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社会性学习目标的表现及对教师动机激发的启示

来源 :教师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团体访谈的形式对初中生的社会性学习目标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在成就情境中,除了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之外,还普遍存在社会性学习目标;(2)就社会性学习目标的表现而言,可归纳为社会连带目标、社会赞许目标、社会关系目标、社会贡献目标和社会地位目标五大类别;(3)社会性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体现在学业成绩、情感体验、学习行为等方面;(4)不同类型社会性学习目标对个体而言的意义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及教学启示。 In the form of group interview, we investigate the social learning go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achievement context, in addition to grasp the goals and performance goals, but also the prevalence of social learning goals; ) As far as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learning goals is concerned, the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major categories of social-related goals, social approval goals, social relations goals, social contribution goals and social status goals; (3) the impact of social learning goals on students may be reflected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emotional experience, learning behavior and so on; (4)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learning goal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o individuals an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students. The results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to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其他文献
随着新型飞机加速列装,飞行任务不断增加等一系列新情况、新任务的影响,航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航材订货经费投入不断减少而航材单价大幅度提高的形势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利
历史哲学中的因果观念张践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哲学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历史科学”,威廉·德雷说:“很少有什么理论问题能象这个问题那样烦扰历史学家了。”①沃
<正>一、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法制心理学家罗大华教授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结构内部、心理与行为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一致的状态"[1]。相关的研究表明,由
通过问卷调查、假设实验等方法,以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的公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公众的环境可接受风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模式被广泛应用,中国政府也在逐步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采用网上交易系统实现网上交易业务模式,但同时这些系统面临了大量的安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中,传播、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概念经常纠结,没有予以清晰的辨析与厘清,使得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联研究受到影响。故而有必要对传播、宣传
通过对民间文献的概述及其现存状况的分析,指出图书馆界应重视民间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承担起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责。
恩格斯关于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二个命题是:"辩证法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
魏晋风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个性最张扬的一代之文学 ,它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独特的精神土壤。魏晋风度的创作主体即魏晋文人的生命意识在混乱的时政中突显 ,放达玄学在与虚伪
留守幼儿研究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研究对象界定混乱;研究立场主观;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视角单一。与此相关,突破留守幼儿研究的困境需要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