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感染力提升的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是培育学生健康价值理念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对于常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因而,通过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对于提高综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感染力
  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大时代,多元文化的涌入对于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格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机制创新刻不容缓。只有通过课程思政和全方位育人,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感染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一)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
  认识主义理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新的知识点,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只有这两个因素相互协调统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保证二者相互协调,这些都是贯穿到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认识主义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是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重点予以考虑的问题。为了满足认识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提升课程感染力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
  (二)建构高职学生的思政课程理论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教育学家提出的。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和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世界的理解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具体的理解方式却需要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是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新信息建构和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充实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根据以往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在面临新的教育情境的时候,能够更加灵活的进行学习和发展。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绝对不能一味的强调全新的知识内容,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充分运用感染力来带动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对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因为毕竟是近年来才出现和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教育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因此也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在所难免的。因而,在国家对于思政课教学日益重视的今天,要想促进这一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首先就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予以明确。
  沟通和交流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换的过程。这种沟通不是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一种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这种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师生關系之上的。也就是说,互动和沟通是双向的,要想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是真实、民主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种平等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少见的。教师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依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连自己的学习情况都无法完全驾驭,对于教师心存敬畏。尽管当前很多教师采取了一定的教学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是很平等的,学生在表达真实想法的时候依然心存顾虑,教学改革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可见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感染力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艺术性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应该认真研究的学问。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学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时,在提升思政课感染力的时候,也需要教师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要想保证这一教育模式发挥作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积极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探究式教学的相关内容,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不能一味的故步自封,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创新意识,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感受、表现以及创造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对思政课的教学充满热爱,能够对学生倾注自己的心血,将思政课教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联动育人机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要突出高职院校思政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各学科全视野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以“社会发展规律”等哲学知识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就可以围绕中心内容引导学生的质疑,如:“人们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才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进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质疑展开互动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共同参与其中进行共同分析,此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切入点,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及其指导作用等为出发点,进而进行充分而全面的分析,让思政课不再高高在上,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机制创新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提升课程教学的感染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他们能够自主探索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该通过接续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与素质,以期更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创新,从而进一步顺应现代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席志刚,袁欢欢.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科技风,2019(35).
  [2]张苑琛,陈云龙.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思路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29).
  [3]赵明刚.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理论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6(3).
其他文献
摘要: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应用是音乐表现的风格之一,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注重探索中国风的应用,对流行歌曲的创作进行探索,发挥中国风的元素特征以此对流行歌曲进行表达,更好的体现音乐特色,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本文在对流行音乐与“中国风”概述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流行歌曲产生背景,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以此更好的将中国风融入其中,促进流行歌曲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流
期刊
摘要:“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推动国家综合实力取得进步的往往人才,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在时代的大潮下,各级各类的职业人才培养学校应运而生。人才的成长依赖地方高校,高校的进步依赖先进的教育模式,而教育进步则国进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处在不断的变革当中,教育体制的改革对身处教育链条上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才的培养需要从知识积累型,向应用型人才职业模式转变
期刊
线描 山海经鸾鸟2019(60x90cm)  作者简介:向琪芹(1994-) 女 汉族 籍贯: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讀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公共艺术,研究方向:环境空间造型艺术
期刊
“你知道新型冠状肺炎吗?”  “不太了解。”  “就相当于零二年的非典。”  “懂了,懂了。”  ……  在生活中,有时为了方便人们快速地理解,我们经常会习惯性地将“未知”的事件代入到“熟知”的类似参考框架来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触达很多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让他们也能很好地理解这件“未知”的事件,而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与决策,也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个“熟知”的参考框架。  因此,“类比”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为文化需要,我们必须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笔者主要分析了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更好的进行,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文化;建设;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
期刊
摘要:本文讲述了历史深厚的山东民俗文化,用山东扑灰年画、面塑、风筝等形式来营造出了具有浓厚山东传统文化的艺术氛围。着重讲述杨家埠木板年画的形式美法则,通过对新年主题的内容、表现手法、造型构图等三个部分来分析杨家埠木版年画新年形象的形式美法则。最后结合壁画的形式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差别,及杨家埠木板年画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和对壁画的影响。  关键词:民俗文化;木板年画;壁画;形式美;构图;造型  一、总述 
期刊
摘要:如今在面对全球文化的冲击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因各种环境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因此受到了冲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以及探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措施,对于在新时代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的塑造,对于在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国际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把求职者英语能力的高低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衡量高级人才的标准。当今社会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英语教育更好地融于社会当中去,使我们所培养的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可以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而对于高职教育工作来说,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促进高职英语与社会的适应性越来越重要。本
期刊
摘要:中国的足球事业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体育文化的建设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核心部分,在高校校园之中,很多学生对足球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也为高校足球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随着足球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足球班,为每一位热爱足球的学生提供锻炼学习的环境。本文针对高校足球文化建设对足球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在高校足球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寝室人际关系引发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改善高校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人际关系紧张的寝室,通过团体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干预,发现该疗法能有效地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和情绪宣泄,对高校寝室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团体沙盘游戏;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