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ere are 69 key universities, research departments, national laboratories and military colleges, with more than 200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 the seminar. The technological fields are mainly focus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n Manufacture and Military & Civilian Integration.
此次洽谈会将汇集69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及军工院所的2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技术领域主要定位于能源环保、现代制造和军民结合三个领域。
“转移中心是专业从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机构,立足于中科院计算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与国内外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记者来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展位时,赫然看到“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与“龙芯3号CPU”的展板,展位上的工作人员王力正在同与会人士交流。
这只是“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洽谈会”的一个侧影。
为搭建技术买方与卖方之间沟通桥梁,2010年10月21-22日,“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重头戏之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洽谈会”在世纪金源举办。
现场可见知名高校、著名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身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展位吸引了诸多与会人士的关注。
此次洽谈会侧重哪些领域?又将带来哪些新成果呢?
侧重能源环保
现代制造两大领域
据海淀园管委会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介绍,通过展示重点院校科技研发成果和园区企业产学研的经典案例,组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洽谈,共同推进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会科研单位一方,将在洽谈会上集中接洽来自环渤海、长珠三角以及全国重点工业地区的企业来宾,争取在研技术能在项目前期与产业的融合,以及成熟科技成果对产业界的转移,使科技成果尽快进入到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的高级阶段。
此次洽谈会将汇集69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及军工院所的2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技术领域主要定位于能源环保、现代制造和军民结合三个领域。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付维维告诉《中关村》记者:“中心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并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篮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我们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这也是我们的优势。目前,我们针对市场需求对上千件项目进行筛选,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研发的能力,我们主要做一个中试放大的工作,最终企业接手的是一个成熟的技术。”
付维维告诉记者,这次主要带来了几项技术,其中包括:可用于建筑节能行业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技术,用于环保行业的棉纤维素清洁生产工艺,工业节能行业运用的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技术等。
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了一批新的项目,包括:GC-201无人直升机、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内有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见习基地等机构形成的孵化平台。
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
支持产学研
早在2009年,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展上,有59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10家大学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以及16家军工科研单位参展。展览重点包括软件与互联网、先进制造和集成电路、能源环保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军民共用技术五大技术领域。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关村的科研能力、科技资源、待转化的成熟科技成果与合作需求。
2009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主导建设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推动价值76.3亿元的科技资源开放,编制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开放服务目录》。在目录中,有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仪器设备已经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根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施试行办法》,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为园区企业提供的分析检测服务和技术攻关服务,中关村管委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以优惠价格提供的分析检测类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按实际优惠金额给予实验室补贴。对于技术攻关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按照实际收费金额的50%给予补贴。
根据该办法,海淀园企业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之间,在诸如技术攻关、分析检测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在一定限额),将获得政府资金补贴。如此一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来说,又节省下来一笔宝贵的资金。
海淀:8亿元助推产学研合作
海淀区在《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规定,海淀区每年将从不少于8亿元的政府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海淀园管委会在《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相配套的20条办法中,通过《海淀区促进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海行规发[2009]11号)、《海淀区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办法》(海行规发[2009]5号),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上办法中明确鼓励海淀区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在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支持企业接受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支持企业委托高校、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开发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对产学研合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创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对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产业化等项目给予支持;支持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在海淀区产业化;支持产学研合作形成的产业技术联盟等。
2009年8月10日,《关于2009年海淀区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共对48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转移、共建示范基地、共建研发中心、高校成果转化、项目贷款项目给予支持,支持金额共874万元,资金将分批拨付给支持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
此次洽谈会将汇集69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及军工院所的2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技术领域主要定位于能源环保、现代制造和军民结合三个领域。
“转移中心是专业从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机构,立足于中科院计算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与国内外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记者来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展位时,赫然看到“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与“龙芯3号CPU”的展板,展位上的工作人员王力正在同与会人士交流。
这只是“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洽谈会”的一个侧影。
为搭建技术买方与卖方之间沟通桥梁,2010年10月21-22日,“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重头戏之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洽谈会”在世纪金源举办。
现场可见知名高校、著名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身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展位吸引了诸多与会人士的关注。
此次洽谈会侧重哪些领域?又将带来哪些新成果呢?
侧重能源环保
现代制造两大领域
据海淀园管委会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介绍,通过展示重点院校科技研发成果和园区企业产学研的经典案例,组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洽谈,共同推进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会科研单位一方,将在洽谈会上集中接洽来自环渤海、长珠三角以及全国重点工业地区的企业来宾,争取在研技术能在项目前期与产业的融合,以及成熟科技成果对产业界的转移,使科技成果尽快进入到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的高级阶段。
此次洽谈会将汇集69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及军工院所的2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技术领域主要定位于能源环保、现代制造和军民结合三个领域。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付维维告诉《中关村》记者:“中心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并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篮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我们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这也是我们的优势。目前,我们针对市场需求对上千件项目进行筛选,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研发的能力,我们主要做一个中试放大的工作,最终企业接手的是一个成熟的技术。”
付维维告诉记者,这次主要带来了几项技术,其中包括:可用于建筑节能行业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技术,用于环保行业的棉纤维素清洁生产工艺,工业节能行业运用的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技术等。
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了一批新的项目,包括:GC-201无人直升机、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内有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见习基地等机构形成的孵化平台。
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
支持产学研
早在2009年,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展上,有59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10家大学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以及16家军工科研单位参展。展览重点包括软件与互联网、先进制造和集成电路、能源环保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军民共用技术五大技术领域。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关村的科研能力、科技资源、待转化的成熟科技成果与合作需求。
2009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主导建设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推动价值76.3亿元的科技资源开放,编制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开放服务目录》。在目录中,有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仪器设备已经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根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施试行办法》,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为园区企业提供的分析检测服务和技术攻关服务,中关村管委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以优惠价格提供的分析检测类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按实际优惠金额给予实验室补贴。对于技术攻关服务,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按照实际收费金额的50%给予补贴。
根据该办法,海淀园企业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之间,在诸如技术攻关、分析检测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在一定限额),将获得政府资金补贴。如此一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来说,又节省下来一笔宝贵的资金。
海淀:8亿元助推产学研合作
海淀区在《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规定,海淀区每年将从不少于8亿元的政府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海淀园管委会在《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相配套的20条办法中,通过《海淀区促进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海行规发[2009]11号)、《海淀区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办法》(海行规发[2009]5号),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上办法中明确鼓励海淀区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在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支持企业接受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支持企业委托高校、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开发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对产学研合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创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对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产业化等项目给予支持;支持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在海淀区产业化;支持产学研合作形成的产业技术联盟等。
2009年8月10日,《关于2009年海淀区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共对48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转移、共建示范基地、共建研发中心、高校成果转化、项目贷款项目给予支持,支持金额共874万元,资金将分批拨付给支持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