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家乡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ifefov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目】
  家乡是什么?是李白的静夜思,还是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总是从影视作品中看见华侨遥望家乡的虔诚,总是在周末回家后听爷爷奶奶讲家乡新近发生的故事——家乡,在我渐渐长大的年龄中渐渐明晰也渐渐模糊起来。
  你有这方面的感受和思考吗?请按高考要求作文。
  在我的意识中,家乡其实是一个很模糊且很宽广的概念。
  家乡的界定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没有人知道自己家乡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如在湖北省其它城市的武汉人说自己家乡是武汉,而在外省的湖北人便说自己的根在湖北,在外国的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家在古老而美丽的东方的那个神秘国度。
  武汉、湖北、中国都是一个地理概念,在那些外省的湖北人中肯定有武汉人,但出乎意料的他们对外的“家乡”一致的认可却是“湖北”。在中国游子的心中,家并非是一个冷漠的地理概念,而是心灵的归宿,是无数条道路的终结点。
  李白是著名的游子,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中度过,他写过一首千古传唱的思乡诗——《静夜诗》。有人认为李白的思乡是作秀,因为他总在流浪,而完全没有回家的想法。但我以为不然,李白只是没有感觉到他的家乡在哪里,是在那云雾缭绕、仙气弥漫的蜀地,还是在那未曾谋面但却是他出生地的西域?
  李白的归属感不在蜀中,也不在西域,而在路上。李白性格里全是侠客的豪放不羁,他醉心于前方的未知,把未知的目的地当成精神的终点。因此,他思的是下一处风景,也因此他总在路上,没有回家乡。
  只有在家乡的怀抱中,人们才能感受到精神的滋养和灵魂的滋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乡的感觉是十分玄妙的,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人、物,甚至眼神都不一样,周遭这些陌生的景象会令原先的自我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这异乡的文化所同化——事实却不是这样,他乡的青山碧水更会让人想起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因此,乡愁就愈发浓烈了。
  有的人身在异乡,闯荡了大半辈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赢得了不是他家乡那个地方(城市)的认可。可在他晚年,在他行将就木时,却发现这儿不是自己的归属地,于是告知亲人,吩咐儿孙带自己的骨灰回乡安放。
  家乡始终牵动着游子的心,这是家乡的感染力,这是汉民族的感染力,这也是这个神秘国度的感染力。于是,所有的游子,在他生命的尽头,都会痴痴地问自己:我那遥远的家乡在哪里?
  
  点评:新洲一中杨元高老师
  从叶落归根这个视角思考游子对家乡的怀念,从而上升到民族的凝聚力和祖国的感召力这个点上,可谓立意高远。叙事平实,语言质朴;思路清晰,环环紧扣,结构简略而不简单。
其他文献
《田鼠阿佛》是美国最有名的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作品,他曾表示,他的众多绘本中,他个人最喜欢《田鼠阿佛》,因为阿佛就是儿时的他,总是不太在意别人眼中重要的事,而整天坐在一旁静静冥想、做白日梦、独享一些心灵的美好。他为了给和他一样爱思考的孩子一点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带着一点点自传的意味,写下了《田鼠阿佛》。  在离谷仓不远的石墙里,住着一窝吱吱喳喳的小田鼠。  农庄的主人已经搬走了,谷仓也废弃了,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