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该涉及到语文教学的诸要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述的实际事物或其背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乔纳森对情境也做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下面,笔者就从两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性,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三是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并具有时代性)。四是情境应具有挑战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五是创设的情境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六是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了解学生的特点,拓宽知识面,时时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国内外的有关大事,多留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做好记录,积累素材。
  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活力。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还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要求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重在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一味地图热闹,甚至哗众取宠,情境内容的选取要适当;最后,情境的设置要有一定的连贯性。理想状态下,一节课的情境应是环环相扣的。
  笔者认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做到四个“必须”:一是目的必须明确。要防止仅为增加课堂气氛而创设情境,要防止仅为给听课教师看而创设情境,要防止创设走过场的情境流于形式。二是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三是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气息。四是必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很好地体验和理解知识。
  三、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
  表演是高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生的表演。因为学生的表演有其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的内涵和韵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四、对语文教学主要素中学生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在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如何挖掘学生自身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同的方法。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举办诗歌朗诵赛、故事会;组织书法比赛、作文展览;选编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等。当然,在开发学生自身资源,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能片面要求,操之过急,毕竟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文字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学生差异性。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对教学诸要素中教材资源的开发
  叶圣陶先生指出,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入挖掘课内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无庸讳言,在各种资源中教材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广阔。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要教师心中装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就一定能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高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 设计 原则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中存在有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人们把在生产实践中所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在实验室中利用各种实验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整体上我国的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初中英语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为学生构建基础的英语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身条件,比如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及学生的性格差异等,造成了英语教学的差异化,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总是在一个平面上,整体上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初中到高中知识衔接断层,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抽象思维跟不上,数学能力不足。因此,要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充分重视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学习效率 物理模型 物理实验 数学物理方法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物理普遍感到难学,次次考不到高分,这似乎已然成为普遍现象。比起初中
【摘 要】高中体育教师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在应用反思中升华,有效的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心理沟通 高中体育课  现代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做人,办事,健身等方面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成为了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高;其次,一节课下来,达成课前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高;再次,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我结合个人在平时教学的所做、所为、所见,浅谈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关键词】教学实践 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口号唱响多年,历久
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翻转课堂模式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推崇,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了该模式的利好.以《宠物外科与产科》实训项目“打结”为例,对基于现
【摘 要】新课改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推动教学模式革新是必然之趋。本研究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出几点应用措施,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问题教学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分析  引言:问题教学法即采用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另
【摘 要】精益思想是从精益生产中提炼出的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思想在生产与服务领域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其实质是消灭浪费,创造价值。将此思想引入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打造科学有效的教务管理模式,必将提高教务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精益思想 精益生产 教务管理 流程优化  一、精益思想的内涵  精益思想是从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中提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显著发展机遇,与机遇共同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以及由此给企业形成的新挑战。为了不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在产品、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加大投入。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线,是企业内部运营的重中之重,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成为了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首先,本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自去年以来,我市初三的学生要考10门课程,而且在同一学期还有四门会考课程,课程的增多直接导致每一门课程学时的减少。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每一门课程,确实给我们这些老师以极大的挑战。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结合平时教学,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做法,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