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中的重要内容。现本文就通过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几个质量因素,来探讨建筑工程中工序的有效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所谓建筑施工工序,就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施工流程与步骤。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多个工种,不同工种都有不同的施工工序,如一般在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土建基础施工,再进行结构施工,再进行装饰施工等其他施工。而在同一个工种的作业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分成不同的工序进行。只有严格遵照施工工序要求进行作业施工,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开展和进行。那么如何才能对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呢?以下笔者就从自身工作体会出发,来谈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的有效控制措施。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影响到工序正常进行的因素无非是与之相关的各项因素,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
1.1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主体,也是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影响因素。若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作态度不够积极热情,那么施工中就很难按照施工工序要求进行施工。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可以证明,若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则施工工序质量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1.2施工材料。材料是建筑工程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若材料质量较差,则无论施工人员多积极、施工技术多先进,都不可能建造出优秀的建筑工程。同时,施工材料质量较差也会给施工工序带来一定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工序作业。
1.3施工设备。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条件。并且施工设备性能的好坏与高低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带来影响。如施工设备性能较好,则施工就较为顺利,就能按照工序要求逐步进行作业。但反之,若设备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故障而停止运作,则会打乱正常的施工工序。
1.4施工技术。与其他影响因素一样,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5施工环境。在建筑施工工序的控制中,很少有人会想到施工环境对工序的影响。但事实上,施工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建筑工程往往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中断施工,使得施工工序无法按照计划进行。
2、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的有效控制措施
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笔者建议在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提高工序的控制管理水平:
2.1加强工序开展前的质量控制管理
首先在建筑过程施工工序开展之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即要对这一阶段的施工工序操作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工序中的重点和特殊点。如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插点等,只有明确了施工工序的具体内容,监理人员才能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再者,要对人员的配备管理进行监督审查,以防止建筑单位人员不能各司其职,或者一人身兼数职,且职位存在对立面。如质量员和收料员是同一人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的。当然,要想对工序开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好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并设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尤其是对于材料的质量管理,更是要认真把关,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建筑材料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免影响到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2.2.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2.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2.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2.2.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3加大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3、结语
总之,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过程中,需要从工序开展前、开展中以及完成后三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充分考虑到人、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对工序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建筑工程工序的顺利有效展开和实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艺忠.控制施工工序的意义与措施分析[J].才智,2012,2(2).
[2]夏枫.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国信息化,2013,2(3)
[3]边松伟.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科学时代,2013, 2(3).
作者简介
姓名:孙爽。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1.10,出生地:黑龙江省九三农垦管局,毕业院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身份证号:23112119830110412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所谓建筑施工工序,就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施工流程与步骤。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多个工种,不同工种都有不同的施工工序,如一般在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土建基础施工,再进行结构施工,再进行装饰施工等其他施工。而在同一个工种的作业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分成不同的工序进行。只有严格遵照施工工序要求进行作业施工,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开展和进行。那么如何才能对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呢?以下笔者就从自身工作体会出发,来谈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的有效控制措施。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影响到工序正常进行的因素无非是与之相关的各项因素,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
1.1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主体,也是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影响因素。若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作态度不够积极热情,那么施工中就很难按照施工工序要求进行施工。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可以证明,若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则施工工序质量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1.2施工材料。材料是建筑工程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若材料质量较差,则无论施工人员多积极、施工技术多先进,都不可能建造出优秀的建筑工程。同时,施工材料质量较差也会给施工工序带来一定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工序作业。
1.3施工设备。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条件。并且施工设备性能的好坏与高低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带来影响。如施工设备性能较好,则施工就较为顺利,就能按照工序要求逐步进行作业。但反之,若设备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故障而停止运作,则会打乱正常的施工工序。
1.4施工技术。与其他影响因素一样,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5施工环境。在建筑施工工序的控制中,很少有人会想到施工环境对工序的影响。但事实上,施工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建筑工程往往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中断施工,使得施工工序无法按照计划进行。
2、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的有效控制措施
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笔者建议在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提高工序的控制管理水平:
2.1加强工序开展前的质量控制管理
首先在建筑过程施工工序开展之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即要对这一阶段的施工工序操作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工序中的重点和特殊点。如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插点等,只有明确了施工工序的具体内容,监理人员才能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再者,要对人员的配备管理进行监督审查,以防止建筑单位人员不能各司其职,或者一人身兼数职,且职位存在对立面。如质量员和收料员是同一人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的。当然,要想对工序开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好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并设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尤其是对于材料的质量管理,更是要认真把关,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建筑材料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免影响到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2.2.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2.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2.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2.2.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3加大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3、结语
总之,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过程中,需要从工序开展前、开展中以及完成后三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充分考虑到人、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对工序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建筑工程工序的顺利有效展开和实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艺忠.控制施工工序的意义与措施分析[J].才智,2012,2(2).
[2]夏枫.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国信息化,2013,2(3)
[3]边松伟.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科学时代,2013, 2(3).
作者简介
姓名:孙爽。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1.10,出生地:黑龙江省九三农垦管局,毕业院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身份证号:2311211983011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