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结果

来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接受不同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中期结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14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近端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将患者分为两组:≤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2(Zone 2组,40例);>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3(Zone 3组,107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及随后每年CTA资料,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内漏的发生率)和再次干预率。

结果

Zone 2组年龄低于Zone 3组[(57±9.3)岁比(61±10)岁,t=2.04,P=0.04]。全组患者随访时间(37.8±20.5)个月(范围:6~77个月)。共18例患者TEVAR术后出现并发症,Zone 2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1/40)比6.54%(7/107), χ2=11.90, P=0.001];其中10例患者发生内漏,Zone 2组内漏发生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40)比3.74%(4/107),χ2=5.82, P=0.025]。共12例患者接受再次干预治疗,Zone 2组再次干预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40)比3.74%(4/107),χ2=10.27, P=0.003]。

结论

与支架锚定于Zone 3的TEVAR比较,支架锚定于Zone 2的TEVA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干预率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均采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对位和颧弓弧度情况,以骨折对位良好和颧弓自然弧度恢复、目测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为骨折闭合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核因子κB(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20~79岁)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病理学标本,并随机采集其中5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GLUT-1、VEGF-C、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7月—2015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6~45岁,平均35.3岁;左侧7例,右侧8例;交通伤9例,砸伤4例,挤压伤2例。5例急诊行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其中2例踝关
目的观察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具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具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动员肾祖细胞(RPC)归巢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3月龄、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54只,建立切除右肾的单肾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无血管夹闭),NSS组(肾动脉夹闭45 min后行NSS),IPC组(先进行肾动脉夹闭15 min,再灌注10 m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在相关手术入路中的损伤风险。方法以"腓肠神经""解剖""手术入路"和"sural nerve""anatomy""surgical approache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9年7月间有关腓肠神经临床应用解剖的文献,检索到文献999篇,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骨科44例行ACDF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9(51.4±10.2)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ACDF组20例,31个节段;显微ACDF组24例,38个节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Lin28a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均构建静脉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移植未处理组(移植后不做处理)、凝胶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凝胶)、阴性对照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阴性对照病毒和凝胶的混悬液)、Lin28a-shRNA组(移植后在静脉外膜涂抹Lin28a-shRNA慢病毒和凝胶的混悬液),每组12只。术后14 d和28 d取移植静脉
目的初步评价双侧下肢静脉曲张予以同期射频闭合(RFA)处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RF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820例(1 180条患肢)患者资料,根据患肢处理情况分为单侧组(n=460)与双侧组(n=360),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等的差异并超声随访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效果。结果单侧组住院时间较双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