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集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及调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meKin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结合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确定其非线性失真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具体电路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 共集放大电路 非线性失真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电压跟随等特点,常被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为隔离用的中间级。共集放大电路作为基本放大电路的一种,其工作信号交直流成分共存,动态交流性能同样受直流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大部分电子电路的教材主要分析的是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失真问题及其产生失真的原因。笔者针对实验中所显示的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判断其非线性失真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具体电路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1.非线性失真类型判断
  对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为饱和失真,出现顶部失真为截止失真。
  对共集放大电路(如图2),结论刚好相反: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为截止失真,出现顶部失真为饱和失真。
  2.非线性失真原因分析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饱和区,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截止区,如图3所示。
  对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而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见图4)。
  因此,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底部失真相当于波形顶部出现失真(就是截止失真),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截止区;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顶部失真相当于波形底部出现失真(就是饱和失真),失真的原因可能是静态工作点太靠近饱和区。
  3.调试方法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若出现饱和失真,则可通过增大基极偏置电阻使输出波形不失真;若出现截止失真,则可通过减小基极偏置电阻改善输出波形。
  对于共集放大电路(如图2),实验中,显示的输出波形出现底部失真。共集放大电路的底部失真是截止失真,可能是因为基极偏置电阻太大,导致其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偏低,太靠近截止区。因此,通过适当减小的阻值,就得到不失真的输出波形(见图5)。若实验中显示的输出波形出现顶部失真,可能是因为基极偏置电阻太小,可适当增大,以得到理想的输出波形。
  参考文献:
  [1]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还要合理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强化,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必要补充,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现行教材编写的不足,都会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我们称之为教材的二次开发。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打通关节 注重细节  打通关节就是要实现目与目、节与节、课与课、书与书之间的融会贯通,把散落在各处的历史的脉络完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注重细节就是对关键性的人、事、物进行细化处理,告诉学生历史是有血有肉的
摘 要: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读物,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好重点和关键段落;指导学生读过渡段和关联词;列出读书要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编制对比表,指导学生读课本,即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研读读本 读书习惯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行为中,重视历史课本的研读。历史基础知识
摘 要: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重任,也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核心。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材,从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特点、实践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对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生 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中,除了学习和理解课本内容外,还要注重学生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一个人对某些事物产生某些需要,才会对所需要的事物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会感到压力,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会大大提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学习
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表示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及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
目的观察酶促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小鼠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炎、镇痛和缺氧保护作用,初步评价酶促牛黄的药用价值,为寻找天然牛黄的替代品提供依据。方法1.镇静催眠实验采用光电计数法观察酶促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利用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诱导睡眠实验观察酶促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小鼠的催眠作用。2.抗惊厥实验采用尼可刹米和最大电休克法制备小鼠惊厥模型,观察酶促牛黄的抗惊厥作用。3.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
忒修斯之船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它描述的是一艘停靠在港口几百年的船,期间受到日晒雨淋,所以人们不断维修它,并替换它的部件。只要一块木头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长此以往,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原始的。   “忒修斯之船”是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载的一个著名故事。这个故事引人深思的是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叫作“同一性”。所谓的“同一性”,用逻辑符号来表示就是A=A,简单来说要问为什么一样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