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雪好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a29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着窗外北风拉响的哨子,我赖在热被窝里磨蹭着就是不想起来。爷爷催促了好几次,最终还是扯走了我身上的被子。这一回他再没叫我懒虫、喊我赶紧起来,但我知道,这样无声的警告比训斥我收拾我更可怕,我甚至都能猜想出此刻他难看的脸色。
  我知趣地穿起了棉衣棉裤,闭着眼想再咂摸一回昨夜的好梦。我听见窑洞深处那两头老黄牛鼻孔里哼哧着粗气,还有爷爷用木权儿搅拌石槽里麦草、豆料的声响。整个大冬天,我就爱和爷爷一起睡在喂养牲口的暖窑里。熄了灯,我们爷俩躺在热烘烘的火炕上,爷爷开始给我讲陈年往事,老黄牛悠闲地反刍阻嚼着,然后磕睡虫就会悄悄地爬上我的枕边,最终我的身子连同窑洞里那些熟悉的气息一起融化进沉沉的冬夜……
  可是随着一声鸡叫,这样的美事总是显得太过于短暂。
  刚打开窑门,寒风携带着雪花就挤了进来。我赶紧压低帽檐,缩了缩脖子,用棉帽和围巾将自己裹得更严实了些。
  那年冬天雪好大,天黑时才刚刚喘了口气,结果早上又是纷纷扬扬的一场。
  村口早已有三五个同伴等在那里,我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咯吱咯吱”朝学校的方向走去。雪地里高一脚低一脚,没走多远,我感觉身子就热乎了起来。我仰起头张开嘴哈着白气,让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脸蛋上很快地融化,丝丝凉意中我又想起了同桌柱子。
  刚一入冬,柱子就不来上学了。班主任刘老师只是说,柱子家里有事儿,请假了。后来同学们才知道,柱子爹是上山砍柴时不慎坠入谷底的。再后来我们就发现,柱子和六岁的妹妹背着柴禾路过校门口时,经常会停下脚步朝里面张望。
  到校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开始清扫校园的积雪。我们扫的扫、推的推、拉运的拉运,还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树权上的积雪就这样被我们的欢声笑语震落了下来……突然,我看到东子班长拉着一个人向我们这边跑来,朝我们喊道:“大家都快过来呀!看,谁回来啦?”
  我们围了上去,啊,柱子!只见柱子站在班长的身后低着头,用手不停地搓捻着自己皱巴巴的衣角儿。刘老师走了过来,拍了拍柱子身上的雪花,正了正他的棉帽,然后又把自己的围巾套在了他脖子上。我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同桌,好多天没见,柱子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原来白净的脸蛋也变成了现在的紫青色,好在那眼角的聪明劲儿还在,只是此刻泪花在里面不停地打着转儿。
  大家不再去玩雪,立马收拾了清洁工具,簇拥着柱子,你拽我拉,一起回到了我们五年级的教室。
  等到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柱子却还站在讲台旁边有些胆怯地望着老师和同学们。刘老师微微一笑:“去吧!”柱子站在原地还是没动,胆小的我那天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竟然起身走上前去把同桌拉了回来。走到座位跟前,柱子发现了书桌上那本崭新的语文课本,眼睛里满是困感。我赶紧按他坐下,这时候刘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除了柱子,同学们都知道,那本语文书是刘老师的教本,自从柱子请假后就一直静静地放在那里。每天,我和值日同学都会把柱子的座位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把那本书端端正正地放上去。说来也奇怪,有那本书在,我就感觉我还有同桌,柱子也就还坐在我的身边。只是每天做完了作业,望着那本孤独的课本,听不到柱子调皮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我总会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孤单。
  好几次我都想去柱子家里找他,和他说说话,可生性腼腆的我总是缺少这样的勇气,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挂念着他。晚上睡觉时,我给爷爷说了柱子家发生的事儿。爷爷静静地听着,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烟声渐渐消失了,突然他将烟锅JL扣在炕沿上狠劲地磕了几下,接下来便是一阵长长的叹息。
  那年冬天雪好大,没过几天,纷纷扬扬地又落了一场。
  下午放学后,刘老师带着我们去了柱子家。刘老师告诉柱子娘,上学的花费不用她操心,家里有困难只管找学校。刘老师拍着柱子的肩膀:“柱子,你记住,你的身边还有老师和同学!”柱子娘抚摸着柱子妹妹的头发,抹掉自己的眼淚:“老师您放心,有大伙的帮助,娃一定会好好上学的。柱子要对得起他狠心的爹给他起的名字,今后我们娘俩还要指望着他哩!”
  晚上,爷爷又问起了我柱子的事儿,我就把刘老师的话和柱子娘的话,给他学了一遍。这次爷爷没有叹息,只是用他粗大的手掌摸了摸我的脑瓜。
  后来,我从爹娘的口中才得知,爷爷离开自己的父亲时,也就十来岁。再后来,我就听到爷爷常常念叨着:“那年冬天雪好大……”
  责任编辑/文媛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华伟章,出生于上海,自由撰稿人。作品在《雨花》《青春》《天涯》《鸭绿江》《小说林》《福建文学》《章回小说》等杂志发表,并被《海外文摘文学版》多次转载。出版长篇小说《紫色女人》,中短篇小说集《虚拟事件》。   这段恋情已经过去许多年了。   那时候还没有网恋、没有闪婚、没有裸婚,人们对爱情的观念,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不知道这段恋情是否有意义。不过,我
摘 要: 本文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人物言行举止和重点诗句,参考《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红楼梦诗词解读》等书,结合前辈红学家的猜想,推测宝黛婚姻及结局。  关键词: 林黛玉 投水 还泪 结局  宋爱玲谈人生三大遗憾时便言:“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而今《红楼》有胜迹,我辈复登临。确实红楼未完,难知结局究竟如何,只能空怀猜测,不免让人扼腕,但是所谓留白,确实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猜想,让这本
1.   雪阎王最喜欢打冬猎,大雪铺天盖地,山野白茫茫,雾蒙蒙。他把狗皮帽子往头上一戴,拎起猎枪就大步流星地往雪野里走。老远见了动物,就地一滚,便融入了雪里,蒙得动物到了跟前,还不知道要去见阎王。可现在,他却忽然停下来,目光盯着土丘后面,握枪的手微微地抖起来。   狼,又是那只白狼。   砰,一溜火线,直奔目标。白狼一跃而起,疯狂奔跑,突然又骨碌碌滚出一丈多远。雪阎王呼哧带喘跑过去,想一把拎起自己
作者简介:   邱力,贵州省作协会员。小说散见于《青年作家》《短篇小说》《当代小说》《绿洲》《延安文学》《雪莲》等全国刊物。现居贵州凯里市,从事新闻职业。   袁鲤走进儿子就读的英才中学时,天色已晚。一些学生和袁鲤擦肩而过,操场边的教学楼里各班教室亮如白昼。远远望去,教室窗户透出的光亮如同无数双焦虑惊慌的眼睛在闪烁。这会儿,上晚自习的儿子肯定已经坐在教室里了。儿子不必像其他学生一样每天行色匆匆
金叶回到家,还想着刚才的情景。  绣品收购商王冰往台阶上一站,大声说,绣品质量最好的是金叶,谁不信就过来瞅瞅。村里的人并没偎过去,人群先是动了一下,像风吹动的地里庄稼,接着便响起一阵哄哄声。有人说,谁能跟金叶比,她有文化,差点考上大学,又年轻又手巧,绣的东西肯定好哇。也有人说,她男人苗永生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连个小孩都没有,有的是空闲,绣的东西当然细致啦。一个半大孩子小声道,金叶长得水灵,王冰的
一  林孟平站在这个叫獒涯的小村子口,看着迎面走来穿着粉红色棉袄的女孩时,恍然看到了大女儿林燕。那女孩提溜着一瓶酱油和两袋花生米从他面前倏尔闪过,经过林孟平的时候女孩微微侧了下身子,把脸转了过去。  过了半个钟头,六大爷家的大儿子书平才赶到村口带他回了家。东北的天冷得不像话,才十月初,一件皮夹克里外都像敷了一层冰碴子。林孟平在火车里站了三天三夜,一蹲到火炉旁的蒲凳上,两只眼皮就不自觉眨巴了起来。六
一   外面起了风,树叶跳着舞纷纷落下,隔着窗子还能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张盖早早起床,准备好早饭叫妻子,治,吃饭了。   半天听不到妻子的动静,他轻轻推开卧室的门,妻子正呆坐在窗台深望窗外的秋色。他没打扰妻子,轻轻拉上门,从另一间闲置的卧室拿出行李箱,一样一样地往箱子里装东西。衣物,药品,洗漱用具,化妆品,卫生巾卫生纸,箱子被塞得满满当当。他把箱子拉到一角,又往妻子的钱包里塞进一沓子百元钞票。
摘 要: 新媒体以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便捷高效的特性,迅速圈粉“90后、00后”大学生,占领舆论阵地。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基层党建空间,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高校缺乏正向思想引导,就容易使高校基层党建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础党建工作现状入手,探究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新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基层党建  党的十九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
母野鸭   那年,捕鱼队派我和大老周看守卧牛河口的渔亮子。那是这年的六月,不到挡箔的时候,我俩在东岸的河湾下几趟丝挂子,每天黄昏划船过去把网遛一遍,多的时候交给从河口经过的收鱼船,少的时候只能自己享用了。   船棹声惊动河里游鱼,平静河面掠过一道水线,瞬间消失在远处。河湾鱼多,不仅我俩布下几块丝挂子,还引来无数“渔夫”在附近捕食。它们中有伫立浅水的长脖子老等(苍鹭),还有急匆匆赶路的鹬和美丽的
摘 要: 本文以学习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矿业大学综合英语课程课堂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学情,能有效促进语言能力内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学习内容与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 学习动机理论 课堂设计 大学英语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日趋成熟,但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感觉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改进,如教师普遍采取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