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联文化的渊源、演变及分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正应如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流程进行梳理,以飨读者口味。
  一、对联的渊源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二、对联的演变
  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铭、碑、哀吊、杂文、史传、诸子、诸说、诏策等效十余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頫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聯题字,以壮雅兴。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驰名。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三、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四、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比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
  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
  比如: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
  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5.勉联
  比如: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挽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
  7.职业联:所谓职业联,即行业楹联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
  比如: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酒店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汽贸公司)
  8.名胜联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
  比如: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之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传统文化之对联探究》(课题立项号:[2020]PLJGX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今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都需要去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还是和传统教学那样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这种理科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们可以高效的学习,不仅仅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更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自己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新时代
[摘 要:语言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一种纽带,它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还可以拉近距离、消除误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一些幼儿会出现“不能主动与人交流”“说话说不清楚”“羞涩、内向不敢说”等现象,以下就从:文明行动,激发语言表达欲望;阅读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生活游戏,丰富语言交流经三个方面谈谈语言培养策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个自信、美丽的童年。  关键词:语言培养;文明行动;阅读;游戏]
摘 要:在欧洲大陆,随着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女性群体的权利意识觉醒,她们渴望在社会中获得同男性同等的地位,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西方女性开始更加注重自身权益,不仅标志着该群体在思想层面上想要摆脱男性附属品的特性,还是欧洲文明的一次重大进步。本文通过对欧洲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环境基础进行分析,得出了欧洲现代化进程中女权运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女权运动;妇女地位;欧洲现代化;启蒙运动  法国
[摘 要:初中阶段历史文化的教学方式不应当只停留在过去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应当对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导入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经验。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对话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等历史课堂导入优化,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课堂内容和形式,拓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度和历史知识储备深度,学生的历史课堂元素更加多元积极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对话导入;故事导入;视频导入]  初中历
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那么对于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授课方式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我们针对的学生理解能力差,动手能力强,我们怎样才能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直白化?因此需要教育方式的更新,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使得多媒体Flash课件逐渐被职业教育者们所重视。多媒体Flash课件制作已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课件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效果。多媒体Flash课
[摘 要:简介描述了学前教育的服务性,分享了对幼儿游戏的定义,然后重点解释了为什么通过游戏学习可以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儿童的全面发展。注意到学前教育倡导者在提出基于游戏的方法的案例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我们提出了系统观点来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法和娱乐性课程。  关键词:“游戏”;游戏活动;家庭;幼儿发展]  幼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先导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的努力方向之一,适合幼儿的学前教育方法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暴力恐怖严重违法事件的危害性质、根据犯罪证据和犯罪事实、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判处香港特别行政区暴力恐怖严重违法犯罪分子无期徒刑,数罪并罚:危害国家安全罪(叛国投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秩序罪、扰乱社会公共管理秩序罪、侵害公
[摘 要:幼儿园自主角色游戏就是幼儿园教师在指定的范围内,为幼儿制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趣味性游戏。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经验、背景以及获得的信息等媒介,通过角色表演、情境再现等游戏的形式所呈现出的主题内容,进行自主构建游戏主题创设。游戏角色、游戏材料、场地选择、情境创设等是合理构建游戏相关的各种要素,并将其组合成
[摘 要:情境教学是当下基于人本理念与开放思维所形成的一种全新模式的教学思路,它主在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体验式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与思维。本文就此出发浅谈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相关问题,旨在促使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思维]  一堂有效的数学课不在于教师的自说自话,而在于一次精彩的演绎,不在意学生听懂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会了什么。利用情境创设
[摘 要:全文都以近代著名的思想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理论为基础,在幼儿日常的生活中培养优良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环境中进行干预促进习惯意识的养成,再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思考以提升认知,有利于日后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培养;生活习惯]  本文参考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观点。幼儿教育是人接受除家庭外的第一次教育,着眼这个时期可以建立幼儿之人生之基本。六岁以前,人的倾向、态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