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嘉宾热议"工匠精神"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maa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召开的第一天。虽然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未来”,但这一天最受关注的一场论坛却与贸易、金融等经济话题无关,而是一场讨论“工匠精神”的论坛。
  欧洲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发源地,这场论坛请来了德国TUV莱茵集团的CEO Michael FUEBL和意大利CANDY董事长Aldo FUMAGALLI。此外,来自日本的国宝级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威盛电子董事长陈文琦也参加了这场讨论。来自中国的嘉宾有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和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
  “工匠精神”这个词的热度正在升温,上至总理,下至平头百姓,都开始越来越多提到这个词。一个社会最关注的,往往就是它最缺乏的。毫无疑问,中国过去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的传承慢慢淡漠了。眼下,中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经历了多年的对数量和规模的追求之后,随着对品质的重视,工匠精神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那么,我们还能重拾这种精神么?重拾这种精神需要重视什么?且听中外大师们一一道来。
  威盛电子董事长陈文琦:创新跟儒家思想是不矛盾的
  中国人说到“匠”字,一方面是说匠心独运,好像看起来是个非常好的词眼,可是当我们说这个成品,说这个东西有点匠气,似乎也不是完全正面的称呼,所以匠本身我想最后还是存乎一心的东西。它到底代表什么呢?
  我们现在讲工匠精神,普遍来说,是一个具有大师风格,具有精品的概念。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于各行各业来讲,都应该值得提倡。精益求精、越做越好的精神,实际上应该是我们持续追求的。因为个人背景的关系,我觉得,当我们精益求精地来做改进的时候,除了传统的方法之外,其实还可以通过新的科技方法来实现。我觉得科技创新始终是过去几百年推动全球发展的主要力量。
  我相信,要做到这件事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不仅是在学校里面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外面学习。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只要能够活到老学到老,就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好的突破。
  我还想强调一点,创新跟儒家思想是不矛盾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创新其实在中国有长远的历史。世界上过去的很多大的发明,其实都是从中国开始的。至少从这一点来看,儒家不是创新的问题,它其实本身有这样的土壤。我也深深的相信中国的文化,其实我们一向相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创新上面,中国绝对不会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
  德国TUV莱茵集团的CEO Michael FUEBL:浮躁对于匠人非常不好
  讲到工匠精神,就不能不谈到教育。在我们德国的教育体制中,过去很多人决定不去上大学,而是通过三年的培训,成为一个工匠,成为一个学徒。在他们的学习中,60%是在公司接受的,40%是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的,他们通过这两种方式掌握了自己的技能。我觉得这是德国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
  看一下今天的学生,他们大学里面学习四五年,出来之后,他们会到工厂工作吗?他们不会,他们会到办公室。但是我们还需要那一些人才,他们了解制造,愿意在车间制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受过很好教育,知道怎么样用手来了解制造业的人,不光只是一些高级的做项目开发的工程师。
  我觉得现在大家都非常浮躁。这个对于匠人非常不好,因为匠人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把一个事情做好。如果不耐心,非常浮躁的话,草草从事,那做的东西肯定会非常糟糕。我们德国的公司会出钱让学徒接受三年培训,这个钱是由公司来负责的。因为这些公司相信,学徒学了技能,会留在这个公司工作。当然有的人做了三四年学徒就走了,但是更多的人三十年四十年一直留下来。那些急于求成的人,非常浮躁的人,他们学完了之后找另外的公司,他们做了一两年,为了赚更多的钱又跳槽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想培养。
  我觉得中国不光要由政府出钱,或者是大学来出钱,公司这方面也要发挥作用。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依赖于所有公司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意大利CANDY董事长Aldo FUMAGALLI:工匠精神是教不出来的
  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可能跟大家不太一样。几百年以前,欧洲唯一一个通过教育来传承工匠精神的学校在意大利。像莱昂纳多这样的人,或者是米开朗基罗,他们都不是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一辈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大师。
  所以工匠不是可以教的,而是需要不断的自己修炼提高。而且有一些东西是很难教的,需要自己摸索。我自己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我的叔叔是现代洗衣机的发明人,中国的滚筒式洗衣机是我叔叔发明的。这种洗衣机当时是在欧洲首先出现的,这就是工匠的精神。我叔叔把滚筒式洗衣机的工艺教给了家族里面的其他人,包括我本人。我们对于工匠精神的一个看法,就是工匠要专注。不是一年十年,最好坚持二十年,坚持两代人以上。这样可以不断地改变你的产品,用一生的精力来改善产品。
  其实在创新方面,亚洲人做得非常好,世界第一。比如说微信,我就觉得微信是最好的一个通讯工具,没有其他应用有这么完整的功能。为什么呢?因为腾讯有这样的一种态度,每年会不断地提高功能和质量。另外在韩国、泰国、印尼,做得最好的不是谷歌,而是亚洲的公司,他们比谷歌更好地满足了亚洲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有这样的数字匠人的精神。我觉得中国也做得非常的出色。
  为什么大家说中国现在好像匠人精神似乎不足呢?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觉得是因为中国过去几十年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中国的工匠精神没有传播到海外去。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国的工匠精神,就越来越为世界所熟知,这就需要我们去很好地包装品牌,希望我们中国的产品,能和其他国家的产品通过品牌分出来。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创新是工匠精神中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中国食品企业或者是乳业企业来讲,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要把品質放在最核心的价值观里。做一个真正的有品质产品的企业,这是你的起始点,但是光是这样做还不行。为什么呢?如果只是说把整个产业链做完了,牛奶品质还不错,这个企业没法再继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有创新,所以我觉得创新是让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根本没办法再坚持下去。所以我想,创新可能也是工匠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觉得工匠精神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价值观、领导人的个人价值观能够充分地把工匠精神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我希望这样的会议以后要多谈一些价值观的讨论,而不是总是讨论业务跟金融。
  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重视传承才能工匠精神永存
  首先我想谈一下工匠精神当中的工匠这个词,或者说匠人这个词。在讲台上,有这么多人,唯有我穿这样一身衣服,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其实我是一家禅寺的住持,刚刚介绍我是枯山水大师,其实我一方面做枯山水,同时在美术大学教书。在我的禅寺当中,还有很多设计师,其中不少是我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来我这里学习,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很多人会问,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之后还要去禅寺当中继续学习吗?大学里面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教育吗?其实大学里面技术部分学得非常精湛了,但是技术部分、哲学部分,如何把它融入到产品生产当中,并和自己的人生结合起来,是个重大的课题。
  在日本,我们更喜欢强调一种师傅和徒弟的关系,有些东西只有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才能做得出来。这种制度在日本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比如过去大家都是作为徒弟,先拜师。什么叫徒弟?你可以在一个地方免费地吃住,然后观看老师的一举一动,包括他走路的姿势。通过长达十年以上的过程,才能真正学到一部分的工匠精神,或者是做事的方式。在之后,徒弟还要有一个报恩的过程。在日本学习十年以上的徒弟,他首先出师,出师之后五年,还会在老师手下工作,同时为老师做一些助手式的工作。现在时代变了,大家的想法也有很多的变化,但是,谈工匠谈匠人,首先是和人生紧密结合的一个概念。
  怎么能穷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哲学和自己的做事方式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感性结合起来,非常重要。不管是今后AI怎么发展,计算机怎么发展,这个部分是永远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得了的。
  我们看一下现今的社会,可以说两极化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很多人追求功能。但是这一些功能,大家发现,原来计算机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另外一方面大家又追求成本竞争,不断地削减成本。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在逐渐地步入个人化的设计,我们不再想要那一些大量生产的产品,我们想要个性化的产品。时代已经朝向了这个方向。今后只有真正的匠人精神的东西,才能留存下来。那么与它相关的技术,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技术上面必须要有思想。思想上它是反映我们活法的。这几者立体统一起来的。在日本,整个过程被认为是匠人精神。它和我们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什么叫教育?它首先是大众型的教育,让更多的人变成我们的螺丝钉,而匠人精神是把我们的活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对于人类更为重要。现在我的寺庙当中,不仅仅是日本人在学习,也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在各自国家各自的生活环境当中感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或者是过去的价值观,似乎发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对自己进行改变,换一个角度进行设计,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世界,以此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产品的生产者要注意这一点,生产的产品才能留存更久。
  在中国,常年以来,构建了很多的匠人文化匠人精神,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的企业不断走向世界,中国千年传承的匠人精神,为其他大量低成本的产品取代。日本又是如何做的呢?在日本,即使是很多匠人要退休了,可是这些人却是感性的拥有者,这是数字难以转化的,难以评价的。这是一个价值体系,这个价值必须要留住才行。比如说首先要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只要他们健康允许,只要他们自己愿意,让他们一直干下去才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承,这个在企业里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今后中国还会不断的发展,必须要注意传承,使得我们的工匠精神得以永存。
  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工匠精神重在传承
  我所理解的工匠,工就是工作,匠就是技艺。加上一个精神,就进入了价值观领域。这几年,特别是最近,对于工匠精神,有着很多的解读,太多的文章对比日本对比德国。再过四年,紫禁城就六百年了。我们看到这么多古建筑群,里面收藏的无数的藏品,我們满眼看到的是工匠精神。大家可不要误解故宫博物院藏的是明清的藏物,其实中华五千年的藏品非常丰富,它能进入紫禁城,能进入故宫博物馆,它一定是历代工匠做得最好的东西。
  其实我们今天要把这些古代的共建传承下的精神真正能融入现在的生活,确实要改变思路,我们要能从中挖掘古人的文化理想,他们的时代传承的方法,所以我们在尝试,比如古建筑修缮,我们研究保护古建筑当中的技艺,比如文物医院,研究每一件文物藏品它的文化内涵。一部片子,在故宫修文物火了,豆瓣评分是9.4分,给我们点赞的超过80%的是18岁到22岁的学生,使我们很受鼓舞,这里面工匠精神怎么传承,在德国在日本有非常好的经验。我是留学日本的,我学的就是职业教育。所以我知道,这些重视职业教育,能够一代一代地把传统文化梳理传承,那么才能够使今天的社会尊重工匠精神。才能使我们的这些工匠精神在今天的人们现代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工匠精神重在传承,今天所谓的浮躁,我觉得是全球的现象,我们由G8扩展到G20,这是经济强国的组织,其实我们应该有C8到C20,由文明古国,来传承人类漫长历史中的智慧,用于当代社会,这才是工匠精神。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还是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而言都意义重大.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
在协同创新的视野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彻和落实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消除原有的问题和障碍,积极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UI设计行业逐渐的成为了目前我国比较热门的行业之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应当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要积极的设立UI设计课
摘 要: 文章提出,要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坚持在探索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特色办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培养人才的新途径,着眼于整体学水平的提高和特色办学道路的探寻,在全校师生中凝聚起与本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色办学理念,因材施教,特色办学,使学校稳健前行。  关键词: 普通高中 特色办学 办学策略  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高中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安全现状及计算机安全面临的威胁.并简要介绍了几种防范措施,旨在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
本文针对人民卫生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二版)》第10章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二节碱金属教学提出的一些反思.
【摘要】屈曲约束支撑一般在专业工厂加工完成,再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然后固定连接。屈曲约束支撑刚度、强度易于控制,便于结构设计和优化,在国内应用已经开始普及。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焊接连接  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减少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中,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高效、经济、新技术型的结构构件,通过对普通钢支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加,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高等学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来看,外语与其他学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高度普及,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将微博用于教育工作中的案例屡见不鲜,高职院校在这一趋势下,应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在教
令北京、广州早已沸沸扬扬的“71号令”地产风暴在南宁却还没见波澜,而即将到来的8月31日就是清理协议出让土地的最后期限,是对本地地产界影响不大,难起声色,还是暗酿风雨,预