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适度性运用的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明显效果,它体现教学过程具体化,情境展示的形象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但在运用过程中又存在诸如课件过于精美,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代替了师生互动,使用过度等误区,本文提出了适度性运用的观点。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 适度性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35-001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既具有明显优势,又存在过度使用的误区。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教学手段,严格把握其适度性,不能对其完全依赖,过度使用。
  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明显效果
  1.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目标可理解性
  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于画面、音响等效果,反复刺激学生感官,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深刻记忆、感受知识,促使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抓住手工操作这一特点和关键工序,对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说明。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掐丝、点蓝两道制作工序难以理解。以前往往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究竟。而现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个难点就很容易化解了。先播放一段景泰蓝的制作录像,学生对景泰蓝的制作就有了整体感知;再用特写镜头展示景泰蓝的制作的两道关键工序给学生细看,通过图象展示两道工艺完成后的情况,学生可清楚的掌握掐丝、点蓝两道制作景泰蓝的关键工序。整个过程仅几分钟左右,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展示的形象化,增加了情感教学目标的可感受性
  通常诗歌、散文教学,教师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手势,加上板书、挂图等方法来分析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但是这种灌注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引导学生进行感性思维。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使用多媒体设置了一个与文章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一个片段,配以该剧主题音乐,再欣赏中央电视台诗歌散文大赛《再别康桥》的配乐诗朗诵。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具有视听同步化、图像动态化的特点,传递信息又真实、生动、形象,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在欣赏画面时可以循图思文,体味寓于其中的画外之意、弦外之音,激发了他们的情感,调动了其审美感悟和审美想象,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对于《西岳群英谱》一文,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很难理解以奇险著称的西岳华山其山势的险峻程度,对英雄救人所处的极度危险状况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多媒体资料,将华山之奇险、千尺幢之奇险、百尺峡之奇险尽显于眼前,使学生被眼前这峭壁、天梯所震撼,进而为四军医大的同学在这自己身处于危险之境,却不顾个人安危抢险救人的英雄壮举彻底征服,相比传统文字教学,效果也大为提高。
  3.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增加了认知教学目标的可训练性
  语文课文通常篇幅较长、知识点多、容量大。如果要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课时偏紧。借助多媒体教学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能有效地解决课时不足、教学手段陈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少等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还能够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讲清课文中的知识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并有时间对课文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帮助识记。还是教授《再别康桥》一诗,在学生进行扩展练习时,在大屏幕上又播放了徐志摩另外一首诗《偶然》,让学生自己找出诗中意象并进行朗读鉴赏,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很难做到。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多媒体课件过于精美,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一个共同误区,就是过于精美。画面上信息过多,画面背景复杂,大量使用动画和音响,过分追求视觉形象,画面精美,声、光、电俱全,容量很大。这些课件的确“花”了一点,“好玩”一点,但却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且浪费了较长的制作时间。对语文教师来说,制作简单、实用、好用的课件,满足教学的需要即可。
  2.多媒体运用代替了师生互动,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而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学增强了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性,对学生而言则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如果在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到巩固都运用课件,就会造成学生只有听、看、抄的份,远离了文本,没有了自我解读、自我体验文本的机会和权利,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就流于形式,失去了辅助教学的初衷。
  3.制约了教师因材施教的实施和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当堂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因材施教。在多媒体教学中经常使用大量的优美画面和素材,当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画面和素材吸引后,往往影响知识的掌握,制约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另外,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多媒体教学要适量、适度,有选择性,不能滥用。
  笔者通过多年来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实践获得的经验,对其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误区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分析了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所在,对误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为高职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夯实了基础知识。为今后合理、优化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范耀琼.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与思考,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实践为基础,研究公路交通运输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给公路交通发展一个合理的定位和科学的政策导向,来改变过去不同程度
对广州地区三支羽毛球队共56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做了系统调查,总结了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探讨了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某些运动损伤的防治方法.
摘 要:创新性技术教育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和科学教育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创新性技术教育的实施。本文从创新性技术教育实践必要性和如何探索等方面入手,阐述初步的教学研究观点。关键词:创新; 技术; 科学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7-001所谓科技,应该是由“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包括近代体育在内的西方文化迅速涌入中国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振荡。在新的文化背景下 ,中国近代武术产生了新的传播特点 ,使中国武
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有关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对策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发展的 需要和我军实际,研究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我军教练员、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若干对策
摘 要:历史情景剧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若运用得当,它在《纲要》教学中能发挥很大作用。目前对情景剧的探索很少,应使其不断完善,成为《纲要》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使《纲要》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关键词:情景剧; 《纲要》; 课改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16-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本科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
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与会计上岗证考试大纲对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 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教育工作者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一切的培养需要我们不断改善和更新我们的教学思路。关键词:电子技术; 中职教育; 实操能力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23-001《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电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