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足语文生长的美丽空间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这是一个无限美好的词语。
  读着它,你的眼前顿时出现的也许是碧绿的草原、活泼的牛羊群;也许是流淌的溪水、欢蹦的鱼儿;也许是积雪初融后,绽放枝头的金黄迎春、粉红桃花;也许是金秋时节,如火的枫叶、如雪的白棉……生长,这就是意味着一个开始,一个希望,一个从美丽走向幸福的生命历程。
  儿童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人温情关注的可爱词汇,它的核心要义就是“生长”。
  读着它,你的心为之柔软,洋溢着热烈的情愫,你的眼因为它更加明亮,洞察每一个词语后面隐藏着的生命元素:优雅、高贵、勇猛、细腻、粗犷、知性……
  你从“a o e,i u ü”开始,走进一个音韵朗朗的中国语文新天地,在血脉里打上最为鲜明的中国印。从这里,从祖先的音调里,慢慢认同你自己中国人的伟大身份。
  你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开始,识字读书,心中有人学做人,唐诗宋词,千折百回里养精神。从这些丰厚的文化遗存里,悄然发展起你自己中国人的豪迈气概。
  你从横平竖直开始,你从平平仄仄开始,你从比喻拟人开始,有棱有角,有刚有柔。你啊,你慢慢奔跑起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语文立人,你绽放出美丽的笑容来啦!
  儿童语文,不因为儿童而简单。它是人类的人之初,其性本善,讴歌最为美好的至纯至真。譬如《牛郎织女》《爱如茉莉》,譬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半截蜡烛》。它是悠久历史的传承与延续,深厚笃诚,历久弥新。譬如《古诗两首》《李广射虎》,譬如《少年王勃》《钱学森》……
  儿童语文,不因为儿童而浅薄。它是人类的性相近,走到一起,抱团取暖,发现彼此共同的善与美。譬如《爱之链》《船长》,譬如《军神》《小草和大树》。它是灿烂文明的忠实记录与优雅展示,博大宏伟,动人心魄。譬如《秦兵马俑》《长城与运河》,譬如《莫高窟》《安塞腰鼓》《音乐之都维也纳》……
  儿童语文,你的名字叫作生长。
  生长,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善待。“字,要细心写好;文,要清清楚楚读正确。”“这个字写错啦,想一想为什么;那个句子读破啦,不要急,我们再来读一遍。”
  生长,期待我们的鼓励和帮助。“你的声音真响亮,感情好真挚,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也来美美读一读吧。”“你的这个词语用得真是太棒啦,活灵活现,如临其境,老师读给大家来听听。”
  生长,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和落实。你要学会尊重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就如同花儿有自己的时令,鸟儿有自己的天空。
  语言是存在的家,语文生长,是学生自己的生命事业。亲爱的老师,你,既已播下一颗语文的种子,就请留足它生长的美丽空间吧!
其他文献
人们常用语法来衡量语言运用得对不对,用修辞来推敲语言运用得好不好,用逻辑来研究语言运用得通不通。其实,语言运用并不仅仅受语法、修辞、逻辑的约束,它也是一种习惯。  “做”和“作”一词读音相同,但在语言运用上不同。一般作为单音节词独立使用时,习惯用“做”而不用“作”,如:“景泰蓝拿红铜做胎”。而在双音节词语中,“作”的语义不明显,常当做一个语素出现,习惯用“作”而不用“做”,如:作践、作料、作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