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进行描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构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优质课堂 构建研究
  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思维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提不起兴趣。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思维过于传统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进行教学。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缺少活力,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数学概念。大部分老师只是为了学生的成绩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通过板书和讲解概念的方式解释知识点,这难以实现优质课堂的构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教学方式过于呆板,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互动方式过于缺乏
  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老师在课堂上通常掌握着支配的主权,而本应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反而变成了被动的客体。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很少在课上与同学进行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很少进行对相关数学问题的讨论。这样的状况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
  二、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
  1.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构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基础。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小学生作为思想不成熟的个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更厌恶。老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他们的讲解方式。
  比如在学习“单价、数量、总价”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小超市的情景中进行表演[2]。利用学生所拥有的文具,如书本、书包、铅笔盒等放入“小超市”中,将学生分别分配不同的角色,如收银员、顾客等。顾客拿起超市的商品让收银员计算价格,收银员的任务就是要记录相应的价格和数量进行价格的总计,在完成一轮之后再让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添学习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加强教材的深度解读
  对于一个优质课堂的构建,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外,还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小学数学概念对于成人来说是相当简单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的印象,老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问题的讲解。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时候,老师不能因为要节约教学时间就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个概念。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尺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边角进行测量。学生测量完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让他们自行进行特征的总结。学生通过测量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长度一样,对角的角度也相同,只不过长方形的角恰好是90°。这时教师还应当引进“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概念,对知识点进行巧妙联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和自己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的概念的理解,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
  3.重视学生的反馈评价
  要想构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除了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馈和评价。一方面,老师课后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意见的方式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时地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老师应当在课上加强对学生的评价[3]。这个评价并不是以等级的方式体现,而是老师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发言,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回答正确了,老师不要吝啬表扬;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了,老师要予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对于新知识点的传授,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假设,不管回答多天马行空都应当予以鼓励。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敢于开口、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针对回答错误的问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掌握学生的思考轨迹,及时作出反馈[4]。
  总之,小学生作为不成熟的个体,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构建优质的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找对方法,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互动方式这三个方面做出改进,构建优质的数学课堂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黄济,王晓燕.历史经验与教学改革——兼评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论[J].教育研究,2011.31(04):10-11.
  [2]张新宇,王祖浩.国外关于“探究水平”研究的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0.15(05):25-26.
  [3]马云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1.05(04):13-14.
  [4]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0.09(01):12-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类讨论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内涵、原则及其操作步骤,并着重例谈了中学数学学习中分类讨论思想应用较多的几种类型:概念型、性质型、参数型、图形型、具体问题型等.  关键词: 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 数学学习  课程标准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正如数学家乔治·波利
摘 要: 高中数学复习课是充满挑战性的,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复习课教学,通过有效指导和指引,实现学生对重难点的突破,并通过后续不断总结和思考,举一反三,加以灵活运用,进而提高数学复习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常态复习课 有效性策略  高中数学在高考成绩中占据很大的分量,由于数学内容大多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需要教师带
摘 要: 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难题,也是一线数学教师必须花时间研究的课题。让数学动起来,在动求变,在动中求活;让学生动手,让图形动起来,让思维动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教数学,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并掌握数学。  关键词: 动手操作 数学游戏 动态思维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约有30%的初中生学习了平面几何推理后,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
摘 要: 在“试学,展学,研学”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巧设“试学”提纲,激起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意识;二是在展学中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挖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四是创设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三学”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试学 展学 研学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摘 要: 作者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提高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多媒体技术 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面临着新的教育使命:如何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直接决定教育的发展,并将最终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摘 要: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很多,不能可面面俱到,因此要科学地取舍教学,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要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取舍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另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方法、繁多的课程资源做出合理、有效的取舍。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取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教过,也听过不少的课堂教学,笔者深刻感受到不少课堂教学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生怕顾此失彼,只得面
摘 要: 充满童趣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乐学、好学,在生动的课堂活动中轻松快乐地掌握知识,再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持续保鲜,这样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孩子一定会爱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兴趣 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勤奋的源泉,学好数学离不开兴趣的支撑。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作动力,激发出勤奋,何愁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