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小象、公益传播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西双版纳,你会想到什么?热带雨林、热情的少数民族、泼水节、小象,没错,这些都在,但是,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西双版纳正在变化,那里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挑战。
  在云南长大,在北京上学和工作21年,现在已经在西双版纳定居6年的公益人张锡炎,对版纳有独特的感情。
  有一次张锡炎的北京朋友夏天去版纳旅游,看上了这块美丽的土地,正好有开发商在卖房,朋友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套,准备将来度假养老。
  第二年冬天,朋友回到版纳自己的房子,气候仍然温和如春,但是他却吃惊地发现,曾经满山的葱绿,突然变成了光秃秃的灰色,枝叶茂盛的丛林,好像经历了一场火灾。
  张锡炎告诉他,这是冬天落叶的橡胶林。历史上,西双版纳曾经有砍伐雨林,大量种胶的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华人从东南亚带回橡胶树种,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地种植,解决了国家经济对橡胶的早期需求。
  2006年前后,橡胶价格急剧上涨,西双版纳大量雨林被毁,盲目种植橡胶,甚至很多海拨超过800米的山区,根本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方,也种了成片成片的橡胶。而近年来,橡胶价格下跌严重,胶农收入极低,很多地方的橡胶林已经撂荒,白白破坏了生态环境,农民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
  热带雨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退胶还林成为政府和公益组织新的目标。
  张锡炎在西双版纳经营着他的“小象客栈”,同时还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秘书长。
  早在2012年,张锡炎就和朋友发起了“小象未来成长计划”,与当地的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联合开展亚洲象保护,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到繁育基地,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参与保护亚洲象的经历和神奇迷人的热带雨林,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雨林,关注野生亚洲象。
  雨林修复和小象保护是一体的,目前中国境内的野生亚洲象有300多头,但是由于雨林的破坏和橡胶树林的间隔,雨林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区域,分成八个自然保护区,亚洲象无法在这些区域之间穿梭,有的象群只有十几头,被局限在一片固定的森林中,引发了小族群近亲繁殖等各种生物进化问题。
  恢复雨林,让这些象群在浩瀚的热带雨林间自由穿梭,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化的根本手段。
  问题是,怎么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一进程,公益组织如何做好一个地区的可持续生态发展项目规划,并通过社会的参与实现长期目标?
  姐夫李:我曾经做过企业社会责任主管,也长期担任公益组织品牌顾问,知道公益组织在项目规划和传播上有很多挑战,小象未来成长和雨林修复,听着都很性感,做起来难度在哪里?
  张锡炎:跟生物中的生态链一样,我们也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链,帮助当地茶农和橡胶农脱贫,加强政策支持,增加社会参与,保护亚洲象,修复雨林,提高当地物种多样性,推动当地生态旅游,提高原住民收入,每一个链条都不能断。
  姐夫李:怎么说服农民退胶还林?
  张锡炎:我们以基诺山老巴飘寨的橡胶林做试点,农民失去的橡胶收入,我们要补回来,方法是政府提供树苗,基金会通过公募筹集资金,给农民发放基础的管理费,企业通过带动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产品,为农民创造更多收入。
  姐夫李:农民获益了吗?
  张锡炎:去年我们和8户农民签约,种下了3500棵树苗,存活率达到98%,元旦之前,我们向首批带头参与项目的农民发放了35000元管理费,数目虽然不多,但是在年底茶叶不产,橡胶也不出胶的季节,多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现在有更多犹豫是继续种胶,还是种水果,还是参与雨林修复的农民,表示要参加我们的项目,今年报名的已经有31户。
  我们还组织人来雨林修复的试点,参与植树,体验雨林穿越等活动,农民可以担任向导,提供餐饮服务,还可以销售茶叶等生态农产品,一部分参与这些工作的农民已经挣到了钱。现在,村里更多的村民报名接受培训,准备迎接更多的客人。
  姐夫李:如果我为修复雨林捐款,你们可以保证怎样的效果?
  张锡炎:我们和农民签订十年合同,十年之内,农民保障树苗的存活,我们保证管理费的按时发放。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定期上山检查村苗的生长情况。年底会根据树苗成活情况给农民发钱。
  另外,我们也组织公众来认领树苗,一棵树苗一年100元管理費,一次性交10年1000元,就可以获得一棵树的冠名权,以及未来享受来这里旅游和购买农产品的优惠。去年有190多棵树被认领,还有一家公司认领了100棵树苗,建设了自己企业的公益雨林。现在我们要向更多的人传播。
  姐夫李:传播靠什么渠道?
  张锡炎: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都会用。2014年,我联系的央视摄制组在西双版纳拍摄了一个月,并在春节期间做了“野象迷踪”直播,收视率在当时仅次于春晚。传统媒体帮助公众了解自然环境,而项目推广要靠更多的意见领袖,我们也特别看好社群传播。
  姐夫李:你目前最大的社群是哪个群体?
  张锡炎:是我毕业的国际关系学院的校友群,听说我在这里,很多校友会带着家人过来旅游和考察,然后就自然成了我的志愿者和捐赠者,现在除了国内的,国外的校友也开始参加雨林修复项目。
  姐夫李:听说你们还在策划一个100位公关人发起的雨林修复行动?
  张锡炎:是啊,因为2013年最早支持小象未来成长计划,第一个为小象客栈众筹并参与项目的,是北京的资深公关人邢晓辉,她早就有想法让公关人做一个像企业家发起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那样的组织。不过,现在我们都觉得,雨林修复和野象保护,我们可以动员更多的人。
  姐夫李:怎样找到这些人呢?
  张锡炎:我们做了“小象的雨林”、“小象未来成长计划”公众号,我的客栈每年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了解了当地的生态需求,顺便考察了项目后,不少人就成为我们的志愿者和捐赠人。现在我的商业公司提供“雨林徒步”、“团队建设”、“自驾穿越”等项目,希望成为中国“雨林徒步”领导品牌,形成“北走戈壁,南穿雨林”的运动、休闲、健身、团建潮流。人们来到雨林,一定会爱上这里,爱版纳、爱小象、爱生态、爱生活的人,一定能走到一起。
  姐夫李:我们去版纳能看到野象吗?
  张锡炎:每年2—5月,在野象谷附近就经常有野象出没,幸运的游客是可以看到的。另外,我们和当地的“中国野生亚洲象种源繁育和救助中心”合作,那里有被救助的十几头野象。未来,只要成为雨林修复项目的捐赠人,我们会在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做特别安排,让大家有机会亲近这些救助象,或在野外观测野象活动。
  姐夫李:野象会伤人吗?
  张锡炎:象是温顺的动物,一般不主动伤人。但你不要去惹它,不要进入它的势力范围。由于栖息地的减少,亚洲象种群之间的交流困难,他们的习性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干季森林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会闯入农民的庄稼地破坏,导致发生人象冲突。
  姐夫李:人伤害野象的记录多吗?
  张锡炎:我到西双版纳六年,当地发生过一起猎杀野象获取象牙的事件,但总体来说,由于政府对亚洲象保护力度的加强,持续多年的宣传教育,以及严格的法律约束,猎杀大象的事件极少发生了。
  姐夫李:我们都记着姚明做的一个广告,广告语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张锡炎:其实我们挺想把姚明请来。在中国,亚洲象保护的主要问题不是杀戮,是象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在森林中断的地方建立亚洲象穿行廊道,是国际动物保护界认可的方式,我们做的,就是争取把这一片片断开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
  姐夫李:你在北京上学和工作那么多年,怎么会在西双版纳定居的?
  张锡炎:我在国家机关、央视、国家气象局工作多年,来版纳是因为一段缘分。2001年,我和朋友在北京一家火锅店认识了一位版纳姑娘小布,觉得她聪明能干,一直保持联系。2005年小布回到家乡,我们开始为她捐衣物捐钱,帮她卖当地出产的茶。后来我们去版纳看小布,都喜欢上这个地方,2013辞职移居西双版纳,先是卖茶、后来因为接待的朋友太多,就开了小象客栈,做起了旅游。
  姐夫李:是小布帮你们认识了版纳。
  张锡炎:是的,我们特别记得她说,“不要给我捐钱,我们这儿的茶好,我想自己挣”。我们做的一切,都是让版纳的雨林,版纳人,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把有同样环境理念的人,中国的、世界的、各行各业、各种年龄的人,用雨林和小象连接起来。
其他文献
5月21日,时值美国政府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公司卖产品给华为的风口浪尖之际,任正非接受多家中国媒体采访,公关智慧闪耀,“赢得支持”的精神深入骨髓,颇值借鉴。恰好,快刀团队对公关方法的探索,从“制造热点”出发,走到“赢得支持”,期间有四个阶段,与各位分享。  第一阶,制造热点。热点话题、热点事件是接触公关的重要入口,此次华为事件就是热点。手机行业受关注,竞争激烈,热点颇多。比如VIVO手
期刊
最近,华为海思的何庭波因为一封内部信火了。针对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何庭波写到,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如今华为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将全部“转正”。  这封“内部信”在朋友圈刷屏,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获得外界一片好评,是华为这段时间对外声音传递的佳作之一。  细想想,这些年
期刊
本文所说的“梯子”,是一个比方的说法,它指某种代表权威、具有中立客观态度,或有清晰边界参照标准的第三方力量,如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等公认标准。这些第三方力量常常能对严重舆情和危机起到缓冲作用,甚至帮助涉事企业从困境中解脱。  以今年比较典型的奔驰“利之星”事件和视觉中国“黑洞门”为例,奔驰的经销商西安“利之星”和视觉中国,面对严重的舆情压力进行危机公关处置,对“梯子”的应
期刊
Holly Williams“A eus le rag hwedhlowdyffrans?”是威尔士歌手桑德斯(Gwenno Saunders)的第二张专辑《勒科夫》中第一首曲目的歌词,但这句歌词并非威尔士语,而是一种只有不到1000人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康沃尔语。这句歌词的意思是“还有人听不同的故事吗?”——这是她这张唱片的核心思想,歌颂了语言、文化和身份的差异性。  最后一个只会讲康沃尔语的
期刊
项目背景:  1.需解决的问题:减少食物浪费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密切关注的话题。全球最新研究指出:餐饮行业投资用于减少食物浪费的投入回报率平均为1:7。根据西贝内部数据统计,平均单店最高日均菜品浪费为260元/天,折算为全国300家门店每年菜品浪费费用达到2808万,费材浪费实际产生的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率。  (1)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降低企业食物消费、供应链管理及售卖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食物
期刊
和所有社会科学一样,公共关系学和围绕公共关系理论与现实的“概念家族”也在不断成长。由于“天然”指涉公共/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而现代社会的公共/公众利益又如此多元、多层、多变,因此围绕公共关系活动的理论探讨也是日久弥新的。当下,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公共关系研究角度而言,重大公共利益之中必有重量级公共关系活动。本文认为,既有的“国家公关”或“国际公关”等
期刊
在曾被视作“积极生活象征”的名厨安东尼 · 波登自杀后,许多厨师、餐厅老板及员工开始讲述、反思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压文化、药物滥用和精神疾病,并开始寻找应对办法。  大厨出身的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布尔丹(Anthony Bourdain)今年6月自杀离世,芝加哥一家高档餐厅的总经理福特(Charles Ford)把这个消息看作是敦促他行动起来的号角:他不再对自己三次尝试自杀的事保持沉默。  31岁的
期刊
1918—1919年的世界大流感,是近现代世界最为恐怖的一次流感,历经三个波次,死亡人数在5000万至1亿人左右。对于大流感的源头,世界各国既想刨根问底,又不愿揽上责任。西班牙在这方面很是郁闷,它清楚本国不是大流感的源头,但是全世界都以“西班牙流感”甚或“西班牙女士”来冠名大流感,不少媒体还带着怒火调侃西班牙作为“毒源”祸害了世界。为了自证清白,西班牙人想方设法去解释,但都无济于事。这种情况,到底
期刊
位于加州库比蒂诺苹果公司新园区内的史蒂夫 · 乔布斯剧院(Steve Jobs Theater)是一座富丽的殿堂。一座玻璃和大理石的圆柱形建筑,高踞于宁静的山丘之上,感觉就像用建筑体现了这位苹果联合创始人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这是一座旨在让人们回忆那些时刻的建筑,那时,乔布斯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走上台,神秘兮兮地扯下一块黑色罩布,露出下面的新发明,当即改变你对未来的想象。  上周,苹果公司邀请记者
期刊
丹麦人常被誉为全世界最快乐的人,他们最喜欢的就是hygge(指舒适惬意的感觉),可以是舒舒服服蜷在毛毯里读书(毛毯很可能是用丹麦法罗群岛的羊毛做的),也可以是和挚爱一起享受悠闲的晚间时光,在柔和的烛光里喝着热巧克力、热红酒或者咖啡纵情欢笑——这要看是什么月份和时间。  但这样的画面太过诗情画意,太过完美。作为一个崇尚hygge的丹麦人,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丹麦人也有不好过的日子。那么,当这些惬意舒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