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希望同行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中国政府和民间机构通过援建“中缅友谊学校”和开设中文课堂等为缅甸学生带来希望,也为打通“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最后一公里做出贡献。
  初夏,记者一踏进缅甸仰光普达迪达寺庙的门口,就听到教室里传出略显生涩的中文朗读声,教室里30多个身穿粉色僧袍的小尼姑在苏雪蓉老师的领读下认真地朗诵着。
  缅甸的部分寺庙同时具备教育功能,这座寺庙是缅甸228所寺庙学校之一。它由3名女住持创建,除了30多名小尼姑外,还收养了40多个女童。她们有的来自离异家庭,有的来自偏远山村,有的是孤儿。女住持为孩子们提供了容身之所,解决温饱问题,但对孩子们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却无能为力。
  一堂中文课、一台电脑、一张课桌、一个运动场……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对贫困学生来说却不是小事,这些都会为他们开阔视野提供保障。在中国,“希望小学”和教育基金為学生的梦想插上翅膀,通过援助资金、物资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在缅甸,中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通过援建“中缅友谊学校”和开设中文课堂等为缅甸学生带来希望。
  寺庙的中文课堂
  我们眼前的中文课堂由来颇有渊源。2016年11月5日,仰光卓越语言教育中心(下称“卓越”)与这座寺庙结缘,想为这些女孩提供拓展视野、内外兼修的成长机会,免费为她们教授实用中文课。
  自从寺庙开设中文课堂以来,每周二、六,卓越的中文教师苏雪蓉就会到学校上汉语课。她是缅甸第三代华裔,对缅中双语教育颇有经验,还专门为寺庙的中文教学制定了教学方案,让孩子们真正对中文产生兴趣,提升语言交流的实用技能。
  苏雪蓉老师身穿漂亮的笼基,在黑板前与学生互动式教学。学到“跑步”的时候,苏老师一边读,一边侧身做出“跑”的动作;读到“胡子”时,苏老师笑着问:“胡子长在哪里?”女孩们也笑着摸下巴。当天气温近40摄氏度,教室里临时停电,人们在宽敞通风的教室里仍汗流浃背,苏老师却一遍遍和学生互动式教学。
  下课后,学生们对记者说“你好”“我爱学中文”“你吃了吗”,她们微笑的脸上充满快乐和希望。学生中有一位名叫艾温敏的长头发女孩,她是寺庙收留的孤儿,现在已经读大一,但这两年的寺庙中文课堂她都一直参加。她希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为自己发展提供保障,还要用知识感恩寺庙,把爱传递下去。
  在二楼的宿舍里,年龄稍大的两位尼姑在地板上摆弄着几张报纸。当被问起报纸的用途,她们显得有些害羞。原来她们是想用报纸做初稿,自学裁剪成功后,亲手为苏老师做一套漂亮的缅甸民族衣服。
  在采访中,寺庙住持表示,她一直鼓励孩子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求她们努力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希望她们将来能够走出寺庙,自力更生。而住持的希望也正是卓越所希望的,希望这些女孩将来可以更好地成长发展,回馈养育她们的寺庙。
  十所中缅友谊学校
  正值缅甸暑假,记者走进位于内比都市中心的第十四中学,简洁的教学楼、整齐的课桌、热情友善的老师……这是中国驻缅甸使馆援建的第005号“中缅友谊学校”。
  内比都十四中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2014年11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缅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缅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专门抽空来到十四中,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更好地传承中缅“胞波”友谊。“中缅友谊学校”第005号落户十四中,再次让中国同十四中结缘。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在启用仪式上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驻缅甸使馆愿继续同缅甸教育部门加强合作,提供软硬件支持,助力缅甸教育事业发展。
  “学生们很喜欢体育,十四中在去年内比都藤球比赛中获得冠军,暑假后他们就可以在体育场打篮球、羽毛球。”Daw Htay yu老师说,中国不仅捐建了教学楼、体育场,还为毕业生提供到中国留学和交流的机会。
  洪亮大使表示,当前缅甸正在经历国家转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支持缅甸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缅甸培养国家建设发展所需人才,中国大使馆同缅甸政府合作在缅各地开展“中缅友谊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在崭新的校舍内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洪亮大使说,“中缅友好奖学金”项目还将选送优秀的缅甸学子到中国留学深造,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教育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中方将根据缅方的需求,继续扩大对缅甸政府奖学金的名额,为缅甸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中缅友好与互利合作添砖加瓦。
  教育是最大的惠民工程
  2015年7月,缅甸内比都十四中师生代表团一行12人应中国—缅甸友好协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夏令营。当时,11年级学生妙敏哥说,他最喜欢的是长城,登上长城后他用刚学会的汉语高喊“我们是好汉”。7年级学生昂敏说,今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现在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到北京大学读书。
  包括时任校长吴温坚在内的12名代表团成员跟着汉语老师学习初级汉语,其中4名学过汉语的华裔学生还协助老师纠正其他同学的发音。课程结束时,代表团成员一齐用中文说出了“中国,我爱你”,他们还用“谢谢老师”向老师致谢。
  缅甸教育部部长吴苗登基博士感谢中方援建“中缅友谊学校”,表示人才对缅甸发展至关重要。缅甸政府正在积极致力于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大力改善中小学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中方为缅甸教育领域提供的帮助弥足珍贵,缅方对此深表感谢。缅甸教育部将继续同中国驻缅甸使馆加强合作,共同建设更多的“中缅友谊学校”,造福更多学生。
  洪亮大使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也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惠民工程,民心相通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无论是中石油天然气管道、仰光丁茵大桥这类大工程,还是中缅友好学校、中缅友好医院这类小项目,都在为缅甸做着贡献,我们要为做好民心相通最后一公里而努力。
其他文献
AREP和布鲁塞尔Van Campenhout设计公司合作改造位于两条铁路和一条地铁交叉处的舒曼车站,该车站坐落于新的欧洲邻里关系的中心
概况万柳公园广场位于万柳公园西北端,是万柳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处山水之间,周围有着开阔的绿色空间以及自然人文风景资源,它的东侧紧邻海淀展览馆,北侧与铜牛路相接,西侧
在国有企业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之际,著名国企学者李锦与其弟子李宁的《中国力量》一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全景式记录中央企业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纪实报告,也是李锦公开出版的第10本国企著作。这本书采用讲国企故事的方式,在實践中领悟与解读十九大精神,尤其值得称道。  “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理论的实践基础。怎么认识、怎么总结、怎
【正】西安图书馆及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工程是一幢总建筑面积19218m2的建筑群.由西安图书馆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两部分组成.是西安“九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基地面积4.1ha
新闻发布如何助力国家治理、新媒体时代如何让政府发布工作更有效、新闻发布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新闻发言人在对话会中展开观点与智慧的交流。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虽然远隔千山万里,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许多中东欧国家积极参与,取得了重要的早期收获。”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在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新闻发言人对话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对话
【正】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项目的基地位于拉萨市西部主干道金珠路南侧.占地约110亩.南临拉萨河畔.北接市区.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是银行总部建设的理想地段。由于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