对一致, 对产量、成本投入、工时工效、用水量进行统计对比。
1.4 滴灌网管铺设
瓜地整理好后, 按种植规格4.2 m 开厢起畦, 为方便以后铺网管, 先按长度100 m 开厢, 然后在中间50 m 处垂直开1条宽50 cm 工作行, 使每畦长度50 m, 左右对称。施足基肥,每畦种植2 行。种植后开始铺设网管, 工作行中间铺设送水管, 进水口处与抽水机水泵出水口相接, 送水管在瓜行对应处安装1 个带开关的四通接头, 直通续接送水管, 侧边分别各接1 条滴管, 每行瓜采用1 条滴管, 长度50 m 左右, 末端密封。滴管安装好后, 每隔60 cm 用小竹片拱成半圆形卡过滴管插稳在地上, 半圆顶距滴管充满水时距离0.5 cm 为宜,这样有利于覆盖薄膜后薄膜与滴管不紧贴、泥沙不堵塞滴管出水孔。以上工作完成后开始覆盖地膜, 春季为防寒要加小拱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3 季西瓜产量对比均是滴灌区比漫灌区高, 平均667 m2增产210 kg, 增幅为7.6%, 按2 元/kg 计算, 667 m2 增收420元。见表1。
2.2 滴灌设施投入经济概算种植规格为4.2 m 开厢种2 行, 株距0.7 m。每667 m2 用送水管7 m, 1.2 元/m, 折款8.4 元; 滴水管318 m, 0.18 元/m,计57.2 元; 四通接头3 个, 每个2.0 元, 计6 元。以上三项667 m2 合计71.6 元, 以重复利用4 次计算, 投入667 m2 为每季17.9 元。

2.3.2 施肥2 种灌溉方式施基肥、定植后开沟施大肥的方法相同, 但在苗期追肥、西瓜膨大期、缺肥补施方面, 滴灌施肥完全与灌溉同步进行, 漫灌则需单独进行, 每季需增加单独施肥3 次, 以每次1 个日工施3 335 m2, 日工工资25 元计, 滴灌每667 m2 可省工钱15 元。
2.3.3 防治病虫每季防治病虫5 次, 用滴灌方式大多数可与灌溉同步进行灌根防治, 叶面喷施为辅, 滴灌单独喷施2 次, 漫灌方式则需5 次, 前者省3 次, 以每次1 个日工喷3 335 m2, 日工工资25 元计, 滴灌每667 m2 可省工钱15 元。
2.3.4 工效对比滴灌不但节省灌溉用油, 还在工时、防治病虫、追肥等方面省去了大量工作, 工效明显提高, 除去设施投入费用外, 每667 m2 每茬可节省费用44 元。见表3。

2.3.5 效益对比以上几方面总计, 滴灌每季667 m2 可节省费用44 元, 增收420 元, 两项合计667 m2 实际增收达464 元, 此外, 每667 m2 可节水99 t。
3 讨论与结论
(1) 本试验结果表明, 滴灌真正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在省工省时方面每667 m2 每季节支44 元; 同时因为该技术的先进性, 可以实现定点精确供给水肥, 水肥利用率大大提高, 西瓜生长发育良好, 产量提高, 每667 m2 每季可增收西瓜210 kg, 折款420 元, 经济效益好。(2) 滴灌每季每667 m2 可节水99 t, 与漫灌相比, 节水率达471%, 传统的漫灌方式用水量比滴灌多用近5 倍, 可见, 对于我国这样1 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 推广应用滴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市每年种植西瓜5 330 hm2, 如全部采用节水灌溉的话, 每年可省水近800 万t, 省工折款约352 万元, 增产西瓜1.68 万t, 折款增收3 360 万元,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3) 滴灌是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需要, 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