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初中物理这门学科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落实物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路径.所以,实验深受教师的关注以及重视,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设立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让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也可以深度化的思考并探索物理实验结论,分析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教师要调整并优化实验教学法,激发出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的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水平,要确保实验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投入并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加快学生物理知识的吸收速度,稳步化的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082-02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以往所沿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及时的改革并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该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较为显著,这门学科不但需要给学生讲解理论性的知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开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借助实验教学法,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化的发展,同时加快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给学生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出更为适宜的环境.教师和学生要保持通力合作的状态,解决物理实验教学时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一、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将实验教学法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是因为初中时期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所以,想要在这一关键时期,激发出学生学习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及欲望,那么就必须要供给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动力源泉,让学生所掌握的物理技能和知识足够的丰富.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便于学生直观化的感知并掌握物理学科知识,将实际教学和理论融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悬疑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设置必须要和教学内容保持紧密的连接状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自行的去探索声音产生的具体原因,借助实验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模块知识.其次,实验教学法投入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可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开展“温度对扩散现象影响作用”这一实验时,可以让学生细致化的观察颜料在不同水温当中的扩散状况,依据其实验的现象,对其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做出推断.学生在参与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最后,实验教学法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更为严谨且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严苛的要求学生,给学生日后学习物理知识做铺垫.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设置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化的去设计实验,借助实验活动的方式,处理物理问题.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分析学生特征使用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其包含实验导入法以及实验情景法等多种实验方式.初中时期的学生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深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影响,使得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多种差异.一些学生的联想能力会比较强、一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比较强.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必须要让其教学方式适用于全体同学,不可违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初衷,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不断的拓宽教学的空间,防止其形成井底之蛙的教学现状.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特征等,选择相适宜的实验方式,确保其实验方式应用的灵活性,这样可以使得整体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变得更强.比如,若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强,那么就可以使用讲授法以及故事法进行教学.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那么就可以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教学.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就可以应用对比法或者演示法等.教师必须要有差别的设置教学方案,结合不同的学生特征,使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法,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灵活化的使用教学方式,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会给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石.
  2.联系学生实际使用实验教学法
  物理现象充斥着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仅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课堂上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自身现实生活的距离会比较远,所以,这部分学生不能細致地发现生活当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及物理常识等.教师需要合理的推行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利用好课下的时间,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状况,开展自主实验以及验证等活动,促进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化的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之中,让学生熟练的记忆其所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这样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时,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点,选择实验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流速和液体压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在学生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现象都可以体现出二者之间的物理原理,所以,教师可以设计“清水和有色水”这一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液体压强的概念.清水在学生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因此,学生也会对实验当中清水所产生的变化产生好奇的心理.这样学生的实验热情以及兴趣就会变得更高,会自主化的去探究物理实验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把控住该模块的物理概念内涵,联合实际进行实验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得更强.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融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演示,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变得更强.
  3.巧妙导入课题使用实验教学法
  课题的导入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所以,在引入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课题的优越性,善于巧妙的引入课题,使得学生的学习热忱变得更加的高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化的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当中,顺利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实验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浮力》这一知识时,学生通过学习该章节知识,需要掌握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的因素都有哪些、浮沉条件的使用以及阿基米德的原理等.让学生能够使用身边的器材,探究和浮力相关的现象,端正学生学习该模块知识的态度,总结并归纳物理知识点.在导入课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人躺在死海上的影像资料,这样会给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及思维方面的冲击.死海的水看起来无色无味,也没有任何的力度可言,但是却能够承载人体如此重的重量,这会让学生产生出探究的欲望,会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一物理现象的具体原因,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构成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将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会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变得更强.学生在参与物理实验时,教师给其设定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讨论分析各项物理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教师要准备充裕的多媒体课件资料,帮助学生处理各类实验问题,凸显出较强的互补性以及互动性的特征,学生的情感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在学习新课时,教师要借助这些教学器材及实验材料等,帮助学生更为生动形象的了解该模块知识,明确物理实验的条件,同时突出实验的对象,保证实验层次结构的清晰合理性.
  将实验教学法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不但能够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还融合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性的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端正学生的态度,让这些较为抽象且复杂的物理知识可以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双重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使得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变得更强.此外,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深度化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分析物理学科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情,综合各类影响要素,调整优化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发挥出实验教学法投入到物理教学课堂当中的应用优势以及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多斌.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0):22-24.
  [2]尚金红.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11):23-26.
  [3]高珂.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01):19-22.
  [4]陈煦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40-44.
  [5]张海燕.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17):30-33.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由于高中数学知识难度、深度均有所提升,他们在解题中极易遇到困难与障碍,教师可指导
上好复习课是取得中考成功的关键.传统的复习课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简单罗列,随之就是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异常疲惫.那么如何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呢?根据
研究近两年的高考中的复数题,进行类型归纳和详细评析,帮助学生把握高考题中“复数”题考查的重难点,明确高考中的复数题的命题方向,从而提高得分率.
本文就一道高考题探究了多种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得到了哪种方法较为简便.
摘 要: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十分的紧密,彼此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所以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问题解决的教学法,让学生更为深度化的学习化学知识.对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化学深度学习实现策略进行论述,旨在促进初中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深度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问题解决;深度学习;情境创设;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
摘 要:新教材的出現给一线教师耳目一新的惊喜,同时也给每个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知道,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它的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各个领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新教材中函数章节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新教材;函数学习;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
摘 要:中职学生由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比较困难,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比较艰巨,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总结规律,理解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解题教学中要多从方法上指导学生,促进学生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试题引导学生推理判断,科学运算、直观想象,会促进学生掌握方法,提升理解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数学;核心素养;三角函数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物理作为涉及较广知识面的一门学科,其通常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综合性,且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物理实验的开展,其不仅可以使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以促使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当中,它不仅是我们解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更是我们进一步学习、探索和研究数学的有力武器.本文通过经典例题精彩地演绎了已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