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 工程 质量 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尤其是各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因而,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管理目标不明。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是模糊的,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检杳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管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存在着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以致完工后难以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难以评价。
3、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并且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4、人员队伍素质偏低。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制定目标,理清思路。按照系统的能力要求,分解确定相应的:成本目标、流通量目标、时间目标、其他多个目标。再次对系统网络结构组成进行明确:节点(功能、数量、分部)连线(数量、长度、速度)。同时抓好以此为基本指导方针的软力量建设。所谓软力量的建设就是要注意做每件事都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使其符合相应得政策法规。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网络的便捷畅通。确保价值链管理竞争优势的核心,充分发挥协调效应和协同效应。突破瓶颈低效的管理,促进我国水电建设企业需要更大的努力,必须集中管理规范。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操作成本、商业组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行效率。以成本管理为基础,对项目进行分解、控制、核算;以进度、质量、安全为总纲,以“节支、堵漏、增效”为要求,统领全局。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控制、开源节流相结合,全面规划,积极行动,渐次推进,先易后难。
2、加强成本控制。做好项目评估工作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施工生产环节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3、加强制度建设。由于水电施工企业项目部分散。流动性强,缺乏刚性、量化的生产规划指标,生产责任的考核操作性较差,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标准比较模糊,事故隐患本身的隐蔽性和预测的困难,致使日常管理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各种生产事故的发生。制度建设是基础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环境是实现大水利施工人才的保證,是充分利用的基本条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水电施工企业管理控制的根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是适应新形势的必要条件。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建设,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同时,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升自身与集体的能力,以点带面,形成辐射状控制网络,纲举目张,绩效考核。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全面控制、全过程控制。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
关键词:水利 工程 质量 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尤其是各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因而,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管理目标不明。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是模糊的,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检杳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管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存在着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以致完工后难以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难以评价。
3、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并且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4、人员队伍素质偏低。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制定目标,理清思路。按照系统的能力要求,分解确定相应的:成本目标、流通量目标、时间目标、其他多个目标。再次对系统网络结构组成进行明确:节点(功能、数量、分部)连线(数量、长度、速度)。同时抓好以此为基本指导方针的软力量建设。所谓软力量的建设就是要注意做每件事都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使其符合相应得政策法规。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网络的便捷畅通。确保价值链管理竞争优势的核心,充分发挥协调效应和协同效应。突破瓶颈低效的管理,促进我国水电建设企业需要更大的努力,必须集中管理规范。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操作成本、商业组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行效率。以成本管理为基础,对项目进行分解、控制、核算;以进度、质量、安全为总纲,以“节支、堵漏、增效”为要求,统领全局。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控制、开源节流相结合,全面规划,积极行动,渐次推进,先易后难。
2、加强成本控制。做好项目评估工作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施工生产环节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3、加强制度建设。由于水电施工企业项目部分散。流动性强,缺乏刚性、量化的生产规划指标,生产责任的考核操作性较差,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标准比较模糊,事故隐患本身的隐蔽性和预测的困难,致使日常管理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各种生产事故的发生。制度建设是基础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环境是实现大水利施工人才的保證,是充分利用的基本条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水电施工企业管理控制的根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是适应新形势的必要条件。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建设,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同时,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升自身与集体的能力,以点带面,形成辐射状控制网络,纲举目张,绩效考核。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全面控制、全过程控制。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