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洄游性鱼类在额尔齐斯河面临的新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流经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的三大河流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条北冰洋水系的国际河流。每年4月至6月的春汛期,境外下游的哲罗鲑、细鳞鲑、西伯利亚鲟、贝加尔雅罗鱼等洄游性鱼类纷纷上溯至我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产卵繁殖。这些北冰洋冷水鱼因其珍贵的种群资源、极佳的品质和跨国际的生活史而闻名于世。因孕育着多种珍贵的鱼类,又拥有丰富的野生鱼种质资源,阿勒泰享有“塞外渔乡”的美称。
  近年来,由于受多重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度的捕捞活动愈演愈烈,使额尔齐斯河中鱼类资源面临着多重威胁。高中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时,我们阿勒泰的同学一致选择了研究国际洄游性鱼类在额尔齐斯河面临的问题,我也开始对额尔齐斯河国际洄游性鱼类进行追踪调杏。
  
  研究目的
  
  了解国际洄游性鱼类在额尔齐斯河生长分布情况。
  探究新的时代背景下额尔齐斯河中的国际洄游性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现状。
  分析、研究导致其现状产生的原因。
  通过研究,寻求最佳的方式,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鱼类资源,使它们得以可持续发展。
  课题跨生物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此课题研究能有助于我们知识的应用和求知的欲望。通过研究实践培养我们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能力。
  
  研究方法与内容
  
  文献研究
  通过多种途径的资料研究,我才知道,近50年来,额尔齐斯河鱼类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河段由于长期的滥捕滥捞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额尔齐斯河内的哲罗鲑、细鲑、北极茴鱼等珍稀名贵鱼类逐渐减少,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已由河道生活被迫向高山地区迁移,不少鱼类改变洄游路径,影响了产卵和繁殖,物种资源量衰竭,产量和种群锐减,其中一些珍贵鱼类资源已濒临灭绝。
  
  实地调查与采样
  我们分别于2008年“五一”、7-8月暑假、“十一”、2009年元旦、寒假、清明节、6月高考假期、暑假、“十一”和2010年元旦期间,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采样。
  
  获得鱼类标本的途径
  根据河流地形地貌特点,选了8个典型断面设点,利用捞网随机捕捞和挂网采集。
  请当地渔民协助,在他们捕鱼时协助我们采集标本。
  在采样区周围的闸口网拦式采捕。
  在沿河周边的渔获物交易点或农贸市场上收集购买。
  走访渔政部门、渔村、渔民及钓鱼者。
  向额尔齐斯河周边居民发放问卷。
  
  室内检测
  将所得渔获物按渔业研究的规范要求测量,作了初步分类鉴定和数量统计,并就体重、体长、体高、鱼龄、性别、性腺成熟度、肥满度等方面进行了抽样检测统计。
  
  社会调查
  主要是对当地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渔场老板、当地渔民及其他人士进行问询、访谈、问卷调查、察访、查阅档案等,就近几年来渔获物的产量、鱼类的捕捞数量与方式、种类与产量的变化、环境变化、民众保护意识的参与度进行调查。
  
  调查实验结果
  
  各采样点鱼类调查情况
  从我们多次在采标点调查收集、采样统计情况来看,所得渔获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少,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对比,有很大不同,其中渔获物种类中只有东方欧鳊、白斑狗鱼、丁鱼岁、贝加尔亚罗鱼、高体亚罗鱼、鲤鱼、银鲫、江鳕、梭鲈等。其中东方欧鳊、白斑狗鱼、贝加尔亚罗鱼数量较多,在多种水域中均表现为优势种;池沼公鱼在乌伦古湖采样点发现很多;哲罗鲑则数量极少。统计数据表明,原本属于优势鱼种的哲罗鲑鱼已不再是优势鱼种,目前它主要见于布尔津河附近的水域,从体长、体重及平均状况看均没有发现特大的,普遍变小、较轻,体重最大者是在2~3千克之间,总量在减少,可见该鱼种群在锐减。其他鱼如中华鲟、小体鲟、西伯利亚鲟、北鲑、北极茴鱼、大银鱼、草鱼、阿勒泰鳜、棒花鱼、新疆高原鳅、小体高原鳅、北方花鳅、粘鲈、黄鳓鱼、阿勒泰杜父鱼在采集中均未获得样本,通过问卷及走访表明,其中中华鲟鱼、新疆高原鳅近两年均未发现过。可以推测额尔齐斯河中野生鱼种类在急剧减少,数量在大幅下降,尤其是洄游鱼类资源面临绝境。
  抽样鱼种检测:将洄游河口重点采样区的优势鱼类(进行随机抽样测量,获得了详细的实验检测数据。数据表明,额尔齐斯河中鱼类已呈现低龄化,个体均较小,而且捕到的样本多为性成熟的繁殖期鱼,雌鱼较多;鱼类食性调查中,发现肉食性鱼类占优势。虽然额尔齐斯河流域的不同水体中优势种和伴生种各不同,但现有鱼种种群都呈现衰减态势。
  对额尔齐斯河代表鱼种也是典型的洄游鱼之一的白斑狗鱼的所有渔获物进行体重对比,可以看出其中体重在1000克的鱼数量较多,而超过3000克以上的鱼数量较少,体重为5000克或以上的白斑狗鱼已经极少了。不同年龄平均肥满度与不同体长肥满度调查结果表明,该指数均偏低,可以推知其生长发育均已受到影响。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渔政部门官员,咨询当地渔民等多种途径,就两年内额尔齐斯河各河段鱼类分布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了解了近年来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过去十年里额尔齐斯河中原有的很多鱼至今已不再出现;有些鱼只在洄游河口附近出现;有些鱼已经迁入山上的水域。
  各采样区比较,还发现在额尔齐斯河的出境水域南湾和北湾附近鱼的种类较丰富,而远离的水域如布尔津汇流处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一带鱼的种类较少;额尔齐斯河附属水体乌伦古湖、吉力湖中鱼的种类也减少了近一半。可以看出国际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途径已阻断。
  
  额尔齐斯河水系附属水体乌伦古湖渔业经济现状
  
  根据阿勒泰渔政站、各地汇报数据及渔民、渔老板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额尔齐斯河水系附属水体渔业经济发展从2000年开始近十年时间从年产量125吨直线下降到年产量48吨,减少了近2/3。我们从当地渔政处获悉:福海作为阿勒泰的渔业大县,近年来该县的几大附属水体均全权承包给了个体经营户。每天在湖中都有大型捕捞活动,经济利益成了唯一的“最佳”目标,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已全部丢弃。
  
  社会调查及各类群体暗访
  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额尔齐斯河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表现在河道破坏、鱼类减少、水量减少、水质污染等;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些关于额尔齐斯河鱼类的情况,都知道其野生鱼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是因为水质污染、采金破坏河床、过度捕捞、水量减少等原因造成的;而且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有义务保护国际鱼类资源,而且建议先保护生态发展环境,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暗设小拉网酷捕情况的突击暗察
  2008至2009年,经过我们多次的 实地调查,发现在6至8号调查采样点及周边水域,酷捞现象不但没有停止,有些反而变本加厉,从在1公里水域内连续设有15膛拉网,到使用轮胎漂网围捕,甚至还有使用电网和炸药的,几乎已经到了要将洄游至境内的全部繁殖鱼一网打尽的地步。据周边群众反映,每年如此,渔政处管理人员一来,偷鱼者或违规捕鱼者就闪了,人一走,他们又上场了。这一现象屡禁不绝,愈演愈烈。
  多年来,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竭泽而渔,使额尔齐斯河珍稀的鱼类资源,尤其是特种鱼类的产量和种群锐减,很多种群已经灭绝。为全力拯救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2006年,阿勒泰市水产科技示范园从北京和黑龙江引进了2000尾西伯利亚鲟鱼苗和2000粒哲罗鲑发眼卵进行孵化育苗实验并取得成功。目前,阿勒泰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已先后掌握了白斑狗鱼、河鲈、额尔齐斯河银鱼以及丁鱼岁的人工繁育技术。
  阿勒泰市水产管理局正在实现人工繁殖来逐步向额尔齐斯河实行人工放流,恢复和保护额尔齐斯河多种珍贵的鱼类资源。
  
  讨论与分析
  
  额尔齐斯河系作为一条国际河流,其中的鱼类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土著鱼类不论其绝对产量或是相对产量,均显著下降。常年的酷捕,使珍稀名贵鱼类已处于濒危状态,各支流上游河段和湖泊中的特产鱼类既面临河道采金导致产卵场破坏,又遭到无止境的滥捕。从我们采样情况来看,采到的样本种类单一,数量减少,而且大多数样本鱼龄偏小,体长、体重、肥满度等多个检测指标反映出有关鱼类的种群退化。
  额尔齐斯河的北岸,尤其是哈巴河和克兰河河口,是草上产卵鱼类的产卵场所,在这些区域的调查和走访中发现:野生鱼,特别是长途洄游的冷水鱼几乎绝迹了。从鱼类资源学的角度出发,溯河产卵的鱼类理应全面禁捕,让其产卵繁殖衍生后代,维持和扩大种群和资源量。但现实情况适得其反,鱼类的洄游期已成为我国额尔齐斯河主要的捕捞季节。过度渔业捕捞和河源区非法捕捞等活动,造成洄游鱼繁殖衍生困难,使额尔齐斯河水域鱼类资源迅速减少。大规模采金活动也破坏了鱼类洄游通道与产卵场。据专家介绍,每艘采金船一年可处理沙石467万立方米。如此多的沙石在河道内乱堆乱放,又不及时进行回填,恢复原貌,在河道中筑起一道道大坝,造成河道多处堵塞,鱼类洄游困难,使鱼类资源面临毁灭性危险。
  水电站及大量龙口枢纽、渠道闸涵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阻断了哲罗鱼、细鳞鱼和北极茴鱼等鱼类的越冬、繁殖洄游路线。水量的不合理配置,使大部分河段趋于干涸,鱼类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又由于工厂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河中等原因,额尔齐斯河水质发生了改变,由一类水质变为二类,河段受到有机污染,其中水中的磷、氮、高锰酸盐、粪大肠杆菌指数等有超标现象,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也影响了本土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这些都是额尔齐斯河国际洄游性鱼类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尽管阿勒泰的野生鱼种类繁多,品种珍稀,研究价值高,额尔齐斯河的优良鱼类的种质资源,无疑为发展西部的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但是,优良的鱼类种质资源,是可贵的财富,更是地球村珍贵的生物资源,应当节制捕捞,保护好这一资源。目前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度还不够。虽然人人都认为应该保护,但在一定程度上,人们自觉保护野生鱼类的意识还不强,而且难以落实。我们认为,不光要研究野生鱼类,唤起人们对野生鱼类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是更为重要的任务。
  
  建议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法严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额尔齐斯河中的鱼类资源,包括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建立禁捕区和禁捕期,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控制网具数量和严厉打击流域内非法采金、采矿活动。
  加大人工放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洄游性野生鱼养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恢复渔业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
  进行公民国际化生态意识教育。
其他文献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重要的是加强了对于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并通过艺术的文化学研究,即艺术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的文化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现象的规律,更准确地描述艺术现象,更精确地认识艺术的特殊精神价值,从而巩固和强化艺术学科的独立性。  今天,“实验艺术”被列为国家美术系统的二级学科,这或许是一种激励机制手段亦或是为了应用课题评估体系的缘故,
[编者按]  绘画史上画派名目繁多,有因所画对象而得名,如清初的黄山画派有石涛、梅清、渐江等人;有因画家群体的籍贯或者所在地而得名,如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组成的(新安画派的形成与新安文化的浸润、新安一地自然环境的培育是分不开的),还有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岭南画派等;也有根据作品风格的,如油画写实画派、金石画派。在画派的界定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包括“
(上接2012年第2期)  空间的诞生  世界当代雕塑历史中,英国现代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当代雕塑史上一面飘扬的旗帜。半个多世纪前,以亨利·摩尔、芭芭拉·霍普沃思为代表的英国雕塑家探索并创立了负空间雕塑—在雕塑上挖坑、凿洞。原本应该是立体、饱满的人物、动物、果实等造型,此时却是“百孔千疮”,被挖出数个凹坑与孔洞,好像有一张无形的的嘴,在啃食掉苹果的大部分肉,只剩下部分形体与果核。这种负空间
关键词:STEM 科技实践 创新思维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未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校科技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师必须学习新的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美国为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而开始实行的STEM教育,让笔者想到,是不是可以把STEM理念融合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转变学生的实踐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以下简称NGSS)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美国国家科学教学协会(NSTA)、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Achieve,Inc.共同协作完成,于2013年正式发布。其中文版于2020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描述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证的科学教育新理念,以标准的形式呈现出对学生的科
“流动天文馆”是以天文科普宣传车为载体,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将天文知识呈现给更多公众的科普项目,是北京天文馆践行“走出去”的科普服务理念而创立的品牌。流动天文馆以充气式移动天象厅为核心,辅以天文互动体验、天文知识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活动课和望远镜观测等多项活动内容,构成一个浓缩的天文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用最灵活便捷的方式,把天文知识送到学校,带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
《中国美术》:您认为究竟怎样才能称为一个“画派”?  李劲堃(以下简称李):作为一个画派,应经由主要的创始人,基于一种共同的美学观念,形成学术主张,并身体力行把这一主要宗旨,发展成为一个美术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明确的学术纲领。  高剑父先生当年针砭时弊,认为明清以降,中国画临摹之风,已使传统的中国本土绘画陈陈相因,了无生气,于是撰写了《我的现代绘画观》,明确提出“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学术主张。
在当代帖学转换中,张旭光无疑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以自身对“二王”帖学的深入研悟和卓荦实践,将当代帖学的实践与认识水平推到一个新的境地。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书法的历史性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已取决于帖学在当代的进展,这也同时使得帖学复兴面临着一个自清代碑学以来难得的书法史上的机遇。  由于清代碑学的发展,使得整个近现代书法史都处于碑学的整体笼罩之下,碑学对帖学的贬抑使人们形成一个“帖学失效”的观念,
柠檬茶有舒缓的作用,与此同时,柠檬茶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  安全注意事项;本次实验活动需要使用热水壶,并且可能需要榨取一些柠檬汁,可以请一位成年人协助实验。注意清洁好你的双手,并且使用干净的设备。  实验条件及材料  ·水壶  ·2个茶杯  ·2个红茶包  ·柠檬汁  ·小苏打  ·茶匙  ·蜂蜜  活动步骤  (1)在水壶里加入500毫升水并烧开。  (2)在2个茶杯里各放1个茶包,小心
设计背景  2017年暑假,我同父母去海南旅游,在旅游期间我体验过一次水下潜水活动。这次潜水活动使我的脑子里突然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水下跟教练交流只能用手语呢,如果潜水者与教练的距离太远而导致教练看不清楚手语,是否会导致潜在危险的发生呢?海底环境错综复杂,有没有更安全有效的交流方法保證潜水员的安全?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萌生出设计水下语音呼叫设备的想法。  水下通信原理  无线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