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红色战神”——火星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为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为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用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自望远镜发明以后,由于观察到火星多种特性与地球相似,曾一度被誉为“天空中的小地球”。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季帕雷利发现火星表面有纵横交错的“线条”(“运河”)后,一片哗然。人类关于“火星人”、“火星生命”等激动人心的问题争论了近一个世纪。加上火星表面的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人便以为这是“火星植物”枯荣的证据。人们在迷惑、敬畏的同时,对这颗红色星球始终充满了无限幻想和急切揭开其神秘面纱的冲动。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
  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37分22.6秒,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的区分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寒带。尽管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真实的火星表面十分荒凉,看来明亮呈橘黄色的区域是它的“大陆”,那里到处是黄、红色的沙丘和怪石。火星的环境被认为不适合生命存在:稀薄的大气(没有氧气),没有太阳辐射保护,土壤中没有有机成分,没有液态水,夜间气温达到摄氏零下150度。火星表面日夜温差达100摄氏度,火星大气压不足地球大气压的1%。
  此外,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 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 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以往对于火星的观察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可以直接由中型望远镜看到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区,以及红色的表面,这意味著火星的大气并不浓厚,不像金星一样遮盖了整个表面。火星距离地球的距离,仅次于金星,因此成为不错的研究题材,利用哈伯望远镜做观测,即可拍到火星表面的影像.在探测器所拍摄的火星照片中,可以看到火星表面有如运河一般的痕迹,在照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地表的刻痕。因此在早期的研究中,一度以为火星正面临著前所未有的干旱时期,因此智慧生物火星人在表面建构了网状的输水网,将极区的水运往低纬地区灌溉,不过这个说法已经被推翻了。经由更精确的照片资料显示,这些火星的“运河”,可能根本就没有水的存在。 至目前为止 ,也没有发现火星上的高等生命活动。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那条著名的被Lowell“看见”的“运河”以及其他一些什么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们一样是虚构的。 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此后,经过长达20年的间隙,在1997年的七月四日,火星探路者号终于成功地登上火星。
  进入21世纪,为了探寻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各国纷纷将目标投向火星,众多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成功加剧了世界各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竞争。2002年6月3日凌晨,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了“火星快车”火星探测器。 除了此计划以外,美国从6月9日开始至6月19日,陆续发射发射了两辆“双胞胎”火星探测器,被分别命名为“勇气”号和“机遇”号。 经过6个月的飞行,已于2004年1月到达火星轨道。这两辆火星车共耗资8亿美元,其主要任务是在火星表面着陆,在岩石和土壤中寻找火星上过去有水活动的线索。具体来说有四个目的:1)判断火星上是否出现过生物,是否有适宜生存的重要信息;2)揭示出火星历史上的气候特征;3)掌握火星地质特征;4)为人类今后探索火星打下基石。
  2007年8月美国发射升空“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按计划它将在火星北极的一处平原地区着陆。它将利用机械挖掘臂等装置研究火星深层土壤,寻找可能存在的冰层,并判断是否存在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2008年5月25日“凤凰号”成功地在火星上软着陆 ,凤凰号将对火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探测工作,通过取样研究,以了解那里的环境是否适合原始生命生存。在首次任务期间,“凤凰”号将挖开土壤层到达冰面,據说,冰面埋在一英尺深的位置。它将研究冰是否在火星最近的历史中发生过融化,分析有机化合物痕迹的土壤样本,这将可能作为适合原始生命条件的指示器。而2009年我国也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这个项目由我国和俄罗斯共同合作,利用俄罗斯的火箭进行发射。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启动,将使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科学家们预测:到2018年,人类将与火星的通信网连成一体,实现跨星球通讯;2020年,人类将庞大的轨道飞船的各构件在太空组装完毕,驾驶它进入火星轨道;2025年,人类将建立火星国际空间站;2042年,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长驻基地,这标志着火星移民的正式开始。
  
  (中国公众科技网)
其他文献
阐述了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分厂的一级生产网络的构建,网络优越性分析,提出了双网冗余,采用了先进的网络监控软件,确保控制系统的高效安全的运行。
7月4日,浙江省杭州市科协在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举办“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护照”首发仪式。市科协、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拱墅区教育局、拱墅區科协等有关领导,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会员单位代表,拱墅区20余所学校的科学老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首发仪式。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贵书出席仪式并讲话。   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自去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整合和推广33家会员单位的科普资
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人们在注重自身权益保护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然而目前已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绝
9月5—9日,中国科协在云南昆明召开“科技社团立法与科协文化建设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等单
分析了涡轮流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曲线和误差计算方法,采用累计流量计算示值误差来修正分段仪表系数的方法,在标准法标定装置上对液体涡轮流量计进行检定测试,并给出了检定结
现代生活方式使室内环境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明确减少污染的注意事项,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就能够有效地遏制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使人们远离灾害、污染,生活在清新的空气中,尽可能地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以下对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室内空气污染的表现及来源分析  1.1室内空气污染的表现分析  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分析
9月2日~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标准化学会承办,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北京标准化协会协办的中国科协2011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标准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市召开,主题为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标准化。来自海峡两岸的近100位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卡尔碳交易所,以及台湾的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