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民航事业的积极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相关的出行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飞机凭借其更加快捷的独特优势迅速成为人们远距离出行的最佳选择。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对确保飞机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V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049-01
当前,我国的民航事业正在积极的发展当中,人们对飞机出行方式的选择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民航飞机的日渐普及为人们的远距离出行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径,大大的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相关的安全运行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能够进一步避免及改善航空飞行器的相关安全问题,对保障飞行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明航适航管理技术就是通过利用相关的管理技术来对航空飞行器的各个设备零件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检测,以确保在长期的飞行条件之下,飞行器能够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确保飞行安全。
1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分析
1.1 民航适航的有关概念
当前,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主要有两种,即初始民航适航管理以及持续适航管理。初始适航管理就是指在航空飞行器的初始设计及制作阶段,通过对初始阶段飞行器的构成零件进行管理设计,并依据相关的民航适航管理制度及规定对特定飞行器的建造工作进行审核,从而确保飞行器的建造质量;而持续适航管理则是指在整个飞行器运行的过程当中,通过相关的管理技术来对飞行器的整体运行状態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及维护,并对飞行器的后续维修工作进行监督及管理,从而确保飞行器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二者具有“一前一后,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1]。
1.2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的管理目标
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体系是在借鉴及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体系当中发展而来的,更加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国情的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整体管理目标便是保障民航的安全运行,从而满足人们的相关出行需求,根据以上所说的管理方式的不同,初始的适航管理目标主要是保障航空飞行器的硬件设备及零配件质量,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能,通过对飞行器的整体建造质量进行达标检查来实现管理目标;而持续适航管理的管理目标则是确保飞行器既飞机的飞行过程安全,主要是通过对运行中的飞机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及检修工作,来实现相关的管理目标。
1.3 持续适航管理的重要性
持续适航管理是我国民航适航管理的主要核心部分,相对于初始的适航管理来说,其承担的责任更加的重大,在飞机检测合格并投入运营之后,相关的持续适航管理人员要对整个飞机的飞行过程进行适航管理及评价,并对飞机的具体飞行方案及检修维护方案进行有效的审查及评估,从而进一步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2]。与初始的适航管理不同,持续适航需要持续性的对飞机的运行安全提高适航管理工作,且由于飞机已经投入运营,如果由于自身一时的工作疏忽,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提高持续适航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策略
2.1 提高适航管理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民航适航管理水平,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相关的民航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民航适航的管理工作,提高适航的管理技术水平。一方面,在适航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对飞机的运行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对飞机的运行状态及实时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监督及管理,以确保飞机的在持续长久的飞行过程当中,其安全性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飞机运行设备设施及零部件的检修及维护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对飞机的不同运行情况实施不同的检修方案,并对相关的检修结果加以记录分析,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修工作,提高飞机运行的安全性。
2.2 建立健全适航管理技术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民航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民航适航管理需求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为进一步满足当下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需求,确保民航适航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3]。为此,相关的明航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通过借鉴国外的适航管理体系及机制,并深入结合我国民航适航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利用。从而,确保我国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体系的有效建立。同时,在建立适航管理技术体系的过程当中,还要加强对相关适航管理技术工作的规范指导,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来进一步规范适航管理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2.3 重视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工作
民航适航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之上[4]。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①要对相关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②还要重视及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通过成立专门的教学辅导部门及教育机构来对对口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教育教学及强化训练,从而为我国民航适航的管理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进一步实现适航管理目标。
3 结 语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是保障我国民航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提高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水平,确保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相关的管理部门就要加强建立起健全的适航管理技术体系,并加强对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提高适航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常胜.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创新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4,33(18):171~172.
[2]朱宁文,邢广华.民用航空产品适航安全信息通告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4):22~26.
[3]李学营.民用航空器飞行试验管理与适航要求技术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3):62.
[4]陈农田,周长春,谭 鑫.民航适航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施路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6,27(5):19~22.
收稿日期:2018-8-8
关键词: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V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049-01
当前,我国的民航事业正在积极的发展当中,人们对飞机出行方式的选择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民航飞机的日渐普及为人们的远距离出行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径,大大的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相关的安全运行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能够进一步避免及改善航空飞行器的相关安全问题,对保障飞行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明航适航管理技术就是通过利用相关的管理技术来对航空飞行器的各个设备零件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检测,以确保在长期的飞行条件之下,飞行器能够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确保飞行安全。
1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分析
1.1 民航适航的有关概念
当前,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主要有两种,即初始民航适航管理以及持续适航管理。初始适航管理就是指在航空飞行器的初始设计及制作阶段,通过对初始阶段飞行器的构成零件进行管理设计,并依据相关的民航适航管理制度及规定对特定飞行器的建造工作进行审核,从而确保飞行器的建造质量;而持续适航管理则是指在整个飞行器运行的过程当中,通过相关的管理技术来对飞行器的整体运行状態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及维护,并对飞行器的后续维修工作进行监督及管理,从而确保飞行器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二者具有“一前一后,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1]。
1.2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的管理目标
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体系是在借鉴及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体系当中发展而来的,更加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国情的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整体管理目标便是保障民航的安全运行,从而满足人们的相关出行需求,根据以上所说的管理方式的不同,初始的适航管理目标主要是保障航空飞行器的硬件设备及零配件质量,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能,通过对飞行器的整体建造质量进行达标检查来实现管理目标;而持续适航管理的管理目标则是确保飞行器既飞机的飞行过程安全,主要是通过对运行中的飞机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及检修工作,来实现相关的管理目标。
1.3 持续适航管理的重要性
持续适航管理是我国民航适航管理的主要核心部分,相对于初始的适航管理来说,其承担的责任更加的重大,在飞机检测合格并投入运营之后,相关的持续适航管理人员要对整个飞机的飞行过程进行适航管理及评价,并对飞机的具体飞行方案及检修维护方案进行有效的审查及评估,从而进一步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2]。与初始的适航管理不同,持续适航需要持续性的对飞机的运行安全提高适航管理工作,且由于飞机已经投入运营,如果由于自身一时的工作疏忽,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提高持续适航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策略
2.1 提高适航管理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民航适航管理水平,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相关的民航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民航适航的管理工作,提高适航的管理技术水平。一方面,在适航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对飞机的运行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对飞机的运行状态及实时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监督及管理,以确保飞机的在持续长久的飞行过程当中,其安全性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飞机运行设备设施及零部件的检修及维护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对飞机的不同运行情况实施不同的检修方案,并对相关的检修结果加以记录分析,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修工作,提高飞机运行的安全性。
2.2 建立健全适航管理技术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民航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民航适航管理需求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为进一步满足当下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需求,确保民航适航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3]。为此,相关的明航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通过借鉴国外的适航管理体系及机制,并深入结合我国民航适航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利用。从而,确保我国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体系的有效建立。同时,在建立适航管理技术体系的过程当中,还要加强对相关适航管理技术工作的规范指导,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来进一步规范适航管理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2.3 重视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工作
民航适航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之上[4]。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①要对相关的民航适航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②还要重视及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通过成立专门的教学辅导部门及教育机构来对对口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教育教学及强化训练,从而为我国民航适航的管理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进一步实现适航管理目标。
3 结 语
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是保障我国民航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提高民航适航管理技术水平,确保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相关的管理部门就要加强建立起健全的适航管理技术体系,并加强对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提高适航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常胜.民航适航管理技术创新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4,33(18):171~172.
[2]朱宁文,邢广华.民用航空产品适航安全信息通告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4):22~26.
[3]李学营.民用航空器飞行试验管理与适航要求技术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3):62.
[4]陈农田,周长春,谭 鑫.民航适航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施路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6,27(5):19~22.
收稿日期:2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