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维修电工》课程的实施探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现代学徒制”是直接将企业生产岗位上的技能实践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技能学习相结合,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徒(学生)进行深度培养。本文根据我校机电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维修电工》课程为例,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中职课堂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维修电工;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指出“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这将进一步推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随着教育部实施改革步伐的加快,我校在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维修电工》的教学工作中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和特性出发,探索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实施方案等方面对此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结合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结合、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直接将企业生产岗位上的技能实践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技能学习相结合,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徒(学生)进行深度培养,采用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成功的实现了校企合作方面的有效衔接,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我校《维修电工》课程是机电类学生高年级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采用集中上课的模式,在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室里,老师理论知识讲授的并加以实训操作的示范,学生练习,还需通过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该种模式使得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逐渐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相脱节的弊端,不能满用人单位的需求。
  为促进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现代学徒制”按照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创建、组织并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以综合能力的形成告终,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准,从而实现了校园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因此,在《维修电工》课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我校长期以来保持着和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教师下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中都有合作项目,这为在专业核心《维修电工》课程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校企共同制定《维修电工课程计划》,从教学内容、培训标准、教学方式到师资力量,学校企业都有话语权,能够将企业对于维修电工方面人才的要求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而学校也能够按需培养人才,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在《维修电工》课程学习的初期,进行校内教育,教师在通过下企业实践后,了解企业对维修电工人才的需求,有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明确的要求,在课堂中通过讲授讲解和操作反思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的掌握了技术技能,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方可合格。
  学生完成了《维修电工》校内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后,要到企业“跟”岗学习,学生变成了企业“学员”,教学内容是企业文化、岗位生产中的任务,在企业车间学生分小组轮流在不同的岗位中跟着工人师傅完成相应的安装调试检修过程,在师傅讲解示范下,经过亲自操作,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了维修电工职业从业能力。
  采用校企双重评价:学校方面需要完成课程设定的理论及实训内容的学习,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方面以企业的生产要求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要求学生撰写相关《跟岗学习日记》,内容包含了岗位内容、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成绩、学习感想和安全操作等方面,完成后由师傅签名评阅给予评价,最终《跟岗学习日记》作为学生企业学习的评价依据。在实际生产工作情境中将课堂中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经验和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有效的结合,通过岗位学徒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跨越。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经过了两道门槛,使得学校体系与就业体系相互连结,采用这种学校教学和企业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将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从业。
  综上所述,以社会需求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托行业上的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的技术工人,是当前中职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维修电工》课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高、岗位适应时间短、实践操作能力强、熟悉企业文化等特点的合格技术工人,使学生毕业后具了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gov.cn.2010-7-29.
  [2]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4.
  [3]曹永浩“岗位学制”的创新与管理—动完机电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案例[J].职业教育,2013(4).
  [4]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5]蔡泽寰.英国现代学徒制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作者单位:厦门信息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意象对话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个实例。意象对话能有效的去发掘来访者潜意识的情结,只要咨询师处理得当,就会带给来访者一个新的希望和更好的成长。
本文介绍了株六复线DIK659+940~660+200段深路堑石方控制爆破的特点及既有电气化铁路进行扩堑控制爆破施工和安全防护技术.
作者简介:兰秋(1982.11-),女,助教,本科,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摘要:在高等职业院校日常管理中,辅导员的作用是重要的,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引导、教育和激励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然而,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在新形势下
摘 要:档案室开展编研工作,有利于加快推进档案事业转型发展,促进档案各项业务建设实现良性循环,扩大档案部门影响。本文阐述开展档案编研的重要意义,对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档案资源;编研;良性循环;问题  档案编研是为满足现实工作需要,以馆(室)藏档案资源为史实,按照专题把档案信息转化为不同形式成果的一项专业工作,是档案部门主动开发和利用档
本着现代建筑的创作理念,设计出一个布局严谨,功能顺畅,空间有序,形象鲜明,造型新颖,色彩丰富的教学建筑.
通过对4根超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现场测试,验证了设计计算与现场施工相吻合,并对其测试结果加以分析,为今后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为委托方提供详尽的工程进展以及工程款支付资料,并提出分析意见和控制措施,从而协助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投资进行监控并最终实现投资目标.本文通过对过程审计业务的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单纯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已不能满足高校学生工作的需求。高校辅导员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开拓延展学生工作,推动大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课外学习辅导;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9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