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技巧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x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开展新的教学内容前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教学的初始环节,导入就好比健身前的热身运动,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巧妙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有效技巧
  【作者简介】王继钦,河北省肃宁县万里镇官厅中学。
  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导入的成效,教师善用导入艺术能有效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导课方法的选择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多样化方法两方面探究英语课堂导入的艺术性。
  一、选择导课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施之于法,贵在启导。课堂导入能有效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合理过渡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在熟悉教材中把握导入方法。教师在备课设计导入环节时,要能够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及重要转折点,以学生熟悉的句子作为载体,巧妙将新的单词和句子引用到导入环节。2.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更加强调情景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需要学生配合去创设有效情景,这就要求在设计导入时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导课。这样,在开展导课教学时,才能合理过渡,在自然流畅的过程中提纲挈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方法
  导入方法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教学前通过创新运用多种手段,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标的有效教学行为。教师在开展有效导入时,要能够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特点开展不同的导入方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1.生活式交谈导入。“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将生活元素融入到导入环节,通过课前随意的生活式交谈与对话,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引领到教学情境中。比如,在教学《Where Are They From?》一课时,我在课前通过跟学生聊天互动交流:“Zhang Yang is a beautiful girl, is she? Where’s she from? Where are you from?”这样,以小见大,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2.温故知新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种导入方法较为常见,在展开新课授课前,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利用教材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加强知识纵横联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效联结知识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比如,在教学《It’s getting warmer》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后将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词组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并顺利过渡到新课学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多媒体导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优势,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在课堂导入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导入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清晰、感性的认识,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how does a plant grow?》一课时,在课堂导入时,我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课堂上通过播放植物生长的动态视频,在吸引学生眼球后成功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文歌曲比如《Happy birthday》《Happy new year》,让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产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说、会说英语的能力。
  4.激疑設疑导入。“疑”是思之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在问题引导中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在设置悬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比如,在教学《We look different!》一课时,我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ere’s Jenny from? What does Danny look like?”在讨论与展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听力与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在任务驱动中让学生完成问题,习得知识。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导入艺术更加完美,就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学习补充新知的前提下创新多样化导入方法,在总结经验与探究创新的过程中开辟出别具一格的有效课堂导入新路。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析初中英语导入式教学的开展实践[J].英语广场,2017 (08):161-162.
  [2]景玉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Abstract】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as well as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students’
【摘要】随着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愈演愈烈,我国对具备优秀英语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教育旨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是为社会输送高能力就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可见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极为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翻转课堂运用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与信息素养得到综合发展,切实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主要语篇类型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新媒体语篇都出现在这些语篇中,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不同类型语篇中的多模态形式并对在教与学中如何利用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 教材;多模态语;教学  【作者简介】郭莉(1965.01-),女,满族,北京人,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本科,研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is the highest principle in conversation. I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Master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本文分别从阅读目标,阅读技能,课外阅读和阅读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希望能够确保相关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學过程中具有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习惯;培养;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赵苗苗,江苏省沭阳县贤官中心小学。  引言
【摘要】教育部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本课例通过探索初中原版英语短篇小说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英语短篇小说;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邹超一,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一、课例背景  目前我國英语教学主要以国家制定的教材为主来教学。由于没有足够的补充资源,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只能做
【摘要】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本文结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能力模型为指导,尝试构建加入思辨能力培养理念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辨能力;学术英语阅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作者简介】沈子燚(1978-),女,汉族,江苏镇江人,硕士,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
【摘要】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擅长通过多样化的线索来展开对未知的追求,勇于创新,具有反类型的叙事特点。反类型叙事特点简单来说就是颠覆传统的文体形式,综合多种文学类型的元素,形成一种全新的文类。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反类型叙事展开了研究,希望能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奥斯特的写作方向,认识到其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小说;反类型叙事;追寻主题  【作者简介】管秀梅,马鞍山
【摘要】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模式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学习者与教师,同伴及网络环境互动的可以通过云平台来完成。“互动”是移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结合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基于云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本文根据云平台的交互特性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新视野教材第四册Unit3修辞部分为例,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活动,通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框架,加上课堂活动中的巩
【Abstract】Verbal feedback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communication and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nteraction. Focusing on verbal feedback research in daily communication, the present paper int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