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怀、支持和肯定。家长在孩子身边不同的位置,会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什么位置上呢? 站在孩子身后,让孩子睿智坚定 周末,我与儿子一起去爬山,有意让儿子走在前面,遇到山路的叉口时,儿子便回头问我:“爸爸,要往哪个方向走?”我要么不言语,要么提点简单的参考意见,但最后我总会说:“往哪里走,你自己选择。” 在前行的路上,我站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怀、支持和肯定。家长在孩子身边不同的位置,会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什么位置上呢?
站在孩子身后,让孩子睿智坚定
周末,我与儿子一起去爬山,有意让儿子走在前面,遇到山路的叉口时,儿子便回头问我:“爸爸,要往哪个方向走?”我要么不言语,要么提点简单的参考意见,但最后我总会说:“往哪里走,你自己选择。”
在前行的路上,我站在儿子的身后,是想让他学会“走自己的路”。登山前行如行人生之路,如果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善把握,就走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现在,许多父母热衷于“包办”孩子的人生路,这其实不是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而是走父母设计好的路。家长亲手为孩子规划的那条“好路”,可能平坦稳当,但会让孩子失去把握自己前行方向的能力。父母不可能为孩子规划一生,所以在孩子前行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站在他的身后,提些参考意见,万不可“包办”了孩子的前程。孩子的自选路途,可能会多些曲折磨砺,但曲折磨砺会让孩子更加睿智,更加坚定。
站在孩子前面,让孩子学习交际
与儿子一起逛街时遇到老友,我会“忽视”了儿子,跑到老友跟前,一把拉住他互诉友情;与老友离别时,我送他过一个路口,然后目送至远……
这是我与友人交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一直站在我身后,观察学习我待人接物的过程。儿子并没有出现在我与老友的交际情境里,这时的他只是我身后的一个观察者。在大人的交际情境里,我站在儿子的前面,让他“退归幕后”,这是想让儿子成为交际的学习者——先学后用。
交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靠后天学习,让孩子先坐在“观众席”上“看交际”。在交际情境中,有的家长往往会错排孩子的位置——带孩子与朋友会面,第一要务似乎总是急着将孩子推到众人面前,让孩子跟这位叫“叔叔”,跟那位叫“阿姨”,问学习,问成绩……这样做不但无法调动孩子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反而会将孩子搞得相当紧张,让他惧怕起“交际”来。在交际情境中,家长不妨先将孩子“置于幕后”,爸爸妈妈站在前面,给孩子展示大人的交际过程,这样孩子便会在大人的身后渐渐学习“交际技能”——这种技能他可以在自己的小朋友交际圈里实践。
与孩子并肩而站,分享孩子的成功
儿子从幼儿园里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获得了“小朋友迎奥运绘画”比赛的二等奖,明天要开颁奖大会,幼儿园提倡家长陪孩子一起上台领奖。
儿子问我:“爸爸,你去不去呀?”
我不假思索地说:“去,当然去了。”
第二天,我请了假陪儿子去幼儿园领奖,到会议现场才发现全幼儿园只来了我一位家长。或许其他家长觉得孩子这点“芝麻事”不值得前来参加,但在我看来,陪儿子分享成功是任何事也比不了的大事。
当我陪儿子一起走上领奖台时,他成了会场上最幸福的孩子。儿子虽然获得的是二等奖,但得到了比一等奖还要热烈的掌声——有爸爸并肩站在身边,让儿子说出了最打动人的话:“我爱画画,我爱爸爸,爸爸爱我……”与儿子并肩站在一起,让我把握住了享受亲情和幸福的时机。其他那些没有与孩子一同上领奖台的家长则失去了这样难得的一次机会。
我愿意站在儿子的后面,站在他的前面,与他并肩而站。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教育期待,却有着相同的原因——因为父爱。
其他文献
冬季万物收藏,以积蓄力量等待萌发。家长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为儿童提供适当的营养。食物的营养吸收有赖于健全的脾胃功能,而儿童的脾胃稚嫩,饮食不当极易损伤脾之阳气,脾胃受损会出现饮食停滞中焦、食欲减退、面黄肌瘦、腹泻等症状。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为幼儿合理调配饮食,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御寒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幼儿轻松度过寒冷的冬季,同时对预防流感也是极有益的。 一要了解幼儿脾胃的特点,保证幼
老同学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了,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在班里是倒数几名。究其根源,在于母亲对孩子要求过分宽松,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与老同学细谈,得知她之所以对孩子要求宽松,是因为自己上学期间,父母对她成绩的过度关注和严格管理,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她不希望这种伤害在孩子身上重演。 老同学的所思所为引发了我的思考,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呢?
一棵树,有叶有果有枝杆,它的名字叫爱心。翻开美国绘本大师歇尔·西尔弗斯坦的手画书《爱心树》,爱心如铁,一径地沉坠,訇然落到心底最软那一层。从没有如此奇妙的感受,爱心是以无与伦比的重量存在,却以羽毛飘浮的方式,在心里面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看似清浅,实则重混。这就是爱心,大人都难言述得明白,却被一个小故事,阐释得如十五的月儿,皎洁明晃,照亮每一颗心。 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主角是一棵树和一个孩子。
现象1:自从大班开始教数学,宝宝就成了“后进生” 家住深圳宝安区的刘女士非常苦恼:自从儿子升入幼儿园大班,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打分、写评语,很不客气地说,希望家长别老顾着让孩子玩,一点东西也不教。“你家宝宝到现在,6和9分不清,2和5写起来,左右颠倒,错得离谱。”刘女士一看,头都大了,原来儿子班上成绩最好的小女生已经在学乘除法了,加减法已经是3位数内的,简单的四则运算也会。而且字写得“好正楷,
用有利的因素激发意愿 女儿暑假要上托管班是铁定的事情了。所以在放假前1个月,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给她做准备工作。我告诉她托管班的孩子是怎么玩的,有些什么有趣的活动。女儿对玩手工一直很有兴趣,所以,我更是大势宣扬,说托管班的老师很会做手工,能教小朋友做很多好玩的小玩具。另外,她班上也有几个同学要托管,所以,我有意多让女儿和这几个孩子玩,帮助他们培养感情。有了手工活动的诱惑,再加上好朋友的陪同,女儿很
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表现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自有其发生的根源。孩子对他人如此不合作、冷漠,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特定阶段的心理特征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知道的和能干的事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感觉自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已能够慢慢脱离父母和他人的管束。所以,当父母或者他人要求孩子合作时,他们总会尝试举起自己手上的表决牌,试探下自己的权力。在和孩子沟通时,如果父母的态度专
周末和几个妈妈朋友带着宝宝聚会,孩子们在一起玩累了,儿子突然跑过来冲着正聊得起劲的我撒娇。我热切地回应他问:“宝贝,今天你快乐吗?”儿子用响亮且知足的声音回答我说:“我很快乐!”一旁的妈妈朋友们对我们的快乐关怀都赞不绝口。 曾经有那么一次,我白天工作时心情特别好,下班后也将快乐的心情带了回家,于是在见到儿子的第一眼时,我问他:“宝贝,妈咪今天很快乐!你快乐吗?”儿子似乎一时还没想清楚自己是否快乐
为了引导孩子崇尚真、善、美的品德,许多家长都会讲一些英雄故事来激励孩子,我也是如此。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小英雄赖宁扑火等英雄壮举,5岁的儿子早已烂熟于心。 近日,汶川地震,举国悲哀。当我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流泪一边给儿子介绍赈灾前线那些有名或无名的英雄时,孩子突然问我:“妈妈,我能不能跳到河里去救人?”也许是不曾真正意识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忽然间,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慌。我很坚定地回答他
孩子最容易眼馋,看着别人碗里的肉团子,街上卖的小吃,总想扑过去咬一咬,尝一尝。还有的孩子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趁爸妈不在时邀上几个要好的小朋友,搜集一堆零食凑顿“十全美食餐”。结果因为食物本身不卫生或食物搭配错误而集体拉肚子。有的爸妈总担心孩子不够营养,补这补那的,最后补出“性早熟”或营养过剩。 吃,真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一不注意,就会吃出这样那样的毛病来。 事故回放 ●4岁的女孩花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