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的要求,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无损化是当前我国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立足于工程實际,从钢结构的无损检测以及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两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建筑工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的检测正逐渐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其迅速成为工程检测和质量提升的有力工具,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行列,其应用范围迅速在各个县级检测中心普及。检测技术相关规程的出台,既为无损检测提供了技术标准和硬性质量要求,也给检测技术实现规范化提供了法律之上的保障。所谓无损检测,指的是通过某种技术方面的手段,对某些物理值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换算,并和目标结构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看起能否达到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无损检测其前提是不对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其技术和常规的检测技术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无损检测技术只是通过物理学的手段来对材料的内部信息进行检查获取,其应用不会对被检测材料造成伤害。其次,无损检测有着一定的随机性,其能够保证检查的客观真实,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另外,无损检测所得出的数据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存储,并且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计算,转化成为工程质量的指标,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以往的判定检测结果进行弥补和完善,使得工程监督工作更加便捷准确。
  二、 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一) 钢结构的无损检测
  1、 射线探伤技术
  射线探伤技术,指的是通过射线在穿透被测物体时所发生的强度衰减,来对结构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由于射线在穿透被测物体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将衰减之后的射线投射在胶片之上,就能够通过显影技术来获取物体的内部情况,根据所显示的缺陷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在实际检测中常用x射线以及β射线。在电子成像技术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射线探伤技术在钢结构检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对钢结构的材料、缺陷焊缝性质等进行直接的反应。
  2、 超声无损技术
  超声无损技术,指的是利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材料结构中缺陷的影响,而导致其波形、振幅和声时发生的改变,来对材料的缺陷性质进行检测。常用A型脉冲发射的方法。
  超声无损检测的有点在于对平面型的缺陷非常敏感,对于钢材未熔合、未焊透等区县能够迅速进行检测。超声检测仪器携带较为方便、检测速度较快、成本较低。然而超声检测对焊缝的粗糙程度有要求,一般只适合厚度大于8mm的管材和板材的焊缝的检测。和射线探伤相比,其对于缺陷的表现不够直观,且其检测结果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有着较大的关联,对焊缝根部的检测结果受焊缝表面形状影响较大。
  3、 磁粉探伤技术
  磁粉探伤技术,指的是根据材料被磁化之后内部磁感应的变化来进行检测的技术。如果钢结构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其形状、材质不连续,就会导致其磁力线出现变化,形成漏磁场,受到磁力线的作用,磁粉在材料表面发生再次堆积,能够对缺陷情况进行宏观的显示。此技术有着检测迅速、成本较低、灵敏度高的优点,然而只能实现材料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且所检测材料必须能够磁化。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钢质材料,在检测之后还应该进行消磁处理。
  4、 渗透探伤技术
  渗透探伤技术指的是在检测部件表面涂抹含有染色材料或者荧光材料的渗透性液体,等待液体渗透到缺陷之中,使得缺陷中充满液体,然后利用显像剂吸引的作用将渗透性液体吸回,这样就会使缺陷表面布满荧光成分。通过光源的照射,对缺陷的尺寸、形状、大小等进行检测。渗透探伤技术其优点在于检测设备简单便携,能够脱离电源进行检测,且有着广泛的适用材料。然而渗透液难以渗入进微小缝隙中去,就难以对这类缺陷的深度进行检测,另外在检测之后还应该做好材料的清洁工作。
  (二) 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
  1、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新型的检测技术,有着无需接触被测物体、对被测物体无损伤、能够遥感检测等优点,当前已经成为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电子电气、石油化工、医疗、气象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工程高精度、高科技、高效率的要求。利用红外摄像电子分析仪以及计算机,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线辐射进行摄取和处理,建立物体的温度场分布图,并通过图像来对被测物体存在的损伤和缺陷进行直观的判定识别,实现工程质量的评定。
  2、 冲击反射检测技术
  冲击反射技术,是对混凝土的厚度以及内部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的新型技术,此技术能够克服其它种类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缺点。既能够对混凝土的缺陷进行测试,又能够对其厚度进行测试,有着信号准确、快速、直观的悠闲,在建筑工程的墙体、道路、底板、隧道、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方面的厚度以及缺陷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冲击反射技术在我国已经有着长期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的基础上,发展除了冲击反射现场检测测试系统,在工程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 雷达波技术
  雷达波技术的实质是一种微波检测技术,通过利用微波所具有的频带宽、频率高、方向性好、电导率敏感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将微波检测在工程建筑的无损检测领域中应用。和其它种类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相比,有着检测内容较为全面,穿透力较强,检测过程非接触性,对检测面的要求不高,能够对复杂的表面状况进行检测等优点。虽然当前雷达波检测技术依然处于开发研究的阶段,然而已经逐渐在各个领域渗透应用。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检测中,构件钢筋分布、预埋物状况、混凝土缺陷、浇筑质量等方面的探测都能够使用雷达波探测方法进行无损探测。
  结语:
  近年来,通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很多建筑工程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检测出来的质量隐患,并对其及时进行消除,实现了防患于未然。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建筑结构的检测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刘应龙.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3)
  [2] 董昊明,宋晓胜.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8(06)
  [3] 左来生,杨虹.论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运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4] 吴文光.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运用[J]. 广东建材. 2009(11)
  [5] 王陆英,王青山.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行业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原则入手,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有效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科学、合理,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以及建筑高度的增加,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由于城市基坑工程往往处于房屋和生命线工程的密集地区,很多情况下不允许采用比较经济的放坡开挖,而需要在人工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应大力研究深基坑支护技术 。本文对深基坑工程主要内容及支护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要想保证一流的质量,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水利水电工程得意有序进行的最基础保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这一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前言: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因为此工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工程的管理会更加复杂,在进行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管理概念,在对设计方案重点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技術被应用到了建筑施工行业当中。本文先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而分析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技术;现状;应用  1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1我国施工新技术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更大的突破,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加快了脚步。目前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它逐步被用于国内所有交通建设过程中,对整个交通建设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隧道工程通常是在地下完成的,隧道的开挖会使地面下沉和移动。因此它对隧道上面的地表结构有着严重的影响,尤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历,就某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结构设计;地下室;抗浮设计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的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均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而由于地下室的特殊位置,其结构设计是较复杂的设计问题,如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程度等。鉴于地下室的复杂设计因素,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紧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导致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地价不断上涨,对于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更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是的土地面积利用最大化,高层建筑得以蓬勃发展。因此,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越来越迅速,一座座摩天大楼相继诞生,今后还将越来越多。对于一个高层建筑来说,消防安全是一个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杭州后横港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全面阐述了应用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机理、技术方案、水质监测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并具有成本较低、无生物副作用、水质长期维持等优点。  关键词:水环境;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工程实践  本文研究了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修复城市黑臭河道的情况。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促进了工业领域很多项目的建设。在我国钢结构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钢材品种和产量逐年增加,钢材质量也有所增长。由于我国的建筑政策不断优化,建筑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钢结构具备的诸多优越性也被重视,钢结构工程的应用也因此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钢结构工程在技术应用上的准备工作和技术要求,从而加强钢结构工程的技术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