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学理财课,越学越害怕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波股市动荡,让我们终于知道了朋友们的真实收入状况:别看他们总是哭穷,实际上背地里都有相当的财力去理财、炒股!现如今,理财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不信你去知乎看,有人就问了:“美股熔断对我余额宝里的二百块钱有什么影响吗?”可见,哪怕只有二百块,也要好好守护,这就是当代年轻人一分钱都不能浪费的理财观。

part.1

理财,从小学生开始


  从小在物质充盈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成年后又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在接触理财这件事上,比上一辈可早多了。《90后攒钱报告》显示,90后平均23岁就开始第一次接触理财,比父母辈早了整整10年。
  做兼职、拿奖学金、寒暑假实习,这届90后大多从上大学开始就已经走上赚钱的道路。不管是为了存钱旅行,还是提早开始适应社会,年轻人们都清楚地知道,搞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并且,他们很早就开始知道让钱生钱的道理。不仅开始早,大部分人是真的通过理财赚了钱。据《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2019年超九成的90后理财获得了收益。
  但在理财这条路上,总有起得更早的人。90后还只是大学开始,而第一批00后,已经有人开始买养老产品了,这风险意识,让工作了几年根本没攒下钱的我们感到羞愧万分。
  更不用说,就连小学生,都开始上理财课了!

part.2

理财第一步:迷失在理财课里


  尽管大部分人把工资放在余额宝里也大概算是一种理财行为,但总有人不满足于七日年化才2%的收益,开始跃跃欲试高阶玩法。市面上的理财课那么多,每个都说上完课可以轻松实现财富自由。无论是懒人青年、职场小白、宝妈,还是焦虑迈入30岁的“中年90后”,都能在理财课程里找到一丝丝“安心”。
  精英背书:银行顾问的理财必修课
  通常,以精英背书为宣传噱头的理财课,绝对少不了对该授课精英进行里里外外的精心包装。每个理财课的海报上,都绝对有的是西装革履的形象照,一看就是深耕多年的职场人士。讲师的教育背景也必须经过包装,XX大学经济学学士已经是鄙视链低端了,硕士博士底气更足,实在没有?挂个名校MBA也行。职位和title必须两齐全,光是前XX银行顾问、业界精英还不够,一般还有这些称号来撑场面:金融理财师、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
  精准定位:30岁之前你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理财课程还惯用年龄焦虑,用同辈人的“财富人生”激励我们这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平凡人。《30岁之前,再不知道这些理财知识你就亏大了》《同样是25岁,她靠理财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这些标题,就说你看了心动不心动,哪怕不心动,也会产生想要点进去看看人家凭啥这么优秀的心理。
  理财课程机构在套路典型群体上也是颇有心得,将目标瞄准弱小无助又可怜的——理财小白。其关键词一般是:第一桶金、每天只要X分钟、浓缩极简课程,看起来十分诱人,充分满足了广大网友们想致富又怕麻烦的心理预期。
  大家平时工作996,根本没有时间去学理财知识,或者更干脆的,是学了也学不懂,但理财课程会告诉你:定投尤其适合你这样的懒人!坚持买买买,时间久了,年收益至少10%,提前走上人生巅峰!
  在懒人定投这件事上,理财课班主任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巴菲特搬出来,但人家巴菲特的原话其实是:如果你不懂如何选择股票,且长期看好美国市场,那就把钱投入一只宽基指数中,并且忘了这件事。
  想必聪明的同学已经发现,以上七七八八的理财课的宣传套路,最终告诉你的只有一个道理——想要理财,先要破财。

part.3

听了很多理财课,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当你真的报了名,全身心都充盈着即将暴富的美好期待,梦里都是定投计算器上的漂亮数字变成存款数字。刚开始报班,小白们态度还算认真,节节课都做笔记,感觉自己仿佛一块海绵,疯狂吸入理财知识,甚至还用上了思维导图。然而上着上着,有些理财课除了指导怎么打理钱财,还附赠人生指路明灯、鸡汤若干,看群名就充满了希望,今天也是加入优秀圈子的一天!上理财课的第N天,终于你超越了99%的同学。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笔记做了不少,也没有跟个别同学一样,因为不交作业而被老师踢出群。
  然而,很快没多久你开始感到困惑了,为啥笔记做了一堆,基金还是照样亏?这时候理财老师傅们就说了,刚开始交学费是正常的。于是,你痛定思痛,立誓发奋图强:一定是自己学得不够好!终于来到结课环节,能哼哧哼哧走到这里,说明你拥有了大部分韭菜都没有的坚强毅力,段位荣耀晋升为黄金韭菜。结课时,你有些许的恍惚——好像学会了很多,又感觉啥都没学会?确定这么快就结束了吗?
  不不不!老师也好不容易坚持到这里,岂能放走你?想知道低买高卖的奥秘吗?想用定投躺着赚钱吗?继续买高阶课吧!只不过,这次的课程费用,已经不是九块九,而是几百上千。有没有觉得这套路似曾相识?
  正所谓,我学会理财的第一课,就是不要花钱去学这种理财课。

part.4

回到原点:在理财路上屡败屡战


  花钱买完教训,很多人终于领悟到理财的第一步才不是花钱,而是先节流,这时很多理财达人又现身说法了:理财的根本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先从记账开始,看看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并学会控制支出。据说,记账绝对不难,但坚持记账,绝对是难上加难难难难难。毕竟,要用一句话概括“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情况”,那必须是“万事皆有可能”。
  意外情况一:由于花销太高而不忍心看账单,于是企图以放弃记账的方式缓解压力,眼不见为净。
  意外情况二:总有一天忘记记账,一步错,步步错。
  意外情况三:越记账越发现自己的贫穷和无知,自尊心受伤。
  记完账,分析一下支出,终于明白自己的钱都花到哪里了,理财小白下定决心要省钱了。但对于年轻人来说,省钱,永远是薛定谔式的。
  网课是自我投资,成百上千都不带心疼的。如果买了贵的网课,通常会美其名曰“自我投资”,只有花钱够肉疼才会认真上课。而会员则是平台赚黑心钱,每逢要用某奇艺、某网盘、某视频,都必须先发个朋友圈“求XX会员用一下,有红包”、“一人血书求拼XX会员”。而到了最后,情况会变成这样:
  网课——买前自我投资,买后自我放弃。
  会员——买前平台吸血,买后追剧真香。
  每逢购物节,都是羊毛党大显身手之时。激情凑满减、低价抢、整箱囤,一个也不能少。然而,一次囤半年,日用品整箱买,真的省钱吗?看看网友们的前车之鉴吧:湿纸巾囤久了,变成了干纸巾;囤货囤太多,囤到开心,囤到过期……
  对于普通青年來说,往往在迎来省钱的胜利之前,就厌倦了这样单调的日子——这样苦行僧的日子,不过也罢,况且还是没有实现理财致富的初衷。
  一顿理财操作猛如虎,初入理财大门的年轻人终于认清事实:再怎么省钱,省的都是毛毛钱。不搞副业开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理财青年望着自己被割过韭菜的理财课课表,这才发现原来给人上理财课也是“金融专家”的一种副业。
  最终,理财青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开源的道路。打开《年轻人搞副业到底有多野:月薪3000,北京三套房》的爆款文章,疯狂搜索“有哪些网络副业可做?”“2020有什么副业能稳定月入两千?”……
  然而,在围观过一波高赞精华帖后,理财青年自认能力有限,发出了一声叹息。
  理财青年们口头说着暴富的梦想,但谁又不是在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着,精打细算着。回头想想,理财收益即使稳定在10%,如果本金就少,也赚不了什么钱。而更容易提升收入的途径,或许是升职加薪、投资自己,业余时间搞搞副业。
  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现实往往是“你一理财,财就离你”。不妨先从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学起,等到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再去实践。
其他文献
有人说,写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語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也只成个规矩人,缺乏活力,少有生气。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没有拘忌,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话当然有道理,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根据
丙寅三月十八日丁丑 晴。风浪犹大。未初,至法国海口马赛。  进口四壁洋楼高八九层,皆白色。炮台石累,极固。大小轮船,依次列数十只。下船乘小舟登岸,入接客厅。明等乘车行十余里,至店名“笛路埃得拉佩”。其内铺设以及帘幕床榻、饮食器皿,无不整洁。四面石楼七层,中置玻璃照棚。西面一门,内有石梯,宽五尺许,形如螺蛳,盘绕而上,外立铁阑,上铺花毡。住屋数百间,上下皆有煤气灯出于壁上,笼以玻璃罩,如花朵然。外国
戚继光·书法戚继光·行草书诗轴戚继光像戚继光·行草書局部明代·戚継光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散,号南塘,卒谥武毅,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幼时家贫,但他年小志大,读书努力,通晓儒经史籍。1544年他继承祖上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地区的倭寇,确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功
燈光已黯淡,月亮  西沉,作别夜空  退向海,我们得以返回自身  清算孤寂。如果时间  允许,我们或许可以期望的转变是  离去。忍受了时间的  损耗,却没留下我们时光的记忆。  持刃之手或馈赠之手  皆不足以致充实。形式从未属于  我们,我们的心灵之美,质疑  天堂。一次,远离海岸,  我看见一群乌鸦与风对抗。  徒劳挣扎,再来,要触地了,  它们拍打翅膀对抗比它们  更伟大的力量。我们所有人  
学完《琵琶行》有一道考试题,问“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记得标准答案好像是“反映了诗人不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追求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鄙视嘲讽的资产阶级做派”。老师念完答案后大笑说:可去它的吧!   学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最有名的是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老师评价: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咱们不
9月各大高校纷纷开学,大一新生的装备引人关注。从多年前的粮票、棉被到现在的手机、电脑,各个阶段的装备都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不仅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深刻变迁。  学生论坛  新开始的真正含义  刘同学   “广州离江门很近,我也只带了高中时就在用的物品。”刘同学的家在江门,并没有特意备什么用具,只是把平常的生活用品拿到广州继续使用。“如果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应该是乐高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写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少女与一个瘸腿的男青年恋爱。少女偶然说到一只名叫“點子”的鸽子,说这名字有点让人以为它是个瘸子,男青年听了想起自己,情绪变得不好。少女惊惶地道歉:“我忘了,你能原谅我吗?真的,我忘了。”于是,男青年心底荡起渴望已久的幸福感,不是因为她的道歉,而是因为她忘了,忘了他是残疾人。
昨天,我在爷爷家上完网课,就等着爷爷做的午饭,我去帮爷爷拿碗筷,他挥着菜勺说,不用,让我坐着自己挖米饭。今天两个菜,炒黄瓜和炒鸡蛋,爷爷说本来想做个鸡蛋炒韭菜,但是一看韭菜坏掉了,便炒了鸡蛋。相比前几天的炖羊肉和蒸虾是朴素简单了点,但是我心里也好受一些,毕竟不用他大费周折忙活一上午。我又想如果我不在,他自己会吃什么呢?会不会随便吃点?甚至不做饭,不吃饭。我自己在电饭煲里挖着米饭,爷爷在我背后说,这
你能活多久?对这个问题最合理也最富哲理的答案也许是:活到死为止。但相信大多数人心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地老天荒”,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期限,那希望是一万年,等到了9999年时,最好还能续期。  但长生不老,通常只是传说,根据人类学家肯迪克·哈顿的统计,历史上相当于上古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人平均寿命只有36岁,青铜器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是38岁,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与之相差无几,中世纪倒是略有下降,在32岁到38
在我18岁的时候,我在日记本上问自己:如果这辈子不会遇见爱情,你将如何过这一生?是的,我是以这样的决心开始我的一生的。   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悲观主义,但对于我,这是一种“不管这个世界如何我都要过好这一生”的积极与乐观。   不会遇见爱情,和不相信爱情是不一样的。是的,我相信爱情,而且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只是我不奢望爱情一定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把我人生的砝码放在上天所决定的运气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