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一般观念”,提高解题能力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3.3第3小题解析
  第3小题是建立在第2小题基础之上,它们之间呈递进关系.因此解题思路也是建立在第2小题的基础之上.当AC≠BC且MN与AB不平行时,∠A≠∠B≠45°,图5中△AEP与△BPF不相似,图6中△AEP与△BPF不相似,图7中NP≠OP,图8中△AMG、△BHN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第2小题的结论不成立.当然,此题也可举反例说明.
  5教学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1)教师要在概念、定理的教学上下功夫.不仅要讲清楚概念、定理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知识运用等,还要提炼出与之关联的“一般观念”,并在它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不断尝试并调整思考方向,最后确定、总结其研究思路,为后续学习奠定方法基础.然而思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因此还要将它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以提高对原认知的认知,使之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及其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2)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知识,更要讲数学思维、讲思想方法、讲解题策略,并设置适量、典型的习题供学生训练,积累经验,形成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尤其是例习题课教学,不能就题论题,而是在“一般观念”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提炼出相关的解题模型,为学生有序思考奠定素材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真正授学生以“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续4)[J].中學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9(10):7-11.
其他文献
2005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里,出现了一些内容丰富,理念新,操作性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图题,这些作图题无论从题型设计,还是从考察意图上看,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面结合一些事例作简单分析。
1米勒问题及相关研究  1.1 米勒问题  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向诺德尔教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在地球表面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悬杆呈现最长?即在什么部位,可视角最大?该问题作为数学史上100个著名极值问题的第一个而备受关注。因为问题本身由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所以最大视角问题又被称为“米勒问题”。  为了方便问题的研究,将米勒问题进行抽象,如图1所示:  已知A。B分别是∠GCK的边CG
[摘要]数学教学突出数学本质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各项构成“指标”都是在突出数学本质的前提下。通过数学学习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本质的宏观途径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知识之间的內在联系,充分揭示数学概念(定理、法則、公式、规律)的內涵,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在过程中充分感悟有关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数学本质;问题情境;数学概念;数
【摘 要】 數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目标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剖析动点解题思维难点,以动点问题教学为例阐述指向思维培养的问题设计: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点的运动产生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究图形、数量、位置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探究
摘 要: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提问,需做好相应准备,坚持基本原则,特别是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即在教材的难点、重点处提问,在社会热点处提问,在新旧知识连接处提问,在学生思想困惑处提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提问; 准备; 时机;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51-02  收稿日期:2013-05-20  基金
摘 要:大学生信仰问题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提出必须把信仰观教育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信仰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89-0
摘要:论述了经济伦理思想热点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六个方面启示,即注重伦理与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对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新理解;道德伦理的层次性要求;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十二项”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建设方式。  关键词:经济伦理; 思想热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 B8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
摘 要: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认同机制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擅于解题”。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题教学,而在实际数学解题过程中,师生在解决几何类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围绕试题的核心知识。从不同视角分析图形。找准切入点(题根),梳理关联线,搭建“思维脚手架”。便可“借梯”拾级而上。现以一道周周清测试题为例。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供大家参考。  1 试题背景及分析  在期末《圆的基本性质》等相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肯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的夯实基础。展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必然涉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开放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新思路,提高学科知识生产能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等主题。聚焦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社会共识问题、宗教问题、教育国际化等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