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实施体验式学习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威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的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验式学习在全国蓬勃展开。本文主要从教材、教师、学生和评价四方面探讨如何实施体验式学习,旨在为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体验式学习
  
  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出发,向着他们身边鲜活的生活世界回归。为此,新教材从不同角度赋予更多体验性学习内容,以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体验式学习,以求摆脱远离生活、了无生气的陈旧的教学形式,激活枯燥沉闷的美术课堂。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为学生打造“洞天”
   新教材虽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之一, 但内容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是排他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学习的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致使主、客之间的双重建构不能实现,从而给学习的主体带来了困难。
  要有效解决这一对矛盾,就必须使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立足于此,可以使教材生活化。生活化教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还可以使教学内容超出教材的范围,向相关学科延伸;在表现生活中,学生可以灵活自由地表达情感,发展其敏捷的思维及快速应变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而烘托课堂气氛。如“水彩风景写生”课,学生学习之初对色彩处理可能很难把握,我运用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观察不同季节树林的色彩特点;在第二课时中,带着学生到校园中写生。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欣赏欲望,也使他们融入对生活的体验,使学生在巩固、应用知识的同时,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二、教师角色转变,实现由“演员”到“导演”的飞跃
  课程改革既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传播者、灌输者,教师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某个问题、某项过程和某一结论。因为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美术知识, 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 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剪贴彩色装饰画”课,我精选出中外优秀彩色装饰画若干,制作PPT课件,以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查阅、收集、整理装饰画资料与图片和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用剪贴装饰画的材料,如卡纸、废旧挂历纸、毛线、树叶等进行创造。教师有机地引导,使学生对认识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学习知识。这时,学习主体与知识内容交融为一体,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也就实现了由“演员”到“导演”的飞跃。
  三、充分发挥民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自主地发展,消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这是教育民主的真谛,也是体验式学习的基石。
  情感是人心理生活中最富有诗意、最富浪漫色彩的部分,同时也是人心理生活最深邃、最富创造力的部分。如果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挖掘,也就无法调动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表现。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则是民主、开放的情境下连续不断的启发,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使学生自然生发丰富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 来帮助其深层次地挖掘和表现出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内涵, 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如“陶艺”课中,我把课堂搬到了离学校不远的铜官镇,铜官是全国闻名的铜官窑所在地,我请当地的陶瓷师傅介绍相关制陶知识后,让学生通过亲身生活感受确定题材,自己动手制作陶艺作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当陶艺作品烧制出来后,举办了学生陶艺作品展,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评价体系过分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多元和多样化的评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结果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成就感,也就因此而丧失自信。基于此,新课改下美术教学评价观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
  美术是美好的,它属于每一个人。“一个没有美术的生活,一个不爱美术的人也算不上完全地爱着生活。”作为体验性美术学习评价,“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只有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这样的“评”才富有价值且全面。如“光色心情”课,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作品;作品完成后,在班级展览、交流,教师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再引导学生对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形成共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没有“主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但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平等参与下自主选择并主动探究。每个人对美术的理解和产生的体验可能是不同的,教师的赞许和信任会使学生信心倍增而终身难忘,“成就感”将是学生再成功的动力,“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的评价也必须随之更新……”
  体验式学习强调“做中学”与“思考中学”相结合,是学习者通过反思与体验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的过程。在21世纪的今天,美术教学实施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动情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其他的学习方式互为补充,将会使它走得更久、更远。
  
  参考文献:
  [1]李梅.体验学习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3(12).
  [2] 王灿明.体验学习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
  [3] 朱成斌.论美术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J].安徽文学,2006(9):119.
  [4] 张福安.高中阶段素描基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后面的一切。在紧锣密鼓地实行教学改革的进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三种状况:略读课文“精读”化;略读课文“选读”化;略读课文“低效” 化。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其次要简化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最后要合理设计略读课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价值取向    一、概念阐述  1略读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
20世纪80年代,Richardson等发现脊髓损伤后轴突很难再生,主要是由于轴突周围环境中存在抑制分子,而不是轴突本身失去再生能力。目前已有共识认为轴突再生同时受到损伤后的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