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及其差异基因表达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脐血源神经干细胞(UCB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移植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相关基因与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以期为SCI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0)、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组(n=20)、UCBNSCs移植组(n=20).假手术组仅在显微镜下行T9-11椎板打开,不做其他处理.后2组打开T9-11椎板后横断脊髓,制作大鼠脊髓全断模型.1周后UCBNSCs移植组行UCBNSCs(1×109/L细胞悬浮液10μL)脑室穿刺移植,PBS注射组用PBS代替.移植术后1d、1周、2周、4周、6周、8周分别对3组大鼠行血脑屏障(BBB)行为评分.第8周分别取PBS注射组和UCBNSCs移植组各7只SD大鼠,取得SCI处组织样本,行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 PBS注射组和UCBNSCs移植组造模后均出现了瘫痪、尾部活动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等.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后肢功能均有所恢复,在术后2周、4周、6周和8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分析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有20个,表达下调有4个. 结论 UCBNSCs移植治疗大鼠SCI有确切疗效,通过基因芯片分析推测其可能通过分化为神经元、增加损伤微环境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损伤局部的氧供等方式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乡镇卫生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选出50例展开调查研究,将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
健康体检是一种维护人体健康的检查项目,随着人们生活状态和健康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按照规律的时间进行健康体检,以了解自身是否存在疾病问题,从而作出早期的干预和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及荧光蛋白示踪技术,探讨肿瘤间质细胞恶性转化的相关特性. 方法 将转染红色荧光蛋白(RFP)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3接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皮下,致瘤后取移植瘤组织再培养,克隆永生化的间质细胞,分析这些细胞体外生长特性、DNA合成能力、细胞染色体特征以及在BALB/c无胸腺裸小鼠中的致瘤情况. 结果 SU3-RFP干/祖细胞接种GFP裸小鼠的致瘤率为
[目的 ]观察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入组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20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66例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以此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分析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3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
目的 通过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视网膜内病理改变情况,探讨AD患者视觉异常的原因. 方法 取3月龄、12月龄AD模型小鼠及同窝野生型正常小鼠各10只,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2种小鼠视网膜内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变化;应用视网膜铺片结合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比较2种小鼠视网膜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通过检测其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