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分析其变化特点,评价各因素对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宁波第一医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患者,其中LASIK手术37例(74眼),LASEK手术26例(52眼),术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每眼,并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记录相关数值.记录患者术中的切削深度、切削比例、
【机 构】
:
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心,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分析其变化特点,评价各因素对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宁波第一医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患者,其中LASIK手术37例(74眼),LASEK手术26例(52眼),术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每眼,并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记录相关数值.记录患者术中的切削深度、切削比例、残留基质厚度,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各时间点之间数据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各变量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量之间的影响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LASIK与LASEK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与术前比较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8、7.51,P<0.01);残留基质对LASIK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后表面高度变化量有影响(t=-3.421、-3.376、-3.116,P<0.01),对LASEK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后表面高度变化量有影响(t=-3.077、-2.872,P<0.01).结论 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定显示LASIK、LASEK术后均表现为角膜后表面微量前移.残留基质厚度对角膜后表面变化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一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中患病角膜中细胞角蛋白,纤维组织相关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1)的表达改变。方法分别按照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双夹心ELISA方法检测家系中5例受累颗粒状营养不良角膜及1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中高、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的分布表达情况,以及h—FGF和TGF—bl的表达,散发4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及4例意外死亡者的正常角
目的 探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1999年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采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的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睑痉挛分级级别,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术后眼睑痉挛分级均明显降低,术后随访12个月,12例术前睑痉挛为3级者,术后均为0级,完全矫正.31例术前4级者,术后4例为0级;
目的 评估和比较飞秒与Moria one-use-plus刀所制角膜瓣的预测性和均匀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飞秒组20例(40只眼),one-use-plus(OUP)组20例(40只眼);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分别于术后第一天、第10天、第一个月测量角膜瓣的厚度,采集角膜中心、旁中心及周边共2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结果 术后1个月,飞
患者女,41岁.因右眼球突出1年半,左眼球突出半年,于2012年2月入院.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毒物接触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双眼视力1.0,眼压右眼16 mm Hg,左眼14 mm Hg,眼睑正常,眼眶未触及肿物,无压痛,右眼内转、上转受限,左眼内转受限.眼球突出度:右20 mm,左18 mm,眶距99 mm.CT显示双眼球上方占位,对称性分布的斑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右侧大小约26 mm×35
目的 总结分析眼科临床出现的误诊和漏诊病例的原因,应重视影像学检查,弥补临床常规检查诊断的不足.方法 对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门诊和住院病人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纠正诊断的37例患者进行分析,年龄6~75岁,男性17例,女性20例.结果 在37例患者中,有8例为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外伤性,6例自发性)被诊断为结膜炎或巩膜炎;6例外伤性眶壁线性骨折的儿童被诊断为眼肌麻痹或肌肉断裂,给予保守治疗10
临床医师学习循证医学知识和进行循证临床实践时,常常分不清Meta分析、系统综述以及传统的文献综述这三类重要的文献,此文详细解释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如何撰写和应用这些论文做以介绍。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视功能损害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视功能检查、裂隙灯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血压、体重、身高、随机血糖等检查,获得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评价糖尿病患者视力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德胜社区管
目的 评估白内障手术植入负球差设计的非球面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IOL)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取112例(152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植入TecnisZ9003IOL(美国 AMO 公司),第二组植入AcrysofIQIOL(美国Alcon公司),第三组植入HQIOL(法国Hexavision公司).于术后一周、一月、三月分别检测裸眼视力、
男,18岁.于2008年11月10日因眼痛,视物不清来诊.1周前曾在我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前右眼004(-9.00D-1.50D×180=1.0);左眼0.06(-9.50D-1.00D×180=-1.0).当时手术顺利,用Moria Ⅱ 110刀头,术后第1天未来复诊.述当晚右眼疼痛,流泪明显,且无外伤史.
患者女,68岁.右眼红、痛,异物感、畏光、流泪1周于门诊就诊.发病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检查:视力0.6,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弥散灰白色点状浸润灶,病变区角膜增厚,后弹力层少量皱褶,内皮层粗糙,有细小色素性状KP(++),房水闪辉(+),未见渗出,瞳孔直径约3.0mm,直接光反射存在,晶体混浊,眼底(-),眼压12.6mmHg.诊断为:右眼病毒性角膜炎,予以阿昔洛韦滴眼液,可乐必妥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