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效果比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r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两种教学模式,即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模式,在科技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模式在职业教学领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端技术人才。此文简述了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区别,探讨了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效果比较。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鼓励学校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但现在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分不清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的区别,片面的认为订单式培养就是现代学徒制,然而这两者从概念到教学效果上都是不同的,区分好两者的不同点,学校才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进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指“人才定做”,是指打通产学合作的路径,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共赢,是职业教育学校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在本校选择学生进行专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产生的原因:因为专业限制和教学体制的问题,学校很难培养出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而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就是为了能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补充式”填补,但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都是短暂的,内容简单,培养出的人才技能、理论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订单式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综合性人才短缺的情况,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大量可用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也是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这种培养模式是教师与师傅共同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徒工学交替,一边学理论,一边学技能,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的内容 现代学徒制度是订单式培养的延伸,是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实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各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企业的员工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培养对象的学习环境是在企业一线生产车间和学校进行切换,对校企来说,招生即招人;对培养对象来说,毕业即就业。管理方式实行双重管理,即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学徒的身份也是双重的,即一方面是在校学生,另一方面是企业学徒工,在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的毕业证书。
  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战略选择;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技术,又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者效果比较
  订单式培养是现代学徒制的前身,现代学徒制是对订单式培养的延伸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人才培养效果上也存在显著差别。
  校企联合培养比较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订单式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有明晰的安排,即有明确的初始岗位安排,这就导致订单式培养很少考虑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而现代学徒制考虑全面,即对学生初始岗位和以后发展岗位都进行考虑,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率。在人才师资力量上,订单式培养主要是本校教师和企业内部人员兼职教师讲课;而现代学徒制是本校教师与企业一线师傅共同传授知识与技术。在教学形式上,订单式培养主要是模拟实际操作场景进行教学;而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在实际岗位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在教学考核上,订单式培养主要由学校进行最后考核;而现代学徒制是由学校、企业、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实现了考核多元化,提高了人才的质量。
  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通过企业与学生双方双向选择就业,但多数学生最终不会留在企业岗位上,导致就业率低;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招生就是企业招工,学生毕业后有明确的初始和发展岗位,就业率明显提高,也给缺乏人才的企业带来大量技术型精英。
  通过以上内容的比较,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和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现代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发展情况,深入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容和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推广现代学徒制中的实岗育人、双师育人的教育思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满足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对于订单式培养和传统的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一线师傅相结合、教师与企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综合性可用人才。这不但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还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科学、全面地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实施中总结方法,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教师行业中的班主任群体,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群体。激烈的行业竞争、应试教育的重压、繁琐的班级管理事务,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几个难缠的学生还可以从容应对,如果遇到难缠的家长,对教师百般苛求、蛮横无理、处处问责,甚至粗话连篇,班主任更是进退两难、苦不堪言。  不求上进的孩子加上难缠的家长,处理起来自是“难上加难”。班主任唯有“谋”出一套应对的策略,才能在
合作学习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受欢迎,学生们喜欢合作性的学习与游戏,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通过合作学习确实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将合作学习与分组练习、分层教学相混淆,很难发挥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学习,均衡
随着全国各地科技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摆在所有建设者面前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些场馆内的科普展项该如何在科学传播中传达科学理念,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类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功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作了具体的量的意见,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同时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各个学校也尝试通过校本课程开设,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举措,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新课标对阅读是肯定的,能够起到“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发展人的语言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积累,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和压力。相关调查显示,教师行业因此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比其他职业更为严重。因此,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此,幼儿园在前期开展幸福教师活动的基础上,借助项目管理的平台,让教师们自主申请参加项目组。成立项目组确定成员,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从而让每位教师通过活动获得真正的幸福。 
近年来,关于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开发研究的讨论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想要拥有独特而持久的生命力,就应当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增强自身的实力。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的相关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德育隐性课程,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能帮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规范的洗礼,从而实现自身道德的提升和发展。 
教育评价对教育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项目学习的评价改革成为推进项目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2013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从多角度阐释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
一个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任的学校都会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這是它职责所在。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以“德育”为首。但是由于教育体制、评价机制、社会环境、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是滞后的,更是
最近,一篇名为“班主任犀利发言,点醒了无数家长”的帖子,引发公众热议。教师和家长,都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的更多,对方的付出还不够……从而使家长和老师的矛盾公开化、集中化。老师指责家长,家长责怪老师,这种“掐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然而,亲师相争的时候,却没有得利的“渔翁”。可以说,家长、老师、孩子三败俱伤,都是输家。这种邀功式争辩,或指责式争辩,结果十分“惨烈”,不
目的RP-HPLC测定西洋生晒参和西洋红参中人参皂苷含量。方法利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德国Nudeosil-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