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已在国内得到相当高的认可,不少单位也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建立了适应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含义、内容、目标及做法,并针对目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发展与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意义
一、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含义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定义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组成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由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组成,由单位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实施。内部评估由单位内部的人员实施,可以由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控、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参与。外部评估由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实施。
3.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是促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单位内部各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与作用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准则和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情况;(2)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健全性;(3)内审人员配置及专业胜任能力。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独立机构,监督和评价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是否有效益的行为。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则是对内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目的是增强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内审质量。
(1)审计质量评估对内审人员的作用:提高内审人员遵循《标准》的能力,持续改进,获取最佳实务建议,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好的关注需要改进的地方。(2)审计质量评估对管理层的作用:提供关于内部审计的反馈,提高对于内部审计专业标准的意识,保证内审人员被监督,对内审活动进行独立的审定。(3)审计质量评估对职工的作用:保证内审人员被监督,对内审人员的作用更加熟悉,能够为内审部门提供反馈,保证内审部门是值得信任的。
三、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组成要素
(1)评估主体。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主体,是指参与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评估主体决定了评估目标和评估对象,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各要素中首要的、具主动性的要素。
(2)评估客体。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客体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对象,涉及到对什么进行评估的问题,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论质量。包括审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增值型审计项目开展程度、审计人员激励机制、审计文化建设等。
(3)评估标准。部审计质量评估是内审评估的重要依据,是审计工作所力求达到的目标,是内审工作方向的指针。包括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二者相辅相成,一般标准时理论层面提供的行动指南,包括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具体标准是操作层面上提供的技术支持,要有一定的公信度和可操作性。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方法,首先其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范围考虑的很全面;其次对指标的各个层面的分析较为深入,对每个指标都考虑了可能包含的所有细分指标,剖析的程度较深。
(1)财务层面的评估指标:①是否减少费用和成本的支出;②是否减少舞弊的发生;③是否通过质量评估并改进风险管理;④是否减少不必要的作业。
(2)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评估指标:①内部审计模式是否合理;②审计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是否及时、准确;③审计计划是否详尽合理;④通过审计过程耗费的时间,衡量审计工作效率;⑤审计是否能发现、防止重大问题及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⑥审计工作的侧重点。
(3)学习与创新层面的评估指标:①审计人员教育程度;②员工在审计部门工作年限;③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情况;④培训费用增长率。
(4)评分标准: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分别赋值2、1、0,同时每个指标也赋予不相应的权重,最后分别相乘再相加。
四、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1.要加强宣传
通过广泛的普及型宣传和培训研讨等方式的宣传,使更多的单位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主动接受质量评估;要通过资格审核认证等方式使更多的组织和机构获得评估资质,成为实施质量评估的主体;要逐步积累和总结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估办法。
2.要加强创新评估实践
例如是否可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访谈方式;评估总体是否可以尝试开展完全外部评估的方法;是否有必要及时开展质量评估结果报告的跟踪督促落实;如何在高层次上提供更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意见建议等。
3.要继续培养评估队伍
加强评估人员的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评估队伍。要充分考虑有可能成为质量评估师的年轻审计人员,使之从执业之初就学习、了解评估流程,树立、强化质量意识,并用其指导日常审计工作,形成评估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使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这项年轻的工作真正融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李伟强,肖志立,夏军,赵元元,赵建平,于清阳.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审计预警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为例[A]
[3]金剑铭.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案例研究.新会计,2009年
[4]蔡利,黄文娟.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会计之友,2010年
[5]薛梅.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意义
一、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含义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定义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组成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由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组成,由单位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实施。内部评估由单位内部的人员实施,可以由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控、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参与。外部评估由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实施。
3.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是促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单位内部各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与作用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准则和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情况;(2)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健全性;(3)内审人员配置及专业胜任能力。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独立机构,监督和评价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是否有效益的行为。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则是对内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目的是增强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内审质量。
(1)审计质量评估对内审人员的作用:提高内审人员遵循《标准》的能力,持续改进,获取最佳实务建议,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好的关注需要改进的地方。(2)审计质量评估对管理层的作用:提供关于内部审计的反馈,提高对于内部审计专业标准的意识,保证内审人员被监督,对内审活动进行独立的审定。(3)审计质量评估对职工的作用:保证内审人员被监督,对内审人员的作用更加熟悉,能够为内审部门提供反馈,保证内审部门是值得信任的。
三、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
1.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组成要素
(1)评估主体。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主体,是指参与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评估主体决定了评估目标和评估对象,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各要素中首要的、具主动性的要素。
(2)评估客体。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客体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对象,涉及到对什么进行评估的问题,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论质量。包括审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增值型审计项目开展程度、审计人员激励机制、审计文化建设等。
(3)评估标准。部审计质量评估是内审评估的重要依据,是审计工作所力求达到的目标,是内审工作方向的指针。包括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二者相辅相成,一般标准时理论层面提供的行动指南,包括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具体标准是操作层面上提供的技术支持,要有一定的公信度和可操作性。
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方法,首先其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范围考虑的很全面;其次对指标的各个层面的分析较为深入,对每个指标都考虑了可能包含的所有细分指标,剖析的程度较深。
(1)财务层面的评估指标:①是否减少费用和成本的支出;②是否减少舞弊的发生;③是否通过质量评估并改进风险管理;④是否减少不必要的作业。
(2)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评估指标:①内部审计模式是否合理;②审计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是否及时、准确;③审计计划是否详尽合理;④通过审计过程耗费的时间,衡量审计工作效率;⑤审计是否能发现、防止重大问题及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⑥审计工作的侧重点。
(3)学习与创新层面的评估指标:①审计人员教育程度;②员工在审计部门工作年限;③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情况;④培训费用增长率。
(4)评分标准: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分别赋值2、1、0,同时每个指标也赋予不相应的权重,最后分别相乘再相加。
四、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1.要加强宣传
通过广泛的普及型宣传和培训研讨等方式的宣传,使更多的单位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主动接受质量评估;要通过资格审核认证等方式使更多的组织和机构获得评估资质,成为实施质量评估的主体;要逐步积累和总结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估办法。
2.要加强创新评估实践
例如是否可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访谈方式;评估总体是否可以尝试开展完全外部评估的方法;是否有必要及时开展质量评估结果报告的跟踪督促落实;如何在高层次上提供更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意见建议等。
3.要继续培养评估队伍
加强评估人员的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评估队伍。要充分考虑有可能成为质量评估师的年轻审计人员,使之从执业之初就学习、了解评估流程,树立、强化质量意识,并用其指导日常审计工作,形成评估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使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这项年轻的工作真正融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李伟强,肖志立,夏军,赵元元,赵建平,于清阳.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审计预警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为例[A]
[3]金剑铭.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案例研究.新会计,2009年
[4]蔡利,黄文娟.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会计之友,2010年
[5]薛梅.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