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尼泊尔政局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l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尼泊尔局势发生重大变化。4月24日晚尼泊尔贾南德拉国王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于28日恢复2002年5月被解散的议会,还政于民。七党联盟推举大会党主席柯伊拉腊出任首相。5月2日,柯伊拉腊组成7人多党联合政府,权力实现和平移交。5月18日,尼泊尔会议通过决议,解除国王拥有的一切特权,使议会成为全国最高权力决策机构。尼泊尔自去年国王亲政以来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政局变换的原因
  
  此次亲政一年有余的贾南德拉国王宣布恢复议会,还政于民,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国王还政于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亲政一年来在和平与民生问题上建树不大。去年2月,国王以政府没能顺利举行议会大选和结束武装冲突为由,解散内阁,宣布亲政。但一年来,国王武力镇压反政府武装,国内和平进程仍未启动,与政党对立态势加剧。加之尼泊尔经济严重依赖外援,印、美、欧等国在国王亲政后停止经援,尼泊尔社会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国王在今年2月举行的市政选举遭到七党联盟联合抵制,投票率仅为20.58%,国王与七党联盟的矛盾已开始显现。
  其次,七党联盟自4月6日始发起了国王亲政以来全国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恢复多党民主,号召开展全民不合作运动,反对国王专政。王室、政党和反政府武装多年来一直是影响尼泊尔政局发展的三大势力。国王亲政后,七党联盟和反政府武装于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先后达成两次谅解备忘录,联手反对国王。由于得到反政府武装积极策应,此次示威游行,影响广泛,其人数多达20万,涉及全国75个县中的65个,并首次深入到农村地区。尼政府内部也有多名公务员参与游行。游行持续多天后,首都及周围地区出现物资短缺,物价飞涨了4-5倍,尼政治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第三、印、美等国劝谈促和压力加剧。印、美在国王亲政后一直敦促国王恢复民主,近期劝谈促和力度进一步加大。4月,美国发表声明认为,国王在14个月前实施直接治理的行为在各个方面都遭到失败,“国王应向政府交出民主的权力”。印度也对在尼恢复多党民主表示“深度关切”,并积极展开斡旋。曼莫汗
其他文献
一场无悬念选举2006年9月,日本政局再度进入多事之秋,一场基本上没有悬念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战已经开始并将于9月下旬揭晓。日本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选下届自民党总裁已成定局
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全国大选,选举产生由275个议席的过渡国民议会。2月中旬伊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最终计票结果显示,伊全国1400万登记选民中855万选民参加选举,投票率为59%;约26.4万海外选民参加投票,投票率高达93%。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支持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48%的选票,赢得过渡国民议会140席;库尔德政党联盟获得26%的选票,赢得75个议席;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衔的政党联盟
古共开展“思想战”战略的背景    苏东剧变后,古共失去了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和支持,加之一直妄图推翻古巴政权的美国利用苏东剧变给古巴造成的严重困难趁火打劫,加大了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干涉的力度,使古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古共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思想战”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开展“思想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1996年3月,古共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强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