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的马丁斯博士的这项研究在国际心身医学领域可谓尽人皆知。研究资料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6名福利局官员,平均年龄只有41岁,都被指控严重渎职、以权谋私,因案情严重全被免职。其中15人在3年后患病,这15人中有6人死亡,4人患癌症,2人患脑溢血后遗症,1人患帕金森综合症,2人失明。在中国内地,北京安贞医院的洪昭光教授最近多次引用这一资料,用以论证他的“廉洁有益健康”的观点。
当代心身医学的基本论点其实和祖国传统医学的“情志异常、七情内伤”的看法相通,即:消极的心理因素会透过躯体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改变生理机能,造成身体疾病。站在心身医学的立场,倘若官员们的心理压力乃至心理障碍长期无法缓解,最终损害了身体健康,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在其代表作《心灵时代》中,将癌症的心理特征归结为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的人格倾向。他提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良的人格倾向,比如多疑、急躁、性格内向不稳定等,也都容易诱发癌症。引发心脏病的心理因素则包括愤怒、紧张,以及急躁和竞争性强的A型性格等。那些不廉洁的官员们,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格模式恰恰包含了如上所说的种种消极心理因素。手脚不干净的官员,“谈腐色变”,由于时刻担心自己的腐败劣迹暴露,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唯上”不“唯实”的官员,最头疼群众信访,担心自己负责的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暴露,问题越复杂,压力越大,越焦虑不安,甚至夜不能寐。原安徽省涡阳县县委书记徐保庭(因受贿被判刑)在任时,来访的记者每次跟他谈及腐败现象时,他或者一再标榜自己廉洁勤政,或者有意回避,甚至豆大的汗珠往下淋。像这样心灵痛苦地煎熬在“官场”上,又怎能不生病?
官员们的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难以排解,许多人不得不长期生活于面具之下。这些人其实是急需心理养生的一群。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以积极光明的心境面对压力,提升心理免疫能力,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困扰,实现身心平衡。消极心理因素正是经过长期的亚健康状态,逐渐发展到严重的身体疾病。而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这些负性心境都是人类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报警信号。2006年4月,河北沧州市审计局官员张洪涛猝死在酒店门前;此前的2003年12月,广东汕尾市华侨管理区纪委书记黄某猝死在豪华按摩房。且不论官员出现在此类场合是否合适,从心身医学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同样的过量饮酒或接受按摩,那些由于负性心境困扰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猝死几率也会比健康人高得多。
对于官员来说,廉洁可谓最佳的心理养生法门。祖国传统医学从来不认为廉洁仅仅是一种道德。所谓“仁者寿”。从对一些长寿老人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他们除了饮食有节、生活有条理之外,还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宽宏大量、心情开朗,无过多的非分之想。这正是对廉洁二字所蕴涵的光明心境的绝佳概括。
那些被控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官员,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心理学家弗朗克归纳了四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形态,分别是醉生梦死、宿命的态度、随波逐流、唯我独尊。这四种心理形态对贪官都很适用。廉洁的心理养生法门恰恰可以防治这四种负性心境。廉洁者相信未来,相信世界上最终存在着公正的秩序,相信负责任的生活必有回报;廉洁者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个人对于积极光明的心境的持守是可能,也是有价值的;廉洁者相信违反人性的风尚不会持久,违反人性的行为必遭追究;廉洁者没有丧失爱人的能力,以自我呵护的方式来化解与整合内在的不安,而不会一任心中的魔鬼肆虐,不会沉溺于强烈的攻击性当中。
幸福、平安、健康和谐的个人生活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理想。凭着这一信念,我相信,选择以廉洁的方式进行心理养生的官员会日渐增多。廉洁的个人生活的累积会导向一个幸福、健康的社会,那是我们所有人的盼望。
编辑:卢劲杉 陈畅鸣
当代心身医学的基本论点其实和祖国传统医学的“情志异常、七情内伤”的看法相通,即:消极的心理因素会透过躯体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改变生理机能,造成身体疾病。站在心身医学的立场,倘若官员们的心理压力乃至心理障碍长期无法缓解,最终损害了身体健康,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在其代表作《心灵时代》中,将癌症的心理特征归结为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的人格倾向。他提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良的人格倾向,比如多疑、急躁、性格内向不稳定等,也都容易诱发癌症。引发心脏病的心理因素则包括愤怒、紧张,以及急躁和竞争性强的A型性格等。那些不廉洁的官员们,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格模式恰恰包含了如上所说的种种消极心理因素。手脚不干净的官员,“谈腐色变”,由于时刻担心自己的腐败劣迹暴露,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唯上”不“唯实”的官员,最头疼群众信访,担心自己负责的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暴露,问题越复杂,压力越大,越焦虑不安,甚至夜不能寐。原安徽省涡阳县县委书记徐保庭(因受贿被判刑)在任时,来访的记者每次跟他谈及腐败现象时,他或者一再标榜自己廉洁勤政,或者有意回避,甚至豆大的汗珠往下淋。像这样心灵痛苦地煎熬在“官场”上,又怎能不生病?
官员们的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难以排解,许多人不得不长期生活于面具之下。这些人其实是急需心理养生的一群。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以积极光明的心境面对压力,提升心理免疫能力,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困扰,实现身心平衡。消极心理因素正是经过长期的亚健康状态,逐渐发展到严重的身体疾病。而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这些负性心境都是人类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报警信号。2006年4月,河北沧州市审计局官员张洪涛猝死在酒店门前;此前的2003年12月,广东汕尾市华侨管理区纪委书记黄某猝死在豪华按摩房。且不论官员出现在此类场合是否合适,从心身医学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同样的过量饮酒或接受按摩,那些由于负性心境困扰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猝死几率也会比健康人高得多。
对于官员来说,廉洁可谓最佳的心理养生法门。祖国传统医学从来不认为廉洁仅仅是一种道德。所谓“仁者寿”。从对一些长寿老人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他们除了饮食有节、生活有条理之外,还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宽宏大量、心情开朗,无过多的非分之想。这正是对廉洁二字所蕴涵的光明心境的绝佳概括。
那些被控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官员,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心理学家弗朗克归纳了四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形态,分别是醉生梦死、宿命的态度、随波逐流、唯我独尊。这四种心理形态对贪官都很适用。廉洁的心理养生法门恰恰可以防治这四种负性心境。廉洁者相信未来,相信世界上最终存在着公正的秩序,相信负责任的生活必有回报;廉洁者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个人对于积极光明的心境的持守是可能,也是有价值的;廉洁者相信违反人性的风尚不会持久,违反人性的行为必遭追究;廉洁者没有丧失爱人的能力,以自我呵护的方式来化解与整合内在的不安,而不会一任心中的魔鬼肆虐,不会沉溺于强烈的攻击性当中。
幸福、平安、健康和谐的个人生活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理想。凭着这一信念,我相信,选择以廉洁的方式进行心理养生的官员会日渐增多。廉洁的个人生活的累积会导向一个幸福、健康的社会,那是我们所有人的盼望。
编辑:卢劲杉 陈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