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负性共刺激信号分子,其配体为PD-L1和PD-L2,同属于CD28/B7家族.PD-1/PD-L通路能削弱、限制和/或终止T细胞和APC等细胞的活化及效应功能,在慢性HB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miR-375是一类特异性高表达于胰腺组织的非编码小RNA.研究表明,miR-375直接调控多种胰岛组织中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参与调控多种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糖、脂代谢,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miR-375对胰岛β细胞分化、胰岛素分泌及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进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易损斑块的形成.而巨噬细胞凋亡可促进斑块的进展,并与易损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总结与糖尿病相关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等巨噬细胞凋亡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其介导斑块内巨噬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对于防治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及泛素化组蛋白修饰均可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组蛋白修饰可参与调控甲状腺癌细胞的分化,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