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薄弱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论述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策略,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教学、创新文化教学方式、开展文化讨论活动、发掘地方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弥补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短板。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化意识 薄弱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15-02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在职业教育中巧妙导入社会文化因素,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然而,从实际来看,文化教学始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短板。基于此,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探讨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薄弱问题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元素,是一个集体、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的综合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使用要义和规律。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很明显,主要表现为:文化教学内容狭窄,文化教学手法单一,学生的文化意识淡薄。一是中职英语教学涉及的文化元素非常少,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或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皆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遵照教材排版顺序来教学的,往往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很少涉及教材没有的内容。二是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英语文化教学,导致汉语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三是中职英语的文化教学以文化复制、文化知识讲解为主,很少与文化活动、情境教学结合,导致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非常肤浅,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文化意识也非常淡薄。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
  导致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文化素养较低。虽说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近年来中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中职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待遇较低,以致许多中职学校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也较低。二是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受重技能教育、轻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大幅度削减文化基础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实习实训和专业课教学上,以致文化教学缺少良好的环境,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三是文化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导向作用,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都是以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教学为主,而文化教学目标模糊,文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四是教学的针对性较差。当代学生都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大部分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文化教学缺乏针对性,就会导致许多学生失去文化学习的兴趣,无法进行文化交际和交流。
  二、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策略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文化教学环境
  在新时期,中职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中职学校必须全面、科学地理解文化的定义与界限,提高对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重职业教育、轻文化教育的观念,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确保文化课程的课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借助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校园文化是校风校貌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中职学校在做好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给予学生文化社团建设大力支持,设立文化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各种文化教学和文化实践活动,为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强调文化教学,丰富文化教学内容和素材
  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也是文化教学的主导力量。中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理念,会直接影响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高度重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积极整合文化素材和资源,有目的地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切实发挥英语课堂的文化载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此,在文化兴国战略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经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英语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全面掌握中外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明确英语的文化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文化教学设计,将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学习英语问候语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法,扩大教学空间,结合相关的素材,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英语和汉语关于称呼、个人隐私、禁忌、生活习惯等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述中英文化差异和社会习俗,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和背景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创新文化教学方式,增加文化教学的魅力
  文化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社会元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宽泛且具有活力、充满趣味的。中职生的年龄都不大,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传统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文化教学方式,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增加文化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领悟文化的魅力,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有关节日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视频展示中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讲述有关传统节日的单词、短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有关传统节日的话题,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如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缺少了解,而对外国节日更有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从文化视角,让學生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看法,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开展文化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
  语言和文化都是民族特征的反映。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本身就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过程。英语中不仅包含着英语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含着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价值追求。透过英语,我们可以窥见绚丽多姿的英语文化形态。不过,虽然英语文化绚丽多彩,但是在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英语文化教学,还包括汉语文化输出。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有关色彩的单词时,教师可以结合红色这个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正统之色”,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民俗传统中,红色被认为是吉祥的颜色,婚嫁、乔迁时常会用红色的物品来妆点,为何中国人喜欢红色呢?你们家乡有哪些与此有关的传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再结合西方国家人民对红色的看法,进行文化对比教学。这样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来教学,可以增加文化教学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五)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促使传统文化进课堂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地理、民俗文化。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受关注的情况下,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被发掘、保护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充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中,这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将当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开发文化教学产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文化与语言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中职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解决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龙映月.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好家长,2016(29).
  [2]赵科研.教育文化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33).
  [3]吕琳.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学校普及本土非遗文化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编号:GXZZJG2020B014)研究成果。
   (責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提出挖掘教材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教学、改善师生关系进行道德引领、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德育范围、开展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德育认识、进行社会实践构建德育文化氛围等做法,以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渗透德育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31-02  学校是德育
【摘 要】本文分析艺术类中职学校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的现状和意义,针对研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完善研学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优质研学导师团队、精心设计研学课程、严格做好基地安全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艺术类 中职学校 研学旅行 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17-03  “研学旅行”在我国具有深厚的
【摘 要】本文论述红色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红色教育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等,旨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工匠”。  【关键词】红色教育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大国工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04-0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
【摘 要】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中职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做到全员、全方位参与劳动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 中职学校 劳动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28-03  勞动教育既是
在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语境下,英国文艺复兴早期剧作家约翰·贝尔的历史剧《约翰王》中的主人公约翰王颠覆了中世纪编年史中的暴君形象,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弊政和敢于反抗罗马教皇权威的“好国王”和殉道者.通过这样的政治愿景,贝尔不仅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官方宣传的任务,同时力图劝勉亨利八世将改革进行到底.该剧自1534年创作、1538-1539年上演之后,又经历了21年的社会变革和作者的多次修订,寄予了贝尔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怀,见证了贝尔在时代潮流下从一个激进的改革者向一个理智的改革者的转变.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通知,明确城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比例不低于60%,且分配名额应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确保每所初中学校都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入优质普通高中就读。  事实上,并非浙江一地提高了城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比例,此前已有广东、山西、宁夏、海南等地就此做出明确规定,要求辖区内各地进一步提高城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比例,且其占比普遍高于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零星散乱、缺乏体系等问题,提出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策略:加强理论学习,深刻认识课程标准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提高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强化逻辑思维训练,谋篇布局有章法;借助思维导图,掌握论证说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 思维发展与提升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低效问题,论述解决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问题的做法,提出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合理划分小组、“导、学、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等策略,以提升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 小组合作 低效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13-02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通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