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建构——以天津市第七中学为例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包括:多主体协同开发团队、以价值观为龙头的全方位目标体系、“4R融合”的宽领域内容体系、立体化的开放学习空间、高参与的深度学习过程以及多层次的全程评价体系等,为学校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优势、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指引。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纲,从教材、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出发,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创设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育制度和机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的数学教育实践特色。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学习心理、思维认知方式和水平,以及教师对情境创设、教学指导、解决策略的把握,是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
数学阅读是一种指向内在数学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三个阶段:提取信息、数学建模、数学表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阅读,学生先要学会抽象、理性地看待事物,然后挖掘、
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教学主线有助于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层次递进,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提出了创设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主线的三种策略,即情境化主线、逻辑化主线和探
在物理中考试卷命制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历来都是技术难点。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无锡市近三年的电学实验试题,归纳出三条科学探究评价策略:甄别“讲实验”与“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