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06年底在北京召开,大会向全国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为此我们深受鼓舞,积极行动,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抓实干,认真上好每一次课,组织好每一次操,为彻底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滑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学校体育法规管理落实
学校体育工作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加强学校体育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全会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密切关注,也充分反映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下面从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来探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问题:
一、当前学校体育状况,以及成因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面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仍停留在文件报告里,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减轻学生负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许多体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各种管理制度、评价督导办法流于形式,教研活动、业务进修名存实亡,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单一陈旧,效果很差。体育教师因地位低待遇差,自身懈怠,素质退化,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学校体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体、应试教育、高考是造成当前学校体育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
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向管理要质量,要从落实体育法规入手
学校体育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上有政府主管部门、省市县各级教研机构、体卫站,下有学校校长、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备课协作组,但真正最后起作用的还是在学校做具体工作的人——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问题解决了,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现在的问题是:学校对体育工作的不重视,加上上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管缺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主义,言行不一,上级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表彰、社会舆论导向都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日趋边缘化,处于放任自流狀态,体育教师不被重视,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名存实亡效果很差,体育教师流失严重。我们的学校体育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抗衡中生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被异化的危险,所以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陷入误区,造成自己异化。
1.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名存实亡、体育科研效益不高,教育研究中重名利轻实效、重研究轻应用、重成果轻推广的做法普遍存在,教师的体育科研不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为了个人目的。教师的体育科研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体育科研成果不多,有分量能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并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
2.教师素质急待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迎接体育教学改革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②教师工作态度取决于全面的评价。
只有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认真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就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三、学校要关注体育教师的待遇
近些年来体育教师流失严重,困为他们从老教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不容乐观,趁早跳槽、转行。学校体育工作内伤很重,大环境不好,留不住人,更留不住心,我们的事业还会有希望吗?靠开会、喊口号行吗?要想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就必须重视体育教师的待遇,只有地位提高了、待遇改善了,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广大体育教师在解除烦忧后,他们焕发出的将是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智慧。
四、体育课程改革
人们对“健康第一”的理解存在认识偏差,体育课堂教学受到冲击。体育课堂的异化,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淡化,体育课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要引起注意。
1.旧的教学模式被摧毁,新的教学形式还没有确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淡化了教师的作用,“放羊式”课堂大行其道,学生自由化现象普遍存在。另外体育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认为体育课就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游戏课、玩耍课。体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必须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组织教学活动。体育课必须有必要的运动负荷,体育课要有自己的基本形态,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常规,有秩序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练习。
2.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做保证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就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体育课如果没有技能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3.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堂的管理,体育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说课,对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情况、教学效果认真检查评价,并且给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4.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教师为本,要对体育教师生存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真正改变学校不重视、工作条件差、待遇差、地位低、没前途的状况。学校体育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抗衡中生存下来的,内伤严重。能坚持下来的把一生都献给学校体育事业的老同志,理应受到政策优惠待遇,同时解决好老同志的职称问题就是解决了生活待遇问题,给年轻教师以信心和希望。如果还是搞一些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恐怕受伤害的不仅仅是体育教师,而是党的教育事业
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
五、结论与建议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离不开体育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作用成为关键。
首先是真正重视、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彻底改变“三等公民”的形象。体育教师实际收入在教师群体中是最低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堪忧,这些问题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更没人会想起为他们排忧解难,长期的积累已形成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当前上边开始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但在整个社会并没有引起什么回应。许多地方还没有动静,恐怕在教育部门内部意见也不统一。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阻力不小,从上而下加强督导检查,体育教师身上责任更重大,生存压力会更加加剧,不仅生活困难没有解决,反而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但愿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多虑。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改变现状的愿望实难预测。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2007第一期.北京大学.
[2] 中国学校体育,2007第一期,第二期.
[3] 体育函授通讯,2000第一期.
[4] 体育管理学,1996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关键词】学校体育法规管理落实
学校体育工作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加强学校体育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全会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密切关注,也充分反映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下面从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来探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问题:
一、当前学校体育状况,以及成因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面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仍停留在文件报告里,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减轻学生负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许多体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各种管理制度、评价督导办法流于形式,教研活动、业务进修名存实亡,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单一陈旧,效果很差。体育教师因地位低待遇差,自身懈怠,素质退化,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学校体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体、应试教育、高考是造成当前学校体育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
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向管理要质量,要从落实体育法规入手
学校体育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上有政府主管部门、省市县各级教研机构、体卫站,下有学校校长、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备课协作组,但真正最后起作用的还是在学校做具体工作的人——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问题解决了,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现在的问题是:学校对体育工作的不重视,加上上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管缺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主义,言行不一,上级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表彰、社会舆论导向都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日趋边缘化,处于放任自流狀态,体育教师不被重视,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名存实亡效果很差,体育教师流失严重。我们的学校体育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抗衡中生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被异化的危险,所以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陷入误区,造成自己异化。
1.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名存实亡、体育科研效益不高,教育研究中重名利轻实效、重研究轻应用、重成果轻推广的做法普遍存在,教师的体育科研不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为了个人目的。教师的体育科研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体育科研成果不多,有分量能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并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
2.教师素质急待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迎接体育教学改革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②教师工作态度取决于全面的评价。
只有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认真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就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三、学校要关注体育教师的待遇
近些年来体育教师流失严重,困为他们从老教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不容乐观,趁早跳槽、转行。学校体育工作内伤很重,大环境不好,留不住人,更留不住心,我们的事业还会有希望吗?靠开会、喊口号行吗?要想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就必须重视体育教师的待遇,只有地位提高了、待遇改善了,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广大体育教师在解除烦忧后,他们焕发出的将是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智慧。
四、体育课程改革
人们对“健康第一”的理解存在认识偏差,体育课堂教学受到冲击。体育课堂的异化,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淡化,体育课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要引起注意。
1.旧的教学模式被摧毁,新的教学形式还没有确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淡化了教师的作用,“放羊式”课堂大行其道,学生自由化现象普遍存在。另外体育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认为体育课就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游戏课、玩耍课。体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必须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组织教学活动。体育课必须有必要的运动负荷,体育课要有自己的基本形态,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常规,有秩序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练习。
2.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做保证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就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体育课如果没有技能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3.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堂的管理,体育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说课,对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情况、教学效果认真检查评价,并且给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4.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教师为本,要对体育教师生存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真正改变学校不重视、工作条件差、待遇差、地位低、没前途的状况。学校体育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抗衡中生存下来的,内伤严重。能坚持下来的把一生都献给学校体育事业的老同志,理应受到政策优惠待遇,同时解决好老同志的职称问题就是解决了生活待遇问题,给年轻教师以信心和希望。如果还是搞一些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恐怕受伤害的不仅仅是体育教师,而是党的教育事业
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
五、结论与建议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离不开体育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作用成为关键。
首先是真正重视、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彻底改变“三等公民”的形象。体育教师实际收入在教师群体中是最低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堪忧,这些问题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更没人会想起为他们排忧解难,长期的积累已形成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当前上边开始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但在整个社会并没有引起什么回应。许多地方还没有动静,恐怕在教育部门内部意见也不统一。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阻力不小,从上而下加强督导检查,体育教师身上责任更重大,生存压力会更加加剧,不仅生活困难没有解决,反而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但愿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多虑。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改变现状的愿望实难预测。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2007第一期.北京大学.
[2] 中国学校体育,2007第一期,第二期.
[3] 体育函授通讯,2000第一期.
[4] 体育管理学,1996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