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实验与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肺结核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40例本院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病或者怀疑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用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40份痰标本中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5.71%(36/140)、43.57%(61/140)和41.43%(58/140).LAMP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改良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并结合临床诊断及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反应性综合判断,LAMP法的敏感性是87.93%(51/58),特异性是87.80%(72/8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κ=0.752,说明LAMP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面与罗氏培养法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 LAMP法在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方面有着比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上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1例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病例的临床诊疗经过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医院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乳胶凝集、血清分群、PCR分型、全基因组测序及体外药敏试验,确定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群及基因型.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为咽痛、发热、气促、精神疲倦等,无头痛、恶心、意识障碍,无脑膜炎刺激征,全身未见出血点、皮疹.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显示肺部感染.从病例血培养中分离到的菌株经鉴定为Y群脑膜炎奈瑟菌,基因组测序显示其序列型为ST-1655(属于ST-23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