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普遍提升村官素质

来源 :村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这一举措在各地已开始探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但更重要的是应及时解决这一举措中的实际问题,其主要问题是要解决好能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能留在农村创业、就业,当好一名称职的大学生村官。
  解决高素质“村官”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首要问题。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平均每个村有1000多左右村民,大部分村的村民在1000人以上,每个村尤如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细胞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打造能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创办“村官”专业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于“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本土“村富”人才的实践
  
  本世纪初,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市、自治区已率先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或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其初衷是首先解决农村最基层村一级有无高等人才的问题,主要培养目标是大学生创业人才和大学生“村官”。以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对此“计划”的实施不能误解为每个村有一名大学生就完成了任务,而是需要创造条件,为农村村一级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学生人才,这与发达国家大学生农民占农民的20~50%的比例还相差甚远。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特点是政府组织、自愿报名,经推荐考试考核录取,免学费入学。大学、高职院校精心培养四年,合格者发当地专科学历地方“证明”,学成后返回当地(村)就业、创业。
  最近在哈尔滨召开的“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上了解到,黑龙江省五年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同时,还有待完善和改进,截至2008年3月,全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共计招收9881人,其中科技致富带头人6559人,乡村医生1723人,乡村教师1599人。2006届、2007届学农毕业学生共计2038人,本次调研人数187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91%,分布全省各个地区。按照毕业生回乡发展情况大致分为回村任职、回村创业、维持原状,其他(外县打工,升学等)四类。
  毕业生回乡任职情况 回乡任职毕业生共350人,其中2006届220人,2007届130人,占总调研人数的18.72%。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有76人,占任职总数的21.71%,任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的有75人,占任职总数的21.43%,任村委委员、村会计、技术员、村妇女主任等其他职务的有199人,占任职总数的56.86%。
  毕业生回乡创业情况 回乡创业毕业生共389人,其中2006届257人,2007届132人,占调查总数的20.8%,创业形式多样,范围较广。回乡创业学生有80.46%从事涉农行业。涉农行业主要为兽药店经营(包括从事兽医工作)、畜禽养殖、种子及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产品经销等。有一小部分从事非农行业。如餐饮、商店等服务性行业。毕业生中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人数最多,回乡创业的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政策和技术等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刘清泉的所在村——黑龙江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在大学充足了电的他回到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工作,他在去年荣获了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十佳村官”等荣誉称号。他创造了新农村新的发展模式——“1+3”模式,即“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农民工会+思想道德协会”的管理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高素质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中还存工作、相关政策,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有待完善和改进。
  
  关于探索大学生“村富”专业的创新
  
  2006年3月,以周铁农副委员长为首的新农村建设调研组到河南省进行调研工作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当时他曾提出了如何解决高素质“村官”问题,能否创办“村官”专业,专门培养“村官”大学生。
  光明日报2008年7月14日刊登了一篇新闻报道:河南农大“村官”专业招生爆满。报道中介绍:今年河南农大专门为培养大学生“村官”而开设的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计划文理科各招30人,其中文科上线661人,计划数与上线人数比例高达1:22,录取最高分557分,理科上线270人,计划数与上线人数比例1:9,录取最高分560分,成为该校最“吃香”的专业。
  
  农业大学必须为人才强农战略服务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我们从这一改革创新中可以得到有益启示、思考和建议:启示,当代大学生在新形势下,有一批青年志愿到农村去创业,就业,去奉献,当“村官”。我们从河南农大的录取“村官”专业的比例和质量可以说明,大学按需培养人才,特别是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思考:从培养人才发挥效益的角度看,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环节:即使用是目的,培养是关键,招生是基础,如何能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大学生村官,是河南农大在培养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培养留得住大学生村官,要解决培养与使用的结合问题,这不仅是解决学校培养中针对性、实用性等问题;更要政府研究解决相关政策,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
  建议首先,为了做到人才培养与使用结合,培养留得住的大学生村官,建议河南农大将两个班分别安排到两个县,并将每位学生落实到一个村,以利入学后进行相互间的零距离联系,以利于了解农村,培养与农民的感情;同时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以达到校县共同培养村官的最佳效果,其次,可创办两年制专门培养村官的短期大学(学院),切实把好招生、培养,使用三关,把高中特别是农村中高中有志当村官的优秀学生报考录取,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在乡高中毕业生也欢迎报考,都享受免费培养等优惠政策。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龙骑士》《吸血鬼猎人巴菲》等阅读热流,以及影视、网络和其他新媒体形式的推动,幻想小说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主导潮流,当然也备受中国读者喜爱。根据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的判断,中国幻想小说作为具有自觉文体意识的创作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提倡者主要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所以中国幻想小说在儿童文学领域备受关注,占有重要地位。  一、中
期刊
当笔者以非常期待的心情看完该剧后,兴奋、激动却又夹杂着某种不解,故连着看了第二场、第三场,在剧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终于意会到导演的匠心独具:超现实主义的中国表达,妙不可言。  关于主人公骡子,显然,他身上有着当年苏区人民朴实而憨厚的特质,但他却仿佛是将无数个苏区人集于一身的艺术典型:执拗、狡黠、倔强、诚信、孝顺、忠勇、认死理、想花姑、不服气。他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一唱一动,是那样抓人、感人。生活
期刊
顾名思义,“大学叙事”是指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以大学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并由此表征大学形象和大学精神的小说作品。李洪华教授近著《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研究》(上海三聯书店,2020年。以下未注者,皆出自李著)以此为论域,依循时代更替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探访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迭经启蒙、革命、政治一体化、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而生成的文学经验、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由此可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
期刊
中国是个散文大国,古典散文所取得的高度举世公认。诗文并举的写作实践,也推动了古典诗学和散文理论的深化。从先秦一直延伸到晚清,古典散文理论逐渐走向繁茂和精微。五四新文学以来,白话散文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却因小说作为主流文体的整体话语背景的制约,导致白话散文理论建设趋于零散化、片断化的局面。  散文理论在系统性、整体性上的欠缺贯穿了20世纪的文学史。新时期以来,相对于小说理论、诗歌理论的繁茂,散文理
期刊
“边缘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和中心相对立,不完全地参与两个社会群体,处于群体之间的人。狭义上,边缘人脱离主流社会,是游离于多数群体的少数群体”[1]。  “边缘人”在文学范围内暂无特定内涵,但长期以来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对象。在世界文学史上,“边缘人”形象很早就出现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罗亭》中塑造的“多余人”形象,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刻画的“局外人”形象,以及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
期刊
在哈尔滨的靖宇街一处路口,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米黄色建筑,房间举架极高,虽然只是二层楼,看起来却好像四层,窗户细长,每扇窗户之间,用带着花叶装饰的柱子加以分隔,看起来典雅而不失庄重。  在这座建筑的墙下钉着一块黑牌子,上面写的是—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  国际协报原社址  1919年《国际协报》社由长春迁此。该报是哈尔滨发刊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家报纸。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立
期刊
苏区题材电影,一般认为是反映土地革命时期以苏区革命与建设为主要对象的电影题材。在时间上,它以1927年毛泽东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到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组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特区政府止,时间跨度为十年;在地理空间上,它以中央苏区瑞金为中心及其遍布全国各省其他12块苏区为主要叙述地点;在内容上,它以反映苏区革命建设、生产和斗争为叙述核心。与红色电影相比,苏区题材电影是红
期刊
导语:2020年9月九州出版社推出《桃花树下的鲁迅》一书,在学界内外引起反响。鲁迅研究专家、原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称作者黄坚是“鲁研界外的高手”。黄坚为江西萍乡人,定居南昌,曾著有《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现特邀两位学者就《桃花树下的鲁迅》展开对话。  “人之子”鲁迅  黄海飞:看到书名有点意外,“桃花”这样一个指向“春天”“轻松烂漫”的意象在第一印象里似乎很难和鲁迅联系起来。如果让您用一种树来
期刊
IPO抑价是全球股市共有的现象,而在中国A股市场的抑价程度尤其之高。已有的研究多从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结构、市场规模等角度解释我国A股的高抑价现象。但随着我国A股市场的发展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等不再是IPO抑价的主要原因。在行为金融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投资者情绪对新股发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如何运用有效方法衡量投资者情绪,揭示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在信息不对称理论
老舍不仅是顶尖的小说家、杰出的文学家和语言艺术大师,而且还是非常出色的演讲家。早在1999年,舒济就编有《老舍讲演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据舒济统计,在整理、编辑《老舍全集》过程中已经“发现170多次有记载的讲演”。[1]事实上,随着老舍研究工作的推进和发展,这个数据已经并将继续被刷新。有意思的是,对读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全集》(修订版)所附《老舍年谱》(舒济、郝长海、吴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